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这篇著作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献。
^ 一九三八年五月,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图为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写作。
《论持久战》是毛主席1937年写的,而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人们在读《论持久战》时简直是抗日战争的总结报告。毛主席1937年就把抗日战争的总结报告写完了。
《论持久战》之所以被称为古往今来的第一阳谋,主要因为它不怕被敌人知道,只要炎黄子孙们坚信“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中国就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 毛主席著作《论持久战》
这一战略思想的核心在于认识到中日战争的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基于这些特点,毛主席提出了中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在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军队暂避日军锋芒,以退为进,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在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军队与日军形成对峙,双方消耗与增长此消彼长;最终在战略反攻阶段,中国军队利用之前积累的力量和智慧,对日军进行决定性的反击,直至取得胜利。
^ 毛主席为《论持久战》一书封面的题字。
《论持久战》不仅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指明了方向,坚定了全国人民以持久抗战赢得胜利的信心,而且其凝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仍然能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发展难题提供重要启示。这篇著作出神入化地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以及总揽全局、纵横捭阖、纵论古今的恢弘气势和充满智慧的逻辑构建,深深吸引着探寻事物发展规律、寻找制胜法宝的各方人士的注目,其影响已远超军事领域。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重温这篇经典文献,领会其所彰显的战略思维、主体思维和奋斗精神等思想内蕴,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 毛主席著作《论持久战》
这么有影响力的小册子,你猜日本人看没看过这本书,不但看过,还反复的研究过,但是无解。
据传冈村宁次在接替多田郡就任侵华日军总司令的时候,多田郡递给他一本《论持久战》,说让他好好看看,冈村宁次回答说,他自己早就看过这本书,而且他那本册子早就已经被他翻烂。不但日本人看过,而且《论持久战》在国民党内部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卫立煌看过,白崇禧也看过,不但看过,而且非常钦佩。卫立煌还自掏腰包印了3000册发给军政要员。白崇禧就把《论持久战》里边的内容概括成了“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这样一个理论。然后以这个理论作为对抗日军的指导思想。
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
我们现在当然都知道抗日战争的历史,它是怎么发展,但是你要知道《论持久战》这本书是毛主席在1937年时候开始构思,1938年正式成文的,这本书你按现在的话来讲,那叫开了上帝视角,拔开了战争的迷雾,大方向预测准确不说,就连一些细节,他都能给你准确地预测出来。比如说,国民党在整个的抗日战争当中,他会反复摇摆,相持的阶段,那么日军会重点收买投降派,这个阶段共产党的军队会成为日军主要的进攻对象,而且日本人的战略方向不单单是中国,还有东南亚和南太平洋,你按现在眼光来看,这不就是开天眼吗?
如果《论持久战》它是写在1945年以后,那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篇绝佳的总结和分析中日双方成败原因的一篇精辟的论述。如果说你不是一般人的话,你还写不了这么好。但最离谱的就是他这本书是1938写成的。
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
那么,为什么说这本小册子有这么大影响呢?因为《论持久战》的发表很清楚的预见了未来抗日战争的结果,而且非常清楚的阐述了日本必然失败的事实。他甚至把未来的抗战计划都讲得非常明白。但是即便是告诉你,把我的作战计划都昭告天下了,你们还是打不赢,该输还是要输,这个就是《论持久战》最厉害的地方,这就叫阳谋,而且是古往今来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第一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