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最终都没称帝?

含含淮下 2024-02-11 05:48:56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曹操统一了北方,可以说是当时最强的诸侯,封魏公、加九锡、进魏王,称帝前的准备工作,可以说都做完了,那他为什么就是不称帝呢?

曹操

淮下书生认为曹操之所以不称帝,是因为他既不敢也不想。具体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好,“奉天子以令不臣”也罢,这个天子是谁啊?这个天子就是汉献帝,注意,是汉帝,是汉朝的皇帝。

汉献帝

天下诸侯既然买你账,说明汉帝或者说是大汉,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所谓人心思汉嘛。

曹操自己利用了汉朝的影响力,并去要求天下诸侯臣服,现在自己再推翻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怎么在天下人面前立足呢?这不自己打自己脸吗?

所以“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策略,他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成功要求了别人的同时,也限制了自己。

双刃剑

另外,之前妄图挑战汉帝汉统的几个人都失败了。

比如董卓,废立汉帝,下场很惨。袁绍,另立汉帝,没人支持。袁术,自立皇帝,众叛亲离。

我们之前有一期讲刘备如果统一天下,他要面对的最棘手、最需要马上解决的一个难题,也是如何面对汉献帝。

刘备

所以,当汉帝还有影响力的情况下,曹操是真不敢称帝。

第二,王莽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就在前面摆着呢,而且王莽还是经过了合法的禅让流程,并且当时还没什么阻力,最后也还是落得个被肢解的下场。

禅让

而曹操所面对的阻力比王莽多的多。

外部,孙刘联盟还没有完全破裂,对曹操的威胁仍然很大。汉帝为我举大旗,看谁敢与我为敌,曹操还需要大汉这一杆旗来保护自己,贸然篡汉,自己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孙刘联盟

同时,孙刘也会相继称帝,到时候就是篡汉的罪名曹操担,称帝的好处大家享,曹操也太亏了。这也是曹操为什么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内部,士族仍然心向大汉。这也是为什么曹操封魏公、进魏王时都会有人跳出来反对,就更别说篡汉称帝了。

因此,后来曹丕篡汉前夕,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接受代表颍川士族的尚书陈群的建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其实就是皇权向士族集团低头的一个具体表现,这也造成了后来“王与马共天下”、“旧时王谢堂前燕”这样的场景。

王与马共天下

所以,在内部和外部阻力都很大的情况下,曹操也不敢称帝。

第三,曹操不想称帝。曹操曾说“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这说明在他看来手握皇帝实权比徒有皇帝虚名更加重要。他还说过,“慕虚名而处实祸”,也说明了,在他看来贪慕虚名是容易遭受灾祸的。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

曹操做了半辈子的权臣,虽无皇帝之名,已然有了皇帝之实,称帝不过就是多了一个虚名而已。当时的曹操已经六十多了,还饱受病痛折磨,即使称帝,也活不了多久了,反而会因得到这个虚名而遭致灾祸。坏处多于好处,这不是务实的曹操所想要的。

曹操雕像

所以,当陈群等人劝曹操称帝时,曹操回答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也就是说,如果天命眷顾我们曹家,就让我儿子受命于天吧!就像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受命于天一样,我做个辅佐大汉的周文王就行!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当然了,这些都是我们后人分析的原因。

实际上,如果曹操再年轻二十岁,可能结果又不一样了。毕竟封魏公,加九锡,进魏王,这些都是王莽曾经为了称帝而走过的老流程。如果时间允许,船到了桥头,它自然也会直的,你们觉得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0 阅读:0

含含淮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