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领豪华代表团造访中国的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于1月13号结束了同我国高层共同主持了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不过肩负重任的里夫斯而言,“重启对话”固然是噱头十足,但是拿到一份拥有极高含金量的成绩单才是最重要的。援引外交部网站13号发布的消息,发言人郭嘉昆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被问及本次中英经济财经对话有哪些成果时明确表示,双方通过此次对话达成了69项互利共赢成果。
包括反对“脱钩断链”、减少投资障碍、扩大金融开放等等。很多人好奇:英国这次是不是打算和中国抱团,撇开美国了?英国一向是美国的“铁哥们”,突然靠向中国,怎么看都有点反常。
其实英国有自己的心思。是靠中国“真心交朋友”?还是被自家经济问题逼得没办法?又或者只是在中美之间找个平衡点?答案可能没那么简单。
英国经济扛不住了,急着找中国救场
英国姿态放得很低,说话也挺好听,核心原因只有一个:穷了!英国脱欧后,失去了欧盟这个大市场,再加上通胀高、能源危机不断,整个经济形势特别糟。老百姓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国家债务又压得喘不过气。他们最需要的就是“真金白银”来缓解危机。
和中国合作,就是英国解决问题的一条“快速通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也是重要的投资来源国。只要拉住中国,英国就能从中找到机会。比如,这次谈到的减少双向投资障碍,说白了就是希望中国企业多去英国投资,带去资金和就业机会。
此外,中国还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和中国搞好关系,能让英国的产业链更顺畅一点。特别是在能源、农业这些领域,英国也很需要中国的支持。所以说,英国这次靠近中国,更多是出于自己的实际需求,并不是真心实意要和我们交朋友。
跟中国合作也是给全世界看的“姿态”
除了经济问题,英国这次对华靠拢,其实还有一个更深的目的:释放信号给全世界看。近年来,美国主导的“脱钩断链”让很多国家头疼。英国这次明确表示反对“脱钩”,某种程度上是在表明自己对全球化的支持。
英国自己的选择,也给其他国家树立一个榜样。比如,欧洲一些对中美关系摇摆不定的国家可能会参考英国的做法。如果英国能从对华合作中尝到甜头,其他国家也会更倾向于加强与中国的联系。这对全球经济格局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积极信号。
不过,英国这种表态更多是为了给自己找退路,并不是彻底和美国划清界限。要知道,美国一直把英国当作自己的“特别盟友”,两国在军事、情报、经济上的联系非常深。英国不可能因为一次对话就和美国翻脸。
英国的“示好”没那么稳,中国该怎么应对?
虽然合作成果挺多,但英国的态度并不一定稳定。毕竟,他们的经济和政治都很复杂,说变就变。当年卡梅伦说过“中英黄金时代”,结果换了政府,整个对华态度180度大转弯。这说明,英国的对华政策更多是看形势行事,缺乏长久的战略稳定性。
对于中国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务实,不要对英国的转向抱太大期望。比如,这次合作中可以优先推进那些短期内见效快的项目,像金融开放、能源合作这些领域,就能更快看到成果。即使以后英国态度变了,这些合作项目也不会受太大影响。
另外,中国也需要做好预案,防止英国在受到其他国家压力时改变立场。比如,可以通过多边合作,把英国拉进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框架里,让它的转变不那么容易。
中英合作可能会影响中美博弈的格局
英国这次靠向中国,更多是出于自身经济的需要,但它的选择可能会对中美博弈带来一些变化。美国一直想孤立中国,拉着盟友搞“脱钩断链”,但英国这次明确表示不配合,等于给美国的对华政策来了个“打脸”。
如果中国能利用这个机会,加强和英国的经济联系,让英国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其他国家也可能效仿。这种“以点带面”的策略,有助于缓解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让全球化重新成为主流趋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英国这种态度未必能持续太久。美国作为它最重要的盟友,如果未来对英国施加更大的压力,英国很可能会在中美之间反复横跳。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局势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结语:英国突然对中国示好,看似是国际关系中的一次转折,但更多是英国经济困境下的一个应急之策。无论它的态度会不会一直这么“友好”,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合作中抓住实际利益,不被表面的风向迷惑。
SWD
“云端幻游”,你,真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