武庙十哲:究竟都有谁

熊猫滚滚侠 2024-09-27 17:29:41
一、武庙十哲的由来

唐玄宗在开元十九年设置庙宇祭祀武成王姜子牙,同时从历朝历代的军事将领中选出十位,与姜子牙一同享受祭祀,这便是武庙十哲的起源。在那个时代,唐朝国力强盛,四方诸国臣服,唐玄宗意气风发,为表彰过去历史上的名将,设立太公庙,尊封姜子牙为 “武圣”,与孔子的 “文圣” 并列。

唐玄宗挑选的这十位名将,都是在历史上有着卓越战功和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是: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这些名将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军事巅峰,他们的军事才能和成就为后人所传颂。

武庙的设立,不仅是对这些名将的表彰,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代表了当时唐朝的文化取向。唐朝希望通过设立武庙,向全社会传达忠君报国、崇尚军功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向这些名将学习,为国家效力。同时,武庙的祭祀体系也标志着唐朝以太公信仰为代表的军功崇拜达到一个高峰。

在后来的历史中,武庙十哲的名单并非一成不变。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将白起、吴起移除了十哲行列,并将张良提高到了副祀地位,然后在将管仲、范蠡以及郭子仪三人排列进了十哲。这一变化反映了不同朝代对名将的评价标准和政治考量的差异。

二、十哲名单及简介

(一)左列五人

1. 秦武安君白起

白起,又名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人。主要著作有《阵图》《神妙行军法》等,封号为武安君,有 “杀神”“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等代称。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斩首二十四万;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坑杀赵卒四十万。担任秦军主将三十多年,攻城七十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巨大贡献。最终被秦昭襄王赐死。

2. 汉淮阴侯韩信

韩信约生于公元前 231 年,秦末汉初人。著有《韩信兵法》三篇,封号淮阴侯,被赞为 “兵仙”“神帅”“国士无双” 等。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转投刘邦后制定汉中对策。刘邦兵败彭城后,韩信破楚军、定魏国、败赵国、降燕国、灭龙且二十万楚军、围歼楚军。后被诬告贬为淮阴侯,最终被吕后与萧何合谋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

3. 蜀汉丞相诸葛亮

诸葛亮生于公元 181 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主要著作有《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兵法二十四篇》等,封号有武乡侯、忠武侯等。

早年隐居隆中,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联孙抗曹,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主持朝政时勤勉谨慎,赏罚严明,改善与东吴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因粮尽无功,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4. 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

李靖生于公元 571 年,隋末唐初军事家。主要著作有《李卫公兵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李靖六军镜》等,封号卫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仪表魁伟,善于用兵,长于谋略。效力唐朝后,从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王朝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贞观二十三年病逝,终年七十九。

5. 唐司空英国公李勣

李勣原名徐世勣、李世勣,生于公元 594 年,隋末唐初人。主要著作有《新修本草》《脉经》等,封号英国公,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一生历事三朝,随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大破东突厥、高句丽。出将入相,功勋卓著。总章二年去世,年七十六。

(二)右列五人

1. 汉太子少傅张良

张良约生于公元前 250 年,秦末汉初杰出谋臣。无主要著作,封号留侯,与韩信、萧何并称 “汉初三杰”,有 “谋圣” 之称。

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协助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张良虽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但作为谋臣常跟从刘邦,凭借出色智谋发挥重要作用。

2. 齐大司马田穰苴

田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其军事思想影响深远,虽有关他的历史资料较少,但被认为是继姜尚之后又一位著名军事家,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他是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的发明者,还要求从严治军和以法治军,虽有兵法但已失传。

3. 吴将军孙武

孙武约生于公元前 545 年,春秋末期齐国人,尊称兵圣或孙子,被誉为 “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由齐至吴,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被重用为将。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其著作《孙子兵法》为后世战争学术理论奠定基础,被翻译为多国语言流传世界。

4. 魏西河郡守吴起

吴起卫国左氏人,战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之一。

初为鲁将破齐兵,后入魏为将,创建 “武卒”,战绩卓著。后投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使楚国强盛。因遭旧贵族杀害,于公元前 381 年去世。

5. 燕昌国君乐毅

乐毅战国后期杰出军事家,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联合赵国、楚国、魏国合纵伐齐,任五国联军统帅大败齐军,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后因燕昭王去世、继任者不喜欢他以及齐国反间计被临阵换将,功败垂成,投奔赵国被封为望诸君。

三、名实之辩

(一)张良之争议

在武庙十哲中,张良的入选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张良作为谋臣,几乎没有带兵作战的经验。他只单独带过一次兵,还被秦军击败。此后,他主要以谋士身份为刘邦出谋划策。与其他九位相比,张良没有兵书传世,也不能独立统兵作战。在刘邦手下,他虽出谋划策帮助建立汉朝,但更多的是发挥谋臣的作用。如果把张良放在谋臣庙里,位列十哲,定位可能更准确。而且张良有没有军事天分都要打个问号,传说中张良曾被黄石公传授太公兵法,可学成之后仍然无法成为统领大军的统帅,只能当幕后的参谋。

(二)乐毅之争议

对于乐毅的质疑也不少。首先,乐毅在与燕昭王的论战中,成功拉拢赵、魏、韩、楚一起组成联军攻打齐国。虽然齐国强大,但一国之力难以抗衡五国联军。乐毅指挥五国联军在济西大战打败齐军,齐军主力崩溃。有人认为这个战绩其实并没有多么显赫,完全是理所应当的结果。其次,在率领联军打败齐国主力后,乐毅将其他四国军队遣散回国,独自带领燕国军队准备独吞齐国。在齐国主力消亡后,乐毅基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连下齐国 70 余城。可是在遇到死守的即墨和莒城时,乐毅围困长达 4 年之久竟也未能攻下。从这一点来看,乐毅的军事水平由此可见一斑。再者,乐毅投靠赵国后,并没有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在秦赵长平之战战略决战之际,乐毅既没有担任军中的职务,也没有为赵国提出决定性的意见。乐毅最辉煌的战绩是倚仗五国联盟的强大实力而获取,独自领兵后战果平平,在投靠赵国后更是销声匿迹,以此来看,乐毅的军事水平确实是被夸大了。

0 阅读:0

熊猫滚滚侠

简介:简单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