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主力两支都出现怪问题,为何打到一半,突然战斗力腰斩了?

有历史深度普及 2025-01-06 02:46:41

前情提要。

前文分别讲述了第五军、十八军的情况。接下来讲一下七十四军和新一军的情况,还要提醒一下,本系列文章既分讲五大主力各自情况,也对五大主力战斗力进行排名。究竟谁强谁弱,笔者不想直接给出答案,那样太不客观,请大家自己得出结论。

一、第五军:规模正大、法度严谨之师

二、十八军:土木精锐、守强攻弱之师

三、七十四军:御林精锐、出头先烂之师

七十四军无论在国军方面,还是在对手舆论方面,都是名气最高、热度最高的。

为什么呢?

第一,七十四军历史渊源比较清楚,1937年8月全面抗战爆发之际成军,此前没有别的杂牌军用过这个番号,其部队将领基本都是黄埔毕业生,陈诚的土木系亲信也在其中,所以倍受蒋介石信赖。

第二,七十四军打过的硬仗多,自淞沪会战始,一直在前线和日军作战,抗战胜利后被蒋介石钦点为御林军,守卫南京,组织各绥靖区主官到七十四军参观,名头相当大。

第三,七十四军覆没的战役,在解放战争历次大战中最为经典。

第四,七十四军历任军长明星多,王耀武、张灵甫都是名气大、本事大的将领,给解放军带来不少麻烦。

第五,七十四军在国军序列中地位很高,两次被歼灭两次重建,第一次重建后战斗力居然还很强,阜阳一战一度把中野打的很难受。

凡此种种。

如果只以抗战为背景讨论,七十四军的实战表现至少比十八军、第五军强一些。但通观自抗战到解放战争的表现,七十四军自1946年就开始走下坡路,覆灭前夕其战斗力实际上已不复旧观。

个中原因并不简单,是一个过程性的问题,用当下的话叫灰犀牛现象。笔者试总结了24个字:每战当先,损耗过大;策略失误,大材小用;张氏骄横,四面树敌。

第一,每战当先,损耗过大。

七十四军自抗战时便每战为先锋,以硬打为基本作战方式,但其部队硬实力比如装备方面并不如第五军硬,徒以血战拼命为作战方式。当然军人效死搏命这是天职,与日寇拼命,洒下的每一滴血都不白流,必须肯定。

但长期如此打法,对七十四军骨干力量保留未免不利。抗战中七十四军有天时地利人和,这方面暴露的不是很明显。到了解放战争,又是每战当先,从苏南一直打到鲁中,全靠硬劈硬砍。很多军史同好都知道,二打涟水给七十四军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尤其是连队战斗骨干损失了三分之二,导致接下来的孟良崮战役战力大减,卒灭于华野之手。

其实涟水战役只是一次总爆发,在此之前七十四军打淮南、打睢宁、占宿迁、破淮阴、攻淮安,又打涟水,基本没有喘息的时间。如果不是之前连续作战,涟水之战又岂能损失那么多呢?

刀再硬,钢再好,刃再锐,也架不住长年累月地砍,总有卷刃缺口的一天。

第二,策略失误,大材小用。

国军将领中有人说,有十个整编七十四师就能打下全国。这种说法既是对七十四军的认可,也是一种潜意识层面的路径依赖。

这个军好用,能战,每战则克,就习惯性地用。这是国民党军决策层一个很隐蔽的失误。

除了长年作战带来的消耗,还有另一个失误:七十四军应主要投入的领域。

什么意思呢?

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战场和其他不同条件下的战役,其意义并不一样。比如1948年春我军解放洛阳,第一次解放洛阳和第二次就不一样,第一次拿下意义在于攻灭坚城之中的国军主力,第二次拿下只不过是顺势而为,打不打都行。

傅作义打张家口和杜聿明打沈阳意义也不一样,打下华北首府对国共双方都带来极大震撼,是以张垣一小城竟能成为扭转华北局面的关键点。杜聿明指挥诸军进攻沈阳,沈阳乃东北第一大城市,东北我军不战而弃之,乃因此城既非我长久经营之地,又非供应补给重地,得之失之仅有政治和宣传意义。

所以,华中诸战,七十四军并不一定每仗都上,每仗都上有利有弊,利在快速解决战斗,弊在过快损耗七十四军的锐气。在事关战役大局的战斗上,让七十四军往前冲无可厚非,而其余小仗,可以尽量让一些二流部队打一打。

这两个选项,国军高层必须兼顾,但他们并没有兼顾好。

在江苏作战倒还好,一旦深入鲁中解放区,七十四师失了地利,又没有充分的后方保障和休整,部队锐气一点点消耗在鲁中崎岖山地之中,张灵甫碰上的又是数百一遇的军事天才,打输了理当其宜。

第三,张氏骄横,四面树敌。

七十四军前后两个明星军长,张灵甫不如王耀武远矣。七十四军以王耀武的51师为基本部队组建起来的,王耀武在军中享受绝对崇高的威望,其练兵治军、指挥作战、笼络麾下军官,水平都很在线。

王耀武性格也不似张灵甫骄傲,既有军人的血性,又有做人的精明,同时还有具有正义感,抗战胜利后不愿意打内战,在蒋介石强逼下才到山东。但王耀武事前不愿意干不代着干不好,一到山东,便把军政两方面打理得井井有条,坐镇济南,与青岛东西响应,数月之前打通胶济线,这份功力远非张灵甫可比。

设若孟良崮战役时王耀武不是远在济南而是取代汤恩伯担任前方兵团指挥官,整七十四师周边的八十三师李天霞(王耀武当年的老部下)断不至于隔岸观火宁死不救道友。

张灵甫性格中原有一股不顾一切、容易热血上头的偏执,杀妻事件就是这种性格导致的。但蒋介石用人只重一点不计其余,在宋美龄都坚决反对的情况下仍坚持起用,更加助长了张灵甫的骄傲。

李天霞当年是张灵甫的顶头上司,李是51师153旅少将旅长,张灵甫是153旅305团上校团长。两人都是抗日勇将,但张灵甫后来居上,逐步升为旅长、师长、副军长,李天霞固然也想在老部队当军长,但终于没能当上,而去了一百军(后来的整编83师)当军长。

孟良崮大战时,不管是不忿于张灵甫当七十四军军长的老长官李天霞,还是杂牌出身受尽张灵甫鄙视的黄百韬,起初救援时都不甚积极。国军派系矛盾虽不是张灵甫一个人的锅,但张灵甫飞扬暴躁的性格,无疑也是诸将救援不力的重要原因。

所以说,整编七十四师屡战之余,元气已伤,与第五军、整编11师全须全尾相比,已不是当初的御林精锐,战斗力或可勉强压第五军一头,要和东北最精锐的新六军比,可能还真要逊色一二。

四、新一军:本是精锐、中道而衰之师

新一军与第五军渊源极深,也是正统黄埔系统部队。

新一军系由中国远征军退到印度的部队组成,起初只辖新38师和新22师,军长是郑洞国。

与第五军渊源深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郑洞国、廖耀湘当年都在第五军任过职。郑洞国与杜聿明同系黄埔一期生,当年长城抗战时郑在第2师,杜在第25师,都受17集团军军长徐庭瑶知遇之恩。第五军成立后,郑洞国担任过副军长兼荣誉一师师长,是杜聿明的左膀右臂。廖耀湘是杜聿明的参谋长,后也升为师长。

第二,新22师就是当年第五军的部队。

第三,由于史迪威对中国军官压制,驻印军内部非常团结,都很听郑洞国的,在精神依归上一定程度把第五军当成母军。

国军高层因此对该军比较重视,不断从国内招募精壮兵士空运到印度,靠郑洞国这班黄埔将领指挥这支域外精锐。

新22师、38师这两支部队战斗力都很强,是当时国军一流部队。史迪威想尽各种手段要把部队置于美军控制之下,乃至于把新一军军部架空,只剩四十多个人,没有直属队,没有各种指挥手段,新一军的大权全都控制在总指挥部,由史迪威掌握。

郑洞国虽然无所施其能,但也有好处,史迪威从此可以放心地向美国要装备弹药来武装该军,新一军账面实力迅速崛起,不要说比国内诸军都强,就是缅甸的日军,装备也比不过新一军。

蒋介石看了大流口水,以加强驻印军实力为由,陆续向印度空运了14师、50师和新30师,企图通过他们获取更多美制装备。新一军的架子容不下这么多师,于是扩编为新一军、新六军两个军,新一军辖新38师、新30师和50师,原新38师师长孙立人出任军长。

此时新一军战斗力仍然很强,拉到国内不比七十四军弱,在缅甸战场一显身手,打得日军狼奔豕突无力招架。

及至1946年1月到东北战场,孙立人意气风发,丝毫不把东北民主联军放在眼里,靠着强攻硬打,连下沈阳、四平、长春等城池,但随着国军占领地盘扩大,新一军、新六军、五十二军、七十一军等部队不得不散开作战,以团为单位分头作战。

新一军基础战术素质虽然好,但分散开之后对东北民主联军作战特点掌握不清楚,仍以过去那种机械化作战的理念或攻或守,逐渐在个别战术点位上被东联优势兵力包围歼灭。

进攻受挫后,孙立人与杜聿明的私人恩怨也爆发出来。

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受挫分路撤退,孙立人不遵杜聿明的部署,不向云南边境撤退,而是藉掩护英军撤退之机退入印度境内,杜聿明极为恼怒。孙立人非黄埔出身,清华毕业后到美国军校留学深造,其行事作风、练兵理念都与美军高度相近,此一点甚为黄埔系将领不满,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的佼佼者,素以忠于蒋氏著称,对孙立人尤其抱有成见。

东北战事转入僵持后,杜聿明因为用兵方向和任务分配问题,屡屡因为偏向廖耀湘新六军而与孙立人产生争执。

蒋介石在处理这类人事矛盾时,一贯讲究对人不对事,杜聿明宁可冒着野人山失利、葬送半世英明的风险也要执行蒋的命令,此举赢得蒋介石信任。因此杜孙二人有矛盾时,蒋介石毫不犹豫地把孙立人调离新一军,令黄埔军校出身的50师师长潘裕昆接任新一军军长。

新38师是孙立人一手调教出来的部队,作风习惯与黄埔系不甚相融,孙立人在时还好说,他一走,新一军内部立呈涣散之势,往日自诩为天下第一军的锐气扫地无遗。1947年9月,陈诚到东北后一顿骚操作,把新一军的老底子新38师调出,以其为基础扩建新七军,把三流部队暂编53师补入新一军。

新一军失去灵魂人物于前,抽走主力部队于后,还谈什么五大主力,败象已呈,再未拥有当年在缅甸战场横扫日军的威力了。

未完待续,下篇是本系列最后一篇,重点讲解新六军的情况。

五、新六军:廖氏明语、死扛到底之师

2 阅读:653
有历史深度普及

有历史深度普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