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军奔袭咸阳,彭德怀部队找到骑兵的破绽,马家军从此一蹶不振

陶陶读历史 2024-09-19 12:45:24

中国西北地区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其地地势险峻、辖境内多峰险林密的山区,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自清末以来,该地就活跃着多支反动武装,其中尤其以盘踞青海的马步芳的“马家军”为最。自1935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陕北以来,我军便与马步芳多次交手,结下了血海深仇。特别是在打通国际交通线的战斗中,红军曾在其手上吃了大亏。到了解放战争,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向马步芳匪帮算总账的时机,终于成熟了。虽然当时的国民党已经日暮途穷,但是“马家军”依然不好对付。

一、强大的骑兵

从武器装备上来说,“马家军”在国民党中并不突出,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落后的。以马家军王牌师82师为例,全师才拥有20多门火炮,被分为57毫米战防炮、75毫米山炮、105毫米榴弹炮三大种类。82毫米这种团、营级的火炮,在马家军队伍里居然是师属火炮,其火力之贫弱可见一斑。

然而即便如此,马家军的实力依然不可小觑,因为其拥有全国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的骑兵部队。蒋介石中央军、马鸿逵的宁夏马军、张学良的东北军虽然都拥有相当数量的骑兵部队,但是比之于马步芳的骑兵,依然逊色很多。

从数量上看,马步芳骑兵拥有5个正规旅,共辖 9个团(参战 8个团),员额为 7160人;两个手枪团和一个宪兵团也是骑兵,员额为 5400人;加上传令队、执法队、马元海的前线指挥部, 参战的骑兵共为 13000余人。 除此之外,马家军的步兵团队中, 除各级官长的坐骑外, 也配备有相当数量的备用马匹,如果需要时, 一个步兵团可以临时组织起两个骑兵连。

青海地区,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恶劣,当地人民以畜牧业为生,因此自小就会骑马。编入军队后,马步芳还对这些天生的骑手进行严格的训练。经过训练,每一个马家军骑兵都能较好地掌握射击、骑术、刀术以及马上格斗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骑兵的优势。

在马步芳的严格操练下,马家军骑兵皆视马为第二生命,行军作战时,一到驻地,饭可以不吃,马必须优先喂,否则严惩。因此马家军所骑的战马,个个膘肥体壮、行军极有耐力,冲击时极有压迫力。

据军史学家郭全梁说:“马家军还把战马训练得相当听话。红军缴获了马军的马匹,在战场上听到马军士兵打口哨召唤时,这些马厩拼命地往马家军这方面跑,有时甚至把骑在上面的红军也驮着跑来。”

到了战斗中,马家军极度疯狂,悍不畏死,经常发动由几十名乃至上百名骑兵组成的“集团冲锋”。任凭对手火力再强,马家军骑兵也照冲不误。如果对手缺乏火力以及坚固工事,马家军只需一个冲锋就可以打垮对手。如果一次冲锋不成,马家军还会来三到四波,直到把对手屠杀殆尽为止。

例如在山丹长城暗门滩战斗中,马家军骑兵就以集团冲锋方式冲击红五军,导致红军第十三师师长李连祥等数十名指战员血洒疆场。

程世才曾回忆:

“在鏖战倪家营子时,敌军经常组织集团冲锋,第一波冲锋被我们打退后,第二波冲锋又马上接上来,再次强攻。有时,敌人冲锋多达三四波,非常凶恶……我们曾在一天内,被马家军往返冲杀12次。”

徐向前也曾回忆道:

“马匪骑兵多,运动快,瞬间蜂拥而至,倏忽一下而去。消灭敌人一个骑兵,红军往往要付出两三个人的大家。敌人败阵后一溜烟逃掉,我们只能干瞪眼。”

众所周知,早在一战时期,骑兵已经由古代时的主战部队,沦为了二线部队。战马跑得再快,也是血肉之躯,怎么能和机枪对抗。到了二战时期,当机械化部队出现后,更是给骑兵判了死刑。

然而在中国战场,马步芳的骑兵却依然能大行其道。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对手——人民军队在火力方面不是很足,缺乏自动化火器,难以歼灭正面冲来的马家军。一旦骑兵冲到面前,强迫都将失去作用。而在白刃战中,刺刀是很难对抗敌人的马刀的。

当年红军在通过河西走廊时,就是因为火力不足,同时又缺乏对骑兵作战的经验,导致马家军骑兵肆意横行,最终招致了失败。

到了解放战争中,马步芳依然以其强大的骑兵嚣张一时。因为他们的对手,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是四大野战军中人数、装备相对比较差的部队。

二、初战失利

西北野战军司令彭德怀曾给马家军定过性:

“马家军极端反动、残忍、顽固,决不可小视。”

在彭德怀看来,能否战胜并歼灭“马家军”,是我军能否取得西北战场胜利的重要因素。当西北野战军与胡宗南部鏖战之时,马步芳派兵杀入陕甘宁边区,在那里四处抢掠和屠杀百姓。

当我军多次击溃胡宗南,迫使其龟缩集中时,彭德怀便将矛头指向了恶贯满盈的马家军。1947年5月28日,我军在合水与马步芳部交锋,展开了异常惨烈的战斗。

当时,西野左路军是以王震指挥的第二纵队为主力,与马步芳骑兵第二旅展开交锋。29日凌晨四点,以善于打硬仗著称的359旅对合水发动进攻。我军凭借以前的战法,以刺刀和手榴弹逼近敌人战壕的前沿。

就当我军端着刺刀,冲到敌人阵地前沿时,狡猾的马家军突然从预设的暗道杀出。在以往的战斗中,善于使用刺刀的解放军经常能打垮国民党军队。然而面对马家军的马刀,我军却吃了大亏。这是因为马家军官兵个个精熟刀法,大批英烈倒在血泊之中。在敌人的突袭下,359旅各团只好撤出合水。

而在我军与马家军进行对峙的时候,驻守庆阳的马家军骑八旅的一个团,仗着骑兵强悍的机动性,气势汹汹向合水杀来,企图解开合水之围。

对于这一点,我军早有准备。当敌人杀到后,王震命独四旅出其不意地从马莲河一带悄悄插到敌人身后,断其退路。马家军见后路被断,纷纷调转马头夺路而逃。我军见敌人要逃,均奋不顾身地扑在敌人的战马身上,有人抓马尾,有人抱住马头,厉声喝道:“缴枪不杀”。然而马家军这群马上屠夫如何能就范,他们手起刀落,致使我军遭遇了惨重伤亡。

最终,我军失利于合水,伤亡2500多人,给全军上下带来了极大的震动。这是西北野战军和马家军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交锋,却得来了这样的结局。彭德怀深刻地意识到,我军对马家军的野蛮、凶悍以及敢于铤而走险的野性还是估计不足,才遭致了此败。

要击败马家军,不仅不能轻敌,更需正视以及解决马家军的骑兵优势。然而即便如此,我军在1948年4月6日,再次遭遇了挫折。

在西府战役中,马步芳部配合胡宗南部包抄、围攻我军,凶悍的马家军骑兵左突右冲,给我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在整场战斗中,我军损失兵力1.5万人。这对于原本就兵力匮乏的西北野战军来说,无异于一场重大打击。到了彭德怀晚年,他更是将西府战役列为自己一生中的四大败仗之一。

根据这两次败仗,彭德怀总结出两个原因:“其一,对马家军的战斗力还是过于轻视;其二,我军各部队协调不力,整编部队的整训工作没有跟上,特别是没有进行反骑兵的训练。”

因此,彭德怀专门抽出时间对新编部队进行整训,总结作战的经验和教训。

大家发现,马家军骑兵虽然凶猛,但绝非没有破绽。在现代战争中,这种破绽甚至是致命的。

欲击败马家军骑兵,首要一点就是加强火力,让敌人的冲锋有来无回,只要有高射速的枪炮,马家军骑兵也成不了什么事。

另一方面,就是要克服对于骑兵的恐怖。马家军骑兵汹汹而来,卷起漫天烟尘,缺乏反骑兵训练的将士往往会惊慌失措,自乱阵脚。而阵脚一乱,人员跑散,其结果必然是遭遇屠杀,谁都逃不掉。为了克服战士们对骑兵的恐惧心理,战士们还专门编了一首歌:

见敌骑兵莫惊慌,他是铁来我是钢,掌握部队莫跑散,沉着勇敢来应战,目标又大又好打,集中火力把敌杀。

经过长期的装备补充以及专门训练,铲除马家军骑兵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三、咸阳战役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全国战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5月中旬,我军发动陕中战役,解放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为了挽回败局,蒋介石电令胡宗南、马步芳和马鸿逵,立即联合反扑,再占西安。

马步芳、马鸿逵叔侄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对于出兵援陕下足了本钱。马步芳的部队为陇东兵团,由其子马继援任司令,下辖八十二、一二九两个军,共计约 4 万多人。马鸿逵的部队为宁夏兵团,由其子马敦静任司令,卢忠良为援陕军指挥官,下辖第一二八、第十一两个军,共计约 4 万多人。两个兵团共计 9 万人左右,统一由马继援指挥。

马继援,虽然是马步芳的儿子,但绝非一般的纨绔子弟,他接受过正规的现代军事教育,善于用兵。毛泽东曾亲自批示:“马继援不可小视”

相比于气势汹汹的“宁青二马”,第一野战军初占西安,在人数上并不占优势。华北18兵团、19兵团尚未到达指定地区,在此情况下与敌军决战,十分不利。因此彭德怀决定于6月11日晚放弃泾渭间三角地区,将第三、四、六军撤至三原、泾阳地区,第一、二军撤至户县、周至地区,诱敌深入。

与此同时,马家军骑兵凭借其机动优势,星夜兼程,很快就到达西安市郊的咸阳,先头部队达到3万多人。战前,马继援曾扬言,一定要迅速攻克咸阳,然后进西安吃饺子。而此时的咸阳,仅驻扎有61军181师,不到敌人的三分之一,可谓是敌众我寡。

一时间,西安城内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可以说,咸阳阻击战的胜利与否,已经关系到整个西北解放战争的大局。

彭德怀告诫181师师长王诚汉:

“马家军受狭隘民族意识的挑拨和封建迷信思想的麻痹,官兵十分强悍,还是很能打仗的。同时,敌众我寡,部分战士缺乏对骑兵作战的经验,任务十分艰巨,一定要发动干部战士多想办法。打骑兵关键在于沉着应战,射人先射马,马打倒了,人就好打了。”

彭德怀诚恳的话语,让王诚汉感到了莫大的信任以及看重,他向彭总保证:“坚决守住咸阳,绝不后退一步。”

再看马继援方面,年轻气盛、志得意满的他为了抢到夺取西安的头功,擅自改变既定的行军路线,他命令82军移动到西兰公路上,越过宁夏兵团在礼泉的防线直扑咸阳。他任命190师师长马振武为咸阳前线总指挥,指挥190师、248师和骑兵第8旅夺取咸阳。

12日下午,骑兵第八旅的先头营达到店张镇北田村,当时181师的侦查参谋王青山正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在此地侦查。就在此时,敌人骑兵铺天盖地地杀到。王青山当机立断,立即命一名战士骑着自行车回去报信,自己则组织全班就地阻击敌人,最终以牺牲8人,重伤4人的代价,迟滞了敌人的攻势,为刚刚进入阵地的部队赢得了宝贵的战斗准备时间。

四、日本刀对马刀

18点30分,咸阳城四周炮火隆隆,马家军的先头部队云集于咸阳,随后凭借着人数优势,发动了气势震天的猛攻。248师在东北,100师在正北,190师在西南,同时向我军阵地猛冲。敌人一个个赤着臂膀,端着刺刀、挥舞着雪亮的马刀,露出满身污垢的黑肉,拼命地叫喊着:

“天门开了,天门开了,天门开了好上天!”

在宗教狂热的驱使下,马家军士兵一个个不知死活、排成集团战斗队形,一波波地向前冲。

181师的指战员也不客气,以机密的机枪步枪子弹招呼对手,像割麦子一样将敌人打倒。没被打死的敌人则乱成一团,掉头就跑。

然而敌军并不甘心失败。在以往,马家军在打不开局面时,一定会组织骑兵进行集团式冲锋,这次也不例外。敌人集结骑兵,兵分两队,向我军薄弱的两翼包抄而去。这是敌人惯用的伎俩。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军在驻守的战壕前,还挖了一道战壕。敌军冲锋的马队受壕沟阻挡,前面的马匹掉进了沟里,后面的骑兵收不住马,结果拥挤成一团。而这种情况,正适合我军机枪兵的发挥。在猛烈的扫射下,马家军人马倒毙了一大片。

经过几次交手,一线指战员们逐渐找到了对付马家军骑兵的办法。我军火力虽猛,却依然无法全歼进行玩命冲锋的马家军骑兵。一旦让敌人近身,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骑兵出身的第1营营长陈钊突发奇想,他集结了一批会使刀、身材高大、善于肉搏的战士,每人分配一把日本刀。这些日本刀,都是在太原之战中,从阎锡山属下的日本残军那里缴获的。

他命这些精壮的战士拿着日本刀,钉在第一线;第二线,则由手持冲锋枪、卡宾枪的部队组成;第三线则是轻重机枪。陈钊明白,单发的步枪是难以应对敌人骑兵的。

当敌人发起进攻时,第三线的轻重机枪从远处发动攻击,既能杀伤敌军又能迟滞其进攻速度。当敌人冲锋进入百米射程时,卡宾枪和冲锋枪再一齐开火,以密集的子弹招呼敌人。

当剩下的漏网之鱼冲到阵地前时,一线的战士先是投掷一轮手榴弹,然后再扛起日本刀,和敌人肉搏。日本刀又长又轻又锋利,马家军的马刀则粗制滥造,又短又钝又重,根本不是对手。刀光闪闪,杀得马家军骑兵血溅三尺、尸横遍野,很快就被全歼。其中,身为副排长的魏海东用日本刀,一人劈死6个敌人,最终因伤重而被送到后方治疗。

马继援悲哀地看着自己的骑兵成片地被打倒,急红了眼,犹如输光了钱的赌徒。不甘心失败的他,仍以整营为兵力,轮番向181师阵地发动冲锋。为了阻挡我军的火力,敌人将一群耕牛摆在前面,步兵和骑兵则在后面跟着。

当耕牛被打死、打散后,敌人就冲上了我军阵地,并与我军展开了血腥的白刃战。天色渐渐黑了,而黑夜正是我军的天下。趁着夜色,王诚汉组织部队发动反冲击。我军官兵用刺刀刺杀,用日本刀砍杀,打得马家军狼奔猪突、损失惨重。

14日清晨,王诚汉认为敌人的攻击势能已经全部耗尽,已经到了可以全线反击敌人的时刻。然而当太阳拨开清晨的迷雾,我军却发现,马家军就像是一只被打瘸的狗,灰溜溜、夹着尾巴逃跑了。原来,马继援获悉解放军华北部队已经到达西安,并准备支援咸阳,自知不能敌,因此紧急电令前线兵马撤退了。

马继援部队撤退之时,胡宗南的部队才姗姗来迟。听闻马家军惨败,胡宗南立即命部队后撤四十公里,身边人问他:“为何不一鼓作气收复咸阳?”胡宗南回答:“校长仍器重我,是因为我有军队。”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这样的国军通病在胡宗南身上显现无余。国军尽是胡宗南这样的无能庸将,又岂有不败之理?

到了7月初,随着18、19兵团进入战场,第一野战军的兵力猛增到34万人。随着郑州至西安的火车通车,第一野战军的装备也有了质的提升,落后而野蛮的马家军再也不是对手。

反观马家军,咸阳之战中,他们损失了2000多名精锐骑兵,几乎被打断了脊梁骨,从而元气大伤、士气大跌,再不复往日之骄横。在这个背景下,彭德怀下达“关于消灭胡马军,解放大西北的战役指示。”在我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下,在咸阳战役中一蹶不振的马家军连战连败,最终全军覆没。

点评:

1.马家军骑兵之所以能横行一时,是因为我军的装备十分低劣和落后。在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并非主要战场,而西北野战军的装备也是公认的低劣,而这也是马家军能在合水、西府战役中占便宜的主要原因;

2.随着我军装备、训练的提升,马家军的优势不再明显。同时,马家军装备上的劣势也逐渐显现,在刀对刀、枪对枪的阵地战中,他们不是西北解放军的对手;

3.野蛮和黑暗或许能逞凶于一时,但最终还是敌不过正义、进步与光明。在解放军嘹亮的冲锋号中,马家军最终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而饱受马步芳父子摧残的西北人民,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曙光。

0 阅读:7

陶陶读历史

简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