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医疗,让苦熬近4年的医药板块,最近也支棱了起来,成为不少投资者加仓的新选择。
一些投资者,选择了将手上深度套牢的基金,转换为了医药主题基金;也有一些投资者,一边持有科技主题基金,一边增配医药主题基金来优化投资组合。
那么,经历较长时间调整的医药,当前是否已经出现黄金坑?为此,我们访谈了财通资管医药主题基金经理易小金先生,听一听专业选手当前怎么看、怎么做。
易小金拥有10年证券从业经验,6年证券投资经验,专注于医药行业主题投资,曾先后在险资、公募基金公司任职,投研经验丰富;2020年6月加入财通资管,目前在管3只医药主题基金。
核心观点:
1.整个医药板块有望“苦尽甘来”。一方面,政策面已经迎来好转;另一方面,不少医药企业的基本面在持续改善;另外,AI赋能有望打开医药板块的想象空间。
2.未来发展空间较大的三个细分方向:1)医药+科技,比如创新药等;2)医药+制造,包括医疗器械类、外包服务类公司等;3)“医疗+消费,包括消费医疗、医美等。
3.AI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改善医疗平权问题,改善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二是,优化医疗模式,从现在的“轻预防重治疗”的医疗模式向“重预防”的模式转变。
4.目前我们主要看好“AI+医疗”三个细分领域的机会:一是,AI+健康管理,海外已经有较成熟的付费场景,国内商业化前景广阔;二是,AI+肿瘤早筛,也可对标海外,体检行业有望迎来密集催化;三是,AI+制药,尤其是国内拥有大量药品研发底层数据的CXO公司,有望借助AI实现医药研发颠覆式创新。
5.一般会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回撤控制:1)组合内个股上涨驱动因素的分散;2)组合配置处于不同发展周期的子行业实现互补;3)不押注单一赛道,行业配置尽量多元、分散。
一、医药板块拐点将至?
丰丰:易总好,我是丰慧自留地的主理人丰丰。春节之后,A股市场持续上涨,让不少人对A股市场充满了信心,同时大家也在纠结“加仓加什么”的问题。
我选择了加仓您管理的产品。
身边不少朋友也在关注医药,认为医药的“拐点”来了。
在经历了近4年的深度调整之后,投资者普遍期盼医药板块可以“王者归来”。
对于医药板块的投资机会,您怎么看?
易小金:感谢投资者朋友们的信任。医药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板块。在过去几年里,医药板块的整体表现较为一般。现在来看,整个医药板块有望“苦尽甘来”。
首先,医药板块政策面已经迎来了好转。自去年以来,可以明显看到政策层面的变化,对医药板块的政策支持和呵护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其次,从基本面来看,不少医药企业盈利情况也在持续改善。
另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AI医疗成为了近期市场关注的热点,也有望成为医药板块未来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丰丰:就医药板块来看,去年以来有哪些比较利好的产业政策出台?
易小金:在政策方面,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比较明显的一个变化,即持续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把创新药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的地位来讨论,具体包括:商业保险的支持、在国家医保目录谈判时对创新药的保护,以及今年“两会”报告把创新药提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等,医药行业是我们整个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标先进制造、科技行业。这是政策面非常积极的变化。
丰丰:一个行业拐点的出现,往往跟整个行业的基本面改善有着较大的关系。根据您了解到的信息,医药行业的基本面是否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或者边际改善的迹象?
易小金:从过去这段时间上市公司密集发布的年报、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的情况来看,医药板块已经有一部分公司出现了业绩超预期表现。有一些子行业已经率先走出反弹行情,尤其是创新药板块,一些代表性的公司出现了营收增长、毛利率改善、现金流改善等情况。再比如,根据最近的招投标数据,医疗器械板块内一些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可能会在下半年出现向上拐点。
由此可见,医药行业,尤其是部分子行业,已经开始出现了基本面改善的迹象。
医疗设备整体行业月度招投标(亿元):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9.1.1-2024.12.31。
二、AI与医疗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丰丰:医药行业有不少的细分行业,比如创新药、医疗器械、CXO(医药外包)、消费医疗等等,从未来的发展空间来看,您认为哪些细分方向尤其值得关注?
易小金:对于医药板块而言,无论是创新药还是医疗器械,根据细分子行业的一些特点,我们可以将其提炼成三个具体的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医药+科技”,就医药板块里面偏科技属性的细分子板块,比如创新药等。
第二个方向是“医药+制造”,主要是医药板块里先进制造属性较强的细分子板块,包括医疗器械类、外包服务类等公司。
第三个是“医疗+消费”,主要关注医药板块里消费属性较强的细分子板块,比如消费医疗、医美等。
在我看来,上面三个方向都蕴藏着较大的机会,一定程度上讲,很难说哪个方向表现会更好,更有可能是 “你方唱罢我登场”,三个方向轮流表现。
丰丰:今年以来,AI医疗的市场关注度较高,您怎么看待人工智能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易小金:我对人工智能整体的看法是积极乐观的,人工智能对医疗的改变和影响应该会非常巨大和深远。
首先,AI有望大幅改善医疗平权问题。我们知道,中国医疗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较好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在广大偏远地区,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资源相对较为缺乏。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望明显提升这些地区的医疗水平。
其次,AI有望改变现有的医疗模式。目前,我们仍然是处于一个“轻预防重治疗”的模式。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依托医疗大数据分析,有望提升疾病“预防”领域的水平,优化医疗模式。
目前来看,这两个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说是处于广阔的“蓝海”。
丰丰:对于AI+医疗,您觉得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有哪些?
易小金:目前我们主要看好“AI+医疗”三个细分领域的机会:
一是,AI+健康管理。这在海外已经有较成熟的付费场景,比如CGM(连续血糖监测),欧洲有公司已经实现了可观的业绩规模和增速,足以说明AI+健康管理市场空间很大。在中国广阔的使用场景和AI加持下,预计与健康管理相关的智能设备会快速出现,商业化的速度可能也会比较快。
二是,AI+肿瘤早筛。这个也可以对标海外,体检相关行业可能会密集的迎来催化剂,未来或不乏交易性机会。
三是,AI+制药,尤其是国内的CXO公司,由于这类公司手中有大量的药品研发数据,借助AI技术,有望出现颠覆现有医药研发的新范式,从而带动板块的整体价值重估。
三、投资医药基金,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
丰丰:您在投资过程中,是如何精选个股的?
易小金:医药板块本身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行业,受政策的扰动比较大。因此,在投资时,我首先会基于对政策的判断,以及对各细分子行业运行周期的判断,对各细分行业的投资优先级进行排序。
其次,尽量去寻找拥有自身的公司。换句话说,寻找在某个阶段受行业整体影响较小的公司。
第三,基于个股风险收益比的考量,结合股价情况来选择处于较好风险收益比的个股。
总的来讲,我们始终坚持寻找产业周期和企业经营周期共振的公司,力求获得行业与个股双重叠加的投资回报。
丰丰:对于行业主题基金来说,回撤控制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尤其是在过去几年市场整体偏震荡的行情下,回撤控制的难度更大。您是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易小金:对于行业主题基金来说,保持股票仓位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控制回撤确实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我们一般会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回撤控制。
首先,不同的个股,上涨的驱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构建组合时,我们会尽量避免组合中个股的驱动因素太过一致。
其次,各个行业的运行周期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行业可能已经度过了盈利拐点开始进入右侧,但有的公司可能还处于左侧,因此在构建组合时,尽量选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周期的子行业,从而实现有效互补。
最后,从细分行业来看,不去押注单一赛道。从历史上来看,我们不会对单一赛道进行押注式投资,行业配置上虽有侧重,但尽可能地多元、分散。
丰丰:您对投资者购买基金有何建议?
易小金:简单分享几点个人的经验和感悟吧。
首先,股票类资产波动是比较大的,所以建议投资者一定要拿自己不着急用的钱、可以长期投资的钱来配置权益类产品。
其次,坚定看好中国。今年以来,中国科技公司可谓是扬眉吐气,极大提振了市场的信心。我之前在很多场合都提到,我们中国人不仅勤奋,而且有一股拼劲,人口红利、人才红利是很多国家无法比拟的。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国家有信心,对未来有信心。
第三,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深,对于医药需求也会进一步提升。这或许也是不少投资者坚定地看好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医药板块投资的长逻辑,也是市场的普遍共识。
另外,资本市场是有周期性的,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深度回调之后,或许目前正处于较好的布局时机。
中证医药卫生指数估值情况: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7。
写在最后
易小金的回答非常详尽,相信大家对医药行业的了解又深一些。
在过去的几年,我们坚守的港股、人工智能均取得了较好的投资效果。医药板块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向,也期待能够一起迎来春暖花开、山花烂漫之时!
本材料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资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财通证券资管当前的分析,财通证券资管不保证当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化。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片仔癀(SH600436)$
$恒瑞医药(SH600276)$
$腾讯控股(HK|00700)$
#炒股日记#
#复盘记录#
#股市怎么看#
用户14xxx52
汉森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