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孟之道,到阶级斗争,为何国学挑不起拯救核心文化的重担

历史爱好者祥子 2024-11-26 04:56:35

不记得哪位学者说过,中国现在已经没有核心文化了。

古代有核心文化,即:“外儒内法,济之以道”的孔孟之道。这种核心文化,是我国古代集权统治阶级选定的治国模式。

围绕这一核心文化,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为基础,先后衍生出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以及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等组成的文化学术体系。

这种核心文化,从汉武帝时期,一直持续到了满清的灭亡,历时长达2000多年。

可以说,随着“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集权帝制,也就标志着“外儒内法,济之以道”的这种核心文化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于是便逐渐淡出了历史的长河。

新中国成立之初,也有核心文化,即:“阶级斗争”。

▲孔子与孟子

新中国成立之初,虽然没有了战争年代那种激烈的大规模的阶级斗争,但不甘失败的地主资产阶级,依旧千方百计想要破坏新生的人民政权。所以,这个时期的阶级斗争,仍然比较激烈。

不过,随着人民政权的稳固,失败的地主资产阶级再也翻不起任何风浪了。但是,当城市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官僚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却有了明显的表现,于是在这个阶段就出现了斗私批修、批判资产阶级,以及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斗争,被称为是灵魂深处的革命。

只是,在伟人逝世后,阶级斗争被否定了,阶级专政也不提了。这也表明“阶级斗争”这种核心文化的结束。

然而,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改革开放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若要问如今的核心文化是什么,相信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得出来。

或许因此,文化界一直都在力捧“国学”,想将“国学”打造成当下的文化核心,可直到目前为止,国学的具体定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又如何能挑起拯救核心文化的重担。

还因“国学”涵盖的内容太过庞杂,似乎无所不容,却又似乎找不到方向,总给人越学越茫然的感觉。

▲国学

又因现代“国学”的根基是两千年来的古代国学,而两千多年集权帝制都被推翻了,伴随衍生的旧国学又怎么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呢,就更不要说承担起新时代核心文化的重担了。

难怪我们总是遭到西方文化的入侵,而我们的文化却很难入侵到西方社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心文化。毕竟,核心文化是防止他国文化入侵的一道最好的防火墙。

其实,核心文化也是一种文化自信。

那么,我们的核心文化出路又在哪里呢?

有人说,深挖和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道家哲学等。但是,再怎么深挖依旧还是在那个旧的圈子里,跳都跳不出来,又如何能够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核心文化。

也有人说,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进行创新。例如: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出新的文化产品。可这种文化产品,相对核心文化也太肤浅了吧。

还有人说,借鉴西方文化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核心文化道路。这种说法,听着确实高大上,但是若中西结合不好,反而很可能被西方文化所左右……

反正,不管什么样的说法,给人的感觉总是在“旧国学”的圈子里跳来跳去,并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

▲阶级斗争宣传图

既然,“国学”都挑不起拯救核心文化的重担,那么这些业内人士的说法,看似很有道理,实则却没有一点突破性的思想。

说到这里,我们的核心文化似乎走入了一个死胡同,又该如何破解呢?

这时,祥子突然想起了毛主席在放弃留学时说的一番话:“求学最重要的‘学’,而没有非要在哪里学的道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留学,而是要把中国真实存在的问题,搞明白、搞清楚。”

于是,才有了指引中国正确前进方向的“毛泽东思想”。

也就是说,想要形成自己的核心文化,就得学习毛主席,而非总是学旧学西的老套路,只有一心将自己研究自透了,把自己搞明白了,才能跳出思想的牢笼,也才能更快地找到核心文化的突破口。毕竟,最好的出牌方式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大能出现,从而挑起拯救核心文化的重担。

图片来源网络

0 阅读:107

评论列表

忆江南

忆江南

9
2024-12-17 07:27

阶级斗争什么时候成了国学?小编真够无聊的

历史爱好者祥子

历史爱好者祥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