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现代文阅读I中说到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也有人认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提出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审题立意指导》
一、解读材料核心
材料围绕 “提出问题” 与 “解决问题” 展开,引用爱因斯坦观点强调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及另一种与之相对的看法,即认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关键,引发考生对两者关系及各自意义的深入思考。这是一个具有辩证色彩的话题,旨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与对现实学习、生活、科研等诸多领域的洞察能力。
二、剖析关键语句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爱因斯坦此说着眼于创新源头。提出问题意味着对既有认知边界的突破,是开启新探索的钥匙。如牛顿对苹果落地现象的追问,催生万有引力定律;哥白尼质疑地心说,掀起天文学革命。新问题能打破思维定式,引导人们跳出常规,挖掘未知,为知识拓展、科技进步开拓全新空间,是驱动人类文明前进的引擎。
“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提出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此观点侧重实践落实。提出问题后若无法有效解决,问题终究只是空中楼阁。在工程建设领域,设计师提出打造超级大桥的构想,但若无工程师团队运用专业知识,攻克材料、力学、施工工艺等重重难题,构想无法落地成真;面对社会民生问题,政府提出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议题,后续需靠制定政策、调配资源、监督执行等系列解决手段,才能让民众切实受益。解决问题是将设想转化为现实成果的关键步骤,直接关联到社会发展、生活改善的实效。
三、立意方向指引
并重双赢式立意: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相辅相成,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在学术研究中,科研人员既要敏锐洞察研究前沿的空白与矛盾,大胆提出创新性问题,又要凭借深厚专业积累、严谨实验探究,全力攻克难题。以屠呦呦研发青蒿素为例,从对传统中医药典籍的研读中发现疟疾治疗问题,继而通过艰苦实验、反复试错解决提取有效成分难题,两者结合推动医学进步。可立意为 “于提问中探寻方向,于解题中收获硕果”,倡导在各领域兼顾二者,实现发展的最优路径。
侧重前者立意:突出提出问题的引领价值。在时代变革浪潮下,新问题催生新机遇。如互联网发展初期,先驱者提出 “如何构建便捷虚拟社交空间”“怎样实现线上商业交易” 等问题,开辟全新产业赛道。立意可设定为 “善提问者,领航时代新潮”,鼓励在追求创新突破时,勇于质疑、善于设问,用问题点燃发展的导火索。
侧重后者立意:强调解决问题的根本意义。社会进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衡量标尺,面对全球性气候变化难题,各国联合科研、政策制定、资金投入,切实解决碳排放、生态修复等问题,守护地球家园。据此可立意为 “以实干解题,筑发展根基”,呼吁脚踏实地、专注问题解决,用行动书写发展篇章。
四、注意要点提醒
写作时务必紧密围绕 “提出问题” 与 “解决问题” 展开论述,不可顾此失彼,或脱离二者空谈创新、实践。
无论是选取哪种立意,均需结合具体事例论证,如科研、教育、社会治理、企业发展等领域实例,增强说服力,展现对现实世界的深度关注。
行文结构应清晰合理,开篇点明立意,主体部分分层阐述,结尾回扣主题,升华对二者关系及意义的理解。
【参考范文】:
第一篇:《执问之笔,绘解之华章》(议论文)
在人类思想的浩瀚星空中,爱因斯坦宛如一颗璀璨巨星,他那句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振聋发聩。然而,在现实的坚实大地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确确实实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个人成长的直接动力。于时代的浪潮中,我们需执问之笔,绘解之华章。
提出问题,是点亮黑暗夜空的火种。哥白尼倘若没有对 “地心说” 提出质疑,发出 “为何天体运行看起来如此复杂且不合理” 的叩问,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或许还将在蒙昧中徘徊许久;普朗克在黑体辐射研究陷入困境时,大胆设问 “能量是否连续”,由此开启量子力学的大门。一个好的问题,能突破思维的藩篱,打破既有知识的边界,引导人们向未知的深邃领域进军。它如同种子,在好奇与探索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为后续的科学发现、理论创新提供最初的萌动。
而解决问题,则是让火种燎原、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袁隆平目睹饥荒年代百姓受苦,心怀 “如何提高粮食产量” 的问题,几十年如一日扎根稻田,攻克了杂交水稻的诸多难题,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养活了无数人;面对城市交通拥堵难题,工程师们运用专业知识,规划道路、设计智能交通系统,让城市血脉重新畅通。解决问题是将设想化为现实,是把纸上蓝图变为眼见为实的成果,它直接作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在学习求知中,我们既要培养敏锐的问题意识,对课本知识、学术前沿多问几个为什么,激发求知欲;又要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实验、调研等方式,将疑惑一一消除,积累知识的厚度。在科技创新领域,科研人员提出前瞻性问题,紧接着就要调配资源、组织团队,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实现从 0 到 1 的突破以及从 1 到 N 的拓展。
时代呼唤兼具提问与解题能力的人才。让我们以无畏的勇气提出问题,用扎实的行动解决问题,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向着人类文明的更高峰攀登。
第二篇:《于提问中探索,于解题中前行》(记叙文)
初入高中的我,怀揣着对知识的炽热渴望,却在物理学科上遭遇了 “滑铁卢”。那些复杂的受力分析、抽象的电路原理,让我一头雾水,成绩也一落千丈。迷茫与沮丧笼罩着我,直到一次物理实验课,彻底改变了我的学习轨迹。
那堂课上,老师拿出一个简易的电动机模型,演示它的运转原理。在同学们惊叹于电动机神奇转动的时候,我却满心疑惑:为什么通电线圈能在磁场中持续转动?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它的转速和转向?课后,我鼓起勇气向老师提出这些问题,老师微笑着鼓励我自己去探究。
于是,我开启了漫长的探索之旅。图书馆里,我查阅大量资料,了解电磁学的发展历史,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到楞次定律的诞生,每一个理论的背后似乎都隐藏着对问题的执着追问;实验室中,我反复拆解、组装电动机模型,改变电流大小、磁场强度,记录不同情况下电动机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如何优化电动机的效率?怎样设计更稳定的电路来驱动它?
面对这一个个接踵而至的问题,我没有退缩,而是努力学习知识,尝试运用所学去解决。遇到难题向老师、同学请教,参加物理兴趣小组,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探讨。随着问题一个个被解决,我对物理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成绩也逐渐提升。
高二时,学校组织科技竞赛,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改良电动机项目。凭借之前积累的提问与解题经验,我对电动机的结构、电路进行创新性设计,经过多次试验,成功提高了电动机的性能。站在领奖台上,我深知,是那一次次勇敢的提问,引领我走进知识的海洋;是一回回努力的解题,推动我在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人生之路,何尝不是如此?在未知面前,勇敢提出问题,然后凭借智慧与毅力解决问题,我们便能穿越迷雾,向着光明的未来迈进。
第三篇:《问题之光,点亮进步之路》(议论文)
当我们仰望科学的苍穹,会发现那些熠熠生辉的巨星,无不是以问题为先导,开启探索宇宙、揭示真理的伟大征程。爱因斯坦之所以强调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是因为问题犹如一道光,穿透混沌,照亮人类前行的进步之路。
在科学领域,问题是创新的源泉。从古代哲学家对世界本原的追问,到现代科学家对量子纠缠、暗物质的探索,每一次重大突破都起始于一个深刻的问题。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对亚里士多德 “重物下落更快” 的理论提出质疑,他问:“如果将轻重不同的物体绑在一起,会怎样下落呢?”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引发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全新研究,颠覆了传统认知。同样,在医学发展史上,巴斯德对 “微生物从何而来” 的追问,促使他通过实验证明了微生物的存在及其引发疾病的机制,为现代医学消毒、灭菌等防治手段奠定了基础。
不仅科学如此,社会发展亦由问题驱动。工业革命时期,面对手工劳动效率低下、产品供不应求的问题,发明家们思考如何利用机器代替人力,于是珍妮纺纱机、瓦特蒸汽机等相继问世,彻底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当今时代,面对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各国科学家、政治家携手合作,探讨可再生能源开发、生态保护的新思路,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谋求出路。
然而,提出问题只是第一步,解决问题才是将理想照进现实的关键。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后,众多科学家依据这一规律,通过艰苦实验,寻找新元素、研究元素性质,不断完善元素周期表;中国航天人面对 “如何实现载人航天”“怎样建立空间站” 等一系列问题,从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到工程管理,全方位解决难题,一步一个脚印实现飞天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身处知识爆炸、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既要培养敏锐的问题意识,关注学术前沿、社会热点,敢于质疑权威,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又要锤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成才。让问题之光,永远照亮我们的进步之路。
第四篇:《善问启智,能解致远》(议论文)
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有人如勇敢的航海家,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不断提出问题,为探索未知开辟航道;有人似坚毅的舵手,用卓越的解决问题能力,驾驭航船,驶向成功的彼岸。其实,善问与能解,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共同助力我们在求知与成长的道路上腾飞、驰骋。
善问,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古往今来,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皆因善于提问而名垂青史。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不耻下问”,向不同阶层的人请教各种问题,从伦理道德到治国理政,终成一代圣贤,其儒家思想照亮华夏文明数千年;张衡在天文学领域,面对星象观测中的诸多现象,发出 “为何天体运行有如此规律”“如何精准测量地震” 等疑问,进而发明地动仪、浑天仪,为古代科技发展立下不朽功勋。一个好的问题,不仅反映提问者对知识的渴望,更能激发思考,挖掘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深层奥秘,引导人们突破思维定式,走向更广阔的认知天地。
能解,则是实现梦想、创造价值的必由之路。屠呦呦提出 “如何从传统中医药中找到对抗疟疾的有效成分” 这一关键问题后,带领团队历经无数次实验,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青蒿素提取、提纯以及临床应用等诸多难题,成功挽救了全球数百万生命;华为公司面对国际竞争中 “如何突破技术封锁,实现自主可控通信技术” 的问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芯片研发到 5G 技术攻关,一个个解决问题,在全球通信领域站稳脚跟。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将设想转化为现实成果的过程,它考验着个人、团队乃至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着事业的成败与兴衰。
在教育领域,我们倡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大胆提问,让课堂成为思维碰撞的舞台;同时,也要注重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项目探究等方式,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在科技创新前沿,科研人员既要高瞻远瞩,提出前瞻性、引领性的问题,又要脚踏实地,运用跨学科知识、先进技术手段解决问题,推动科技进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手持善问之笔,饱蘸能解之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第五篇:《以问题为帆,以解决为桨》(散文)
在时光的长河中,人类文明的巨轮乘风破浪,奋勇前行。是什么力量驱动着这庞然大物?细究之下,不难发现,是以问题为帆,以解决为桨,二者协同发力,才让我们一次次穿越知识的海洋,驶向未知的远方。
问题,宛如高悬于天际的启明星,为我们指引探索的方向。当远古人类仰望星空,发出 “天是什么,为什么星星会闪烁” 的疑问时,天文学便在这懵懂的好奇中萌芽;当古希腊哲学家思索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是水、火,还是原子”,哲学的思辨之光开始点亮人类智慧的天空。这些看似幼稚却充满生命力的问题,如同种子,在岁月的滋养下,成长为参天大树,孕育出科学、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累累硕果。回首历史,哥白尼对地心说的质疑,犹如一声春雷,打破了中世纪的思想禁锢,开启了近代天文学的新纪元;爱迪生对 “如何让黑夜如同白昼” 的追问,促使他历经千余次失败,发明电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问题,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打破常规,激发想象,让我们跨越已知与未知的鸿沟。
解决问题,则是让巨轮在惊涛骇浪中稳步前行的坚实桨叶。有了问题的引领,若没有解决的能力,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徐霞客怀揣 “如何探知华夏大地的山川地貌” 的问题,凭借顽强的毅力、卓越的地理知识和野外考察技能,踏遍千山万水,撰写《徐霞客游记》,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地理资料;詹天佑面对 “如何在崇山峻岭中修筑铁路” 的难题,运用创新的 “竖井开凿法”“人字形线路” 等技术,成功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向世界彰显中国力量。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知识、技能、智慧与勇气的大汇聚,是将理想蓝图变为现实家园的实干之举,它让人类的进步有了实实在在的根基。
在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社会问题纷繁复杂。我们既要保持敏锐的问题意识,像勇敢的探险家一样,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提出具有前瞻性、挑战性的问题;又要锤炼扎实的解决问题能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以创新为利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现担当作为。
让我们扬起问题的风帆,划动解决的船桨,在人生的大海上,向着光明的未来,高歌猛进,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传奇。
第六篇:《问以求知,解以践行》(议论文)
求知的道路上,问题与解决如影随形,前者如闪耀的启明星,为我们照亮前行的方向;后者似坚实的脚步,让我们步步踏实地向着目标迈进。爱因斯坦深知提问的力量,故而强调其重要性,然而在现实的土壤中,解决问题同样不可或缺,二者紧密结合,方能孕育知识的硕果,推动社会的进步。
问以求知,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天性使然。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对周围一切充满好奇,不断追问 “为什么”,到莘莘学子在课堂上、书本里对知识的深度叩问,问题贯穿了我们成长与学习的全过程。在科学研究领域,问题更是创新的火种。法拉第对 “电与磁能否相互转化” 的追问,开启了电磁学的辉煌篇章;李四光对 “中国是否有石油” 的质疑,引领他创立地质力学理论,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奠定基础。一个深刻的问题,能够突破既有知识的边界,激发科学家们无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使他们投身于艰苦的研究,去追寻真理的曙光。
解以践行,是将知识转化为现实力量的关键环节。提出问题后,若只是纸上谈兵,而不付诸实践去解决,那么问题将永远停留在空想阶段。古有大禹治水,面对滔滔洪水,他没有停留在 “如何治水” 的思考上,而是带领百姓,实地勘察,采用疏导之法,历经艰辛,终克水患;今有中国航天人,面对 “如何实现载人航天”“怎样建设空间站” 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他们凭借精湛的技术、顽强的毅力,从火箭研发、飞船制造到太空行走、交会对接,一步步解决难题,让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照进现实。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的检验与应用,更是人类智慧与勇气的集中展现,它直接作用于社会生活,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在学习与工作中,我们既要培养善于提问的习惯,敢于挑战权威,对所学所做多问几个为什么,挖掘知识的深度;又要注重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团队协作等方式,将问题各个击破,积累宝贵的经验。在社会发展层面,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应鼓励创新思维,营造宽松的提问环境,让新问题、新思路不断涌现;同时,也要加大投入,培养专业人才,为解决各类现实问题提供坚实保障。
让我们秉持 “问以求知,解以践行” 的理念,在求知与践行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人类文明的大厦添砖加瓦,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