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时(1906-1989年11月7日),字际平,天津武清人,居京杭大运河畔。曾祖父曾任四川仪陇县令,父早逝,由毕业于北洋陆军学堂、曾任北洋军第五混成旅旅长的叔父抚养。1943年起,杜建时随蒋介石等参加国际会议,后赴美会晤罗斯福。1945年蒋介石派其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后召回任天津要职。杜建时未明确加入蒋的任一派系,自认是光杆司令。1948年12月,平津被围后,蒋介石派李及兰、罗泽、吴光朝至天津,皆为杜建时旧友。他们携蒋信,令其商议撤军。杜觉固守无望,拟撤至塘沽。陈长捷反对,恐无法交代,杜遂作罢。
此时,十万余国军自东北溃逃至津,杜建时虑及自身离去将致兵痞祸乱天津,遂决意留下。晚年忆及送老同学登机时,杜建时称,众人皆感生离死别,泪湿衣襟。人民解放军逼近天津时,蒋介石派专机接杜建时,专机等三日未果。天津各界求他留城维稳,杜建时念及乡情,又信共产党不滥杀,遂以市长名义登记财产,进城后全数交予解放军。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蒋介石集团措手不及。早前熊式辉召集会议论“光复后接收”,我参会却仅闻泛论。胜利时,蒋帮慌乱无序,争抢“接收”官职,欲趁机掠夺。蒋介石欲夺胜利果实,倚仗美国。我受命赴美勾结,接其急电回国,九月十三日抵重庆。蒋言美军将登天津收缴日军武器,控交通。命我为北宁路护路司令等职,保交通线,接收事宜需随时请示。
军事接收原由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主持,他安排美军飞机分批将国民党军队运抵各大城市。行政院随后成立“全国性事业接收委员会”,接管政治、经济等事务,形成军事、行政院部会及地方省市三方面接收格局,大规模抢夺式接收随即展开。北平、天津及河北军事接收,由第十一战区司令孙连仲(兼河北省主席)负责。其部队远离前线,高树勋起义、马法五被俘后,孙仅孤身对日受降。天津及山海关则由美海军陆战队第三军团接收,实为蒋魏密约。九月二十九日,我乘专机抵达,时美军先遣部队正于塘沽登陆,第三军团参谋长瓦尔登少将亦已到达。我遵蒋介石之命,直接与瓦尔登少将接洽。
十月一日,骆基中将抵达天津,随即在法租界原公议大楼(现天津图书馆)设立司令部。他秘密约见我,摒退旁人后,手持文件简述了需完成的六项任务。(一)安排接收日本军队投降的相关事宜,确保流程顺畅,各项准备工作到位,以有序、高效地完成投降接收任务。(二)协同护路部队占据北平至山海关的铁路线,负责指挥并监管铁路沿线上的日军动态,确保交通线安全。(三)负责促使该区域所有日军解除武装,并接管其仓库、军事物资及全部装备。(四)掌控日军驻津司令部,同时维持其对外通讯畅通,以确保能有效指挥日军,为美蒋利益提供协助。(五)若天津、塘沽、唐山、秦皇岛区域面临共军攻击威胁,“美军可采取必要且恰当的军事措施”以应对潜在危险。(六)负责接收并管理日军战俘,同时妥善安置日侨,并确保按照程序将他们安全遣送回国。接着,美军第一师(师长派克少将)全师及空军一中队分驻北平、天津等地。我迅速整合伪军姜鹏飞、李海天、刘德溥三师,协同美军负责北平至榆关的交通警备任务。
十月六日,天津日军司令内田银之助前往美军司令部向骆基投降,美军在中国举行受降仪式,我有幸参与其中。
内田向瓦尔登递交了日军驻军、装备及物资等多份清册。瓦尔登安排内田于指定地点待命以备询问,并随即派遣人员前往各处接收相关武器与物资。
车辆汇聚天津跑马场,达数百辆。河东、河西仓库由日军把守,美军士兵监视。小孙庄南货场有日军大型后勤仓,占地十六平方公里,含四十余库房,日俘与日侨亦聚于此。一九四六年一月,魏德迈令第三军团移交仓库物资与日侨给陈诚。陈派何伟业代表军政部接收,与瓦尔登在天津商定分六组交接。我参与并发现美军监守自盗,日兵不敢透露。何伟业抵津后成立接收委员会,负责军用物资分配。孙连仲来津视察仓库,指示刘雪松接管被服。我建议按规定由第五补给区接管,孙拒绝。后市面上出现日军服、毯出售,疑有偷盗。孙连仲推侄孙敬亭为天津参事,后者发现戚文平劫夺的国民党旧存银砖。我告知孙后,他佯怒侄儿。次日,孙派施奎龄来津,声称白银属河北省银行,随即运走。
孙敬亭在津寻得敌伪时期武清县长兼保安大队长柳世平,视若珍宝,因其资产丰厚。他威逼柳称将遭军法处置,又暗示可为其脱罪,于是柳的财产多归孙,而柳则获河北保安队长职,汉奸之名得消。天津市市长张廷谔,老官僚,携两亿元法币复员费到任,接管市府存有的伪联银券千万,购金渔利。他操控接收委员会,职员多为亲友,接收日企日产,多受贿赂,盗窃公物,私吞粮食。张廷谔与李金洲侵占应归经济部的十六家工厂中的十家,成立公营事业管理处,李兼任处长。李表面管理,实则贪污,变卖成品渔利。张获利甚巨,但李 自称仅得黄金四白两,实则李贪更多。
十月后,北平行营成立,王鸿韶、萧一山等见劫收乱象,设“龚平津敌伪隐匿物资清理委员会”。委员会宣布清查敌伪物资归公,规定申报与密报奖励,查封大批物资,引发社会争议。天津警备司令牟廷芳兼九十四军军长,该军十一月中旬至月底空运至津,接替美军防务,归十一战区。牟仿北平行营法,查敌伪隐匿物资并奖励密报。后牟接管小报馆,创办《新天津报》吹捧军队,终关门,资产入私囊。国民党政府特派员接收各部门时,情况极为混乱。他们竞相争夺,趁机牟利。例如,有两人便因争抢接收权益而引发纷争。按国民党政府令,军舰及海军物资由海军总司令部接管。中校特派员刘乃沂早至天津,借接收日海军补给洋行公司之机,掠夺财宝,成津门巨贾。他挥霍无度,纳三舞女为妾,后因无政治靠山遭祸。
张果为,财政部驻冀鲁察热区特派员,与军统有关联,十月抵津,携接收团队。他主导接收平津伪机构,但省市政府要求接管特定银行,引发争执,后经施奎龄交涉,张果为让步。张果初到津,谎称伪联银券可流通,暗中用法币换回以保护市民。但官员却借机换伪券抢购黄金,往返津渝牟利。张迟迟不公布比价,直至十二月才定为一比十五,致平津民众破产。平津接收混乱,他省亦同,贪污盛行。蒋宋为独占胜利果实,令全国敌伪物资由行政院统管。宋子文宣布:敌伪物资须集中处理,防贪污;接收归行政院,款入国库,稳经济;日后索赔,此为据;全国分四区,设局分管。宋子文派孙越崎任河北平津区敌伪产业处理局局长,因孙原赴东北受阻。孙率团队十月抵平,成立处理局及审议委员会。
审议中,孙发现接收混乱,行营阻挠,且被聘清理隐匿物资,致处理局权威受损。局内斗法之际,蒋介石十一月十一日抵平,旨在会晤美军将领骆基,谋求协同保北宁路,以进军东北。物资处理由宋子文负责,但多方欲插手,求准处理。蒋轻装简从,令我助商震理公文。北平行营呈请处理敌伪日用品,称“平津沦陷八年,民众困苦,物资匮乏,拟变卖此日用品,以钧座名义用于建设救济,彰显恩泽。”十一战区孙连仲呈请:查获原河北省银行存银变卖救济“光复”民众;仓库棉布、棉纱拨归河北保安队改善待遇防共;军用麻袋数十万条请归战区使用。(三)天津市长张廷谔呈请,拟将十处日人工厂划归市营,以期尽早复工,防止工人失业,同时避免机器因闲置而损坏。我私下告知孙越崎蒋介石已批可公文,他随即补交呈文,请求各军政机关遵循行政院令,将接收物资交处理局集中管理,蒋介石亦批“可”。
蒋介石离去后,北平行营王鸿韶等人依仗批准,计划变卖掠夺的日用品。孙越崎急电宋子文,宋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急赴北平。二人商议后,宋当晚找我,我详述了接收混乱及仓库被盗,强调需先解决北平行营隐匿物资清理委员会问题。次日,宋子文于北平行营召集会议,李宗仁等多位要员出席。宋强调敌伪物资需统一处理,国家为重。责备孙越崎筹备不力,孙却神色自如。宋要求合作“涓滴归公”,限三日送清册至居仁堂,伪造者严惩。午后,宋访李宗仁获支持,闻隐匿物资委被撤。宋子文于居仁堂设行政院长驻平办事处,谭伯羽任主任,并兼“冀平津敌伪隐匿物资清理委员会”主委,实则仅两三人,负责文件收发工作。
宋立牌旨在防走后有人借清查敌伪物资之名捣乱。朱 子文命孙越崎:一、坚持物资归处理局管;二、变卖所得款项即交中央银行;三、至一九四六年底,筹足千亿资金。北平行营首肯对宋子文让步,其余各方随之效仿。三日期限一到,平津接收机关多将清册交予宋子文,再由宋转递孙越崎,处理局方得启动运作。两日后,宋子文抵津调查敌伪仓库失窃案,拨一亿维持费,令我遣改编伪军守护。我遣两团驻津唐。大法盐场盐多被抢,经济部暂由两公司维持。宋氏欲接管,召姚元纶合并盐场等,组中国盐业公司于津。宋子文急于变现敌伪产业,但仅物资可速售。孙越崎执行时,发现物资匿报。处理局通告限期送交清册,逾期查封。天津仓库业主及资本家惶恐。孙连仲抗拒,孙越崎查封仓库后,孙才交出清册,其余业主跟进。
处理局在津设日用品处理会,首批售出布匹一万四千匹、火柴千箱、火油百五十吨、糖六千吨等。另售五金由工业器材处理会负责,零物拍卖由零星物资处理会进行,还大批出售工矿企业,皆为筹款。处理局难以获取部分企业及仓库物资,如张廷谔扣十厂盗卖器材,孙越崎无奈转交张处理。萧一山借办报占白报纸,孙未过问。孙连仲、施奎龄变卖河北银行白银,时子周初有攻击,后收钱噤声。部分大企业,如烟草、火柴公司(日名不详),被陈果夫派骆美奂以办“党营事业”为由占据。他们成立了恒大烟草公司,由商品检验局局长李尔康兼任总经理,陈氏家族幕后操控,攫取利益。孙越崎担任处理局长一年多,不负宋子文所托,自一九四五年底起积极变卖资产,至一九四六年底凑足千亿额定数额,为蒋宋家族增添了巨额劫收财富。
孙越崎辞任河北平津处理局长后,张子奇与张楚继任。一九四八年底,东北解放,平津蒋政权岌岌可危。蒋派何浩若至天津,商讨处理敌伪物资。我召集绅商开会,何宣传大拍卖,却无人响应。他透露蒋宋已掠财六万亿。蒋帮匪徒四处劫收,激起民愤。一九四六年八月,蒋介石被迫派“接收清查团”赴大城市敷衍舆论。天津清查团由平津监察使李橱瑰带队,成员含 梁上栋等,驻津十五日,仅查出两桩小案。海军中校刘乃沂贪污案,李嗣瑰本应早检举,却拖延一年。经“慎重研究”后,他们发现刘无背景,遂在其外室搜出大量财物。后警备司令部派兵拘捕刘,审讯后报解北平行营枪决,此乃反动派常规手段。
天津市公用局长王锡钩涉贪,其父为东北军政客王树翰。王锡钩留英归来,不懂世故,局长任上由父派罗承维代管局务。罗派姚震篱等盗卖物资,案发牵连王。张廷谔为自保,令王投案,法院判王三年,实为张“金蝉脱壳”。清查团捕获两只苍蝇后,对张廷谔采取包庇态度,不再追究。但张廷谔在清查团逗留津门期间担忧被举报,焦虑不安。团走后次日,他出席记者节晚会时突发脑血管痉挛,几乎丧命,终成废人。《文史资料选辑》第五十五辑汇编了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内容涵盖广泛,条理清晰,用词严谨,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文史资料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