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地区的天水是赵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与杨氏家族一样,赵氏也是当地的豪门大族。赵国灭亡后,末代赵王赵迁的兄长赵嘉在代地为王六年。其子率赵氏族人前往陇西地区,
战国地图从此,赵氏家族在陇西天水一带生根发芽。据记载,在汉朝30余位封候的赵氏人员中,有十几人来自于战国时期的赵国宗室。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名列麒麟阁的营平候赵充国。
赵充国其祖父赵仲况为少府(俸二千石)。祖父赵圣,为谏议大夫(俸六百石)。叔父赵翁仲,封关内候,(俸九百五十石)他做了三件事,使他名垂青史。一:抗击外族。赵充国早年入羽林军,跟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在此过程中被包围,他率领百余人突围,汉武帝得知此事,任命他为车骑将军长史。在处理羌人叛乱时,他十分果断。汉宣帝在位时,羌人叛乱。宣帝派赵春国领兵平叛他领命之后集结一万骑兵,很快到达金城地区,逐步进行分化瓦解,对于首先叛乱的部落坚决打击,协从者不问。别的将领认为他的计划有弊端,应该速战速决。汉宣帝最终采用了赵充国的方案。他立即领兵攻打率先叛乱的先零羌部落。羌人最终被击败,渡河而逃,溺死者有数百之多,斩首数百,获得马牛羊等牲畜数万头,其余的几个部落不战而自溃,最终投降。二:拥立宣帝。汉昭帝死后,赵充国支持霍光废掉昌邑王刘贺的计划。可以说对汉宣帝有定册之功。三:帅兵屯田。他为了解决困扰汉朝多年的羌人问题,提出率兵屯田。最终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公元前52年,赵充国去世,他的儿子赵弘继承爵位。赵弘的儿子取了敬武公主为妻。由于公主不能生育,所以赵弘之子赵钦把别人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公元前22年,赵钦死。爵位被这个孩子继承。但是,其亲生父母贪得无厌 ,将这件事情报告给官府。最终,赵家的爵位遭到免除。汉平帝即位后,从赵充国的曾孙中找到一人,恢复了他们的爵位。
(汉朝地图)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天水赵氏家族也及时调整了发展战略。其中有个叫赵昌的人,他的儿子赵温,字恩恭。曾经担任后秦天水太守。后来,他辅佐杨难当,任司马。其长子赵广夏,担任中书博士。后秦时,天水赵氏有个叫赵迁的人,虽然与赵王同名,但他是姚氏政权的官员。刘裕灭后秦之后,他也到了建康城中。北魏年间,他的玄孙又回到北方。他的后裔赵超宗曾担任北魏的河东太守、汝南太守、建威将军等官职。被封为寻阳伯。此后,北魏朝廷追赠其为华州刺史。其子袭爵,早卒。其孙赵通贤曾经大破北齐。后来又奉命去抵御南陈。因为有功成
为中大夫。在隋朝时,赵通贤被封为金城郡公,封食邑2500户,任相州刺史。不久,升任尚书右仆射。却得罪了隋文帝杨坚,他被贬到地方,担任陕州刺史、冀州刺史等职。开皇十九年,赵通贤病逝。他的长子参与汉王杨谅谋反的事,被诛杀。他的次子在唐朝时任中丞。赵仁本也是天水赵氏出身。是唐太宗时期宰相之一。中宗时期,赵彦昭担任宰相。后被贬为江州别驾。
天水赵氏在隋唐时,发展的比较迅速。多以政治军事见长。不断有天水赵氏子孙先后迁往洛阳、武川、南郑、南阳、陈州等地区。肇事的足迹遍布整个华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