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

心学之知行合一 2024-01-10 10:13:02

王阳明认为,人心本有的良知就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良知只是一个分别对错的心,而所谓的对跟错,只不过就是你人心的喜好跟厌恶罢了。

他认为,良知是根植于我们的天性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良知是一种当下的反应。

很多生活当中,我们依据不同情形而设计出来的用来规定对错的道德条目,其实都是根据人心的好恶去推演出来的,其最终的根据也是在于人心的好恶。

王阳明认为,所谓“致良知”,就要去除私欲的遮蔽,来光复这颗人本有的“大”心。要如何“致良知”呢?就是要“诚意”和“谨独”。

王阳明是一个较真的人,他反复地接触各种学说,并且曾盯着竹子看了7天,说到底,他就是在追求“天理”,追求一个学做圣贤的最好途径。结果,他屡屡碰壁。

最后,他悟出了这么一个道理:我们人心本有的良知,就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以,天理不需要到心外去求。

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振奋,毕竟我不用再去问别人了,我的良知就能帮助我做判断,这多省事儿!其次呢,是怀疑,你又是凭什么说我的良知就能够知道一切呢,这会不会是没有什么依据的鸡汤呢?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惑,那你不妨来看一看王阳明是怎么说的。

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王阳明是说,良知只是一个分别对错的心,而所谓的对跟错,只不过就是你人心的喜好跟厌恶罢了。这乍一听很不靠谱啊,难不成我喜欢什么,什么就是对的;我讨厌什么,什么就是错的吗。

但其实,王阳明这里说的好恶,不是咱们个人的好恶,而是人心普遍且更本真的好恶。比如说,人都喜欢活着,都喜欢被爱,那你帮助别人活着,去爱别人,这就是对的事情;反过来,就是错的事情。

再进一步,很多生活当中,我们依据不同情形而设计出来的用来规定对错的道德条目,其实都是根据人心的好恶去推演出来的,其最终的根据也是在于人心的好恶。就比如说,我们都会把孝敬父母当作是天理,那是因为孝敬父母其实是我们本心的自然流露,我们的心本来的喜好就是如此。

所以反过来讲,遇到再复杂的情况,即便是你没有见过的情况,没有先例的情况,只要你能老老实实地根据你的良知去办事儿,你就能知道应该怎么恰当地应对。同样的,遇到一些别人想要强加在你身上的道德要求,你也可以用良知去判断,这些道德要求,是真的符合天理,还是只是一些僵化的教条。

王阳明很喜欢引用孟子的一个说法,来说明我们人心本有的良知。他说,我们看到小孩子掉到井里去,立马就会生出恻隐之心。他还接着说,小孩子好歹是我们的同类,但我们即便是看到鸟兽哀鸣、草木被摧折、瓦石被毁坏,也会相应地生出不忍、悯恤和顾惜之心。

可见,这样的良知是根植于我们的天性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良知是一种当下的反应。我们看到小孩掉到井里,产生了恻隐之心,这不是经过严密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而是一种本真的自然流露。

当然,你可能会说,那有人可能生性就是比较冷漠,他看到这种事情,会无动于衷,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就没有良知呢?要王阳明说的话,当然不是,那只是他的良知被遮蔽了。良知人人都有,它是一个“大”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但人除了良知之外,还会有私欲。这个私欲一起来,我们就有了自我跟世界的区隔了,我们的心变“小”了,我们的好恶变成了小我的好恶,良知自然也就遮蔽了。

所以说,所谓“致良知”,就要去除这种私欲的遮蔽,来光复这颗人本有的“大”心。

那么,要如何“致良知”呢?

就是要“诚意”和“谨独”。“诚意”就是对自己诚实,不要欺瞒自己的良知。那“谨独”呢,可能我们更熟悉的说法叫“慎独”。王阳明把这里的“独”理解为“独知”,就是说要注重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去用功。因为是自己所独知,所以更容易做到“诚意”,这里便是诚的萌芽。

好,以上,关于“致良知”就大体说完了。

下次再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5 阅读:243
评论列表
  • 2024-02-05 00:03

    基督有过哲学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