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开篇先不说玉米,我们说猪,你怎么咋这么爱说猪呢?是的,必须说猪,说到猪就看到玉米,看到了玉米就看到了猪。
什么是猪周期,指的就是猪价呈现周期性波动的规律!
当猪价上涨时,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当生猪供应减少,猪价再次上涨的循环过程。一个周期为3~4年左右,上涨时间与下跌时间基本相同。
而猪周期的整个循环过程是不是像极了玉米市场,当玉米上涨时,玉米的种植积极性提升,产量逐年增加,大家疯狂的存储和惜售,导致玉米供应也逐年增加,然后玉米价格下跌。
当玉米的供应或产量逐年递减少后,玉米会形成再次上涨的一个循环过程。而这个过程也需要3~4年左右,上涨与下跌的时间基本相同。
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外部因素、政策、天气、病虫害、情绪、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也是人们经常大谈、特谈的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但却忘记了一个重要因素,产量太大了!
所以,当下就是一个下跌周期,当下跌周期到来之时,赔钱或不赚钱成为主基调,偶有上涨行情,如果不及时抓住,很有可能就会错失最佳售粮机会。
综上,生猪价格的波动长短间接会影响玉米行情发展趋势。
咱们言归正传,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4年12月14日,昨天网络中的玉米市场传播这样一条信息:
12月11日下午,大哥约谈中粮贸、中粮生化、国投、中供销、中化、象屿六家企业传达对玉米价格调控的指导意见:
一是,希望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大哥不希望看到玉米价格继续下跌;
二是,调节储备始终在市,后续还有一系列工具包,有足够的价格维稳手段;
三是,继续遏制玉米等替代谷物进口,短期不会有政策调整;
四是,稻谷短期内肯定不会启动拍卖;
五是,中储粮南方进口玉米拍卖随时可以停止,即使不停,数量也会越来越少;
六是,各企业要主动上报前期收购数量和后期收购计划,承担企业责任。
面对这一系列的“吹风”——东北贸易商却显得异常“理智”:认为不要再走前几年老路,如果信之则进沟,反之则会自保。
1)东北大量余粮未出关或消化,如何上涨?
2)东北港存超大的量级,各种原因外流缓慢!
3)传闻东北深加工也“组团”不涨价,坐等年后捡便宜!
所以,如果贸易商被这些“信息忽悠”,没有套保机制,没有合同入市收购,不仅能进沟,还有可能折(she)进去——这是大多数贸易商的内心活动和对于市场理解。
所以,现在、立刻马上卖粮,是一个英明决策,再过一周回过头看,今天所做决策会给自己掌声!——这是当下主流而且言之凿凿的所谓正确声音。
如果换作是一个上行周期或上涨行情,这些信号释放,立刻就会点爆整个东北市场,市场就会炸锅一样——贸易商抢着囤粮,抢着收购,农民会惜售,叫喊着不卖,给多少钱不卖!
但今非昔比——不论是贸易商还是农民,一边倒式的对市场没有预期,如果说玉米能涨价,每个人脑袋像“拨浪鼓”一样疯狂摇摆:玉米涨价!不可能、坚决不可能!
然后各种诡异,又让人啼笑皆非的阴谋论四处传播,又成为了玉米市场的“真经保典”!
但人们却忘记了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市场中最最最大的蓄水池就是——农民和贸易商,当这两个最大的主体都不存粮,都想卖粮,都害怕玉米成为烫手的山芋。
本应该是一个“细水长流”式的供应,现在却变成“水漫金山”,请问,深加工、北港、中储粮,谁能接得住?他们何德何能在短时间接住大量的供应量级。
即使,诸葛亮手握葵花宝典——也接不住啊!当四个轮子的火车少了一个轮子,你说,涨价这辆列车能跑得动吗?
而昨日玉米期货的左右摇摆,是不是像极了当下的东北玉米贸易商和农民朋友,这种情绪和纠结始终缠绕所有人,让所有人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窒息”。
生猪价格有变化未来一段时间冷空气非常活跃,就像是打开了水龙头阀门,可以说是接连不断、无限供应,排着队东移南下。因此从大趋势看,我国多地气温还会震荡下滑,对比常年可能会偏低。今年的大雪节气,有可能成为下半年以来,首个均温偏低的节气。
同时伴随而来的就是腌腊高峰,屠宰量增加明显,预计4~5天生猪价格开始稳中偏强。是不是意味生猪第一波涨价行情的开启呢?还是前奏呢?现在还不太能确定!
但是,到了圣诞节前后,猪价会快速拉涨!如果预判正确,玉米价格会不会也有一波快速拉涨呢?让我们静请期待!
以上只是本人认知内对于生猪和玉米行情的判断,不一定正确,手中持有玉米的朋友不要拿来当作你购销的指南针,本人没有那水平和能力,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看市场的思路。
如果蒙对了,也只是蒙,如果蒙错了,也只是一个蒙,不负任何责任!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正确,全当胡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