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大学比高中多,咱家孩子还用努力吗?

互联网嘴哥 2024-11-08 11:02:36

在金秋十月的尾声,即16日至18日,2024年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全球领导者大会在上海这座繁华的都市盛大召开。ESG,这个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热度飙升的概念,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大会汇聚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分享着宝贵的见解。

然而,在众多精彩纷呈的分会场中,最让我深受触动的,无疑是可持续教育专场。此次专场的演讲嘉宾是沈祖芸老师,一位在教育领域和学校组织变革方面享有盛誉的专家。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ESG全球领导者大会自创办以来,首次将可持续教育纳入议题之中。

01ESG大会,为什么要设立一个教育专场?

在许多人看来,ESG似乎只是企业层面的事,关注的是环境保护、减排减碳,与教育有何关联呢?

事实上,要理解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深入探究ESG的真正内涵。ESG最早源于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的文件《Who Cares Wins》(《谁在乎输赢》),其中首次提出了ESG的概念。E代表环境(Environmental)、S代表社会(Social)、G代表公司治理(Governance),简单来说,ESG就是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简称。如果我们觉得这三个字母记起来有些繁琐,那么可以将ESG理解为“可持续”。

ESG关注的,是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在社会系统中实现可持续发展。ESG并非空谈,而是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例如,现在许多投资机构会关注一个企业的ESG评分,评分越高,企业的估值也就越高。再比如,许多国际大公司,如苹果,在选择供应商时,也会从ESG的角度进行考量,要求供应商达到一定的ESG评分。这种供应链的传导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ESG。

当然,从长远来看,ESG的核心依然是可持续。比如,一个企业的发展是否带动了周边环境的改善?是否造福了周边的居民?员工是否随着公司的发展而共同进步?等等。简而言之,在ESG的视角下,企业的发展要为社会创造新资源,而不是仅仅通过摄取社会资源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正如方希老师所说,在ESG的S(社会责任)这一项中,就包括了人才培育。因为人才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假如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都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那么社会的稳定性是否会得到提升?因此,ESG也就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教育领域。正如本次大会的官方表述,因材施教、降低学习成本、普惠优质教育资源、促进终身学习,都成为社会责任延伸价值的重要讨论领域。

02

“可持续的教育”什么样?

让我们再次回到教育本身。正如前面所说,ESG的本质是可持续,但要知道,教育领域一直在研究一个课题,那就是教育本身的可持续。也就是说,如何设计出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在本次大会上,方希老师分享了一个故事。她的团队最近招聘了一批应届生,但她总觉得这些年轻人太过佛系,对激励奖励也不太在意。于是,她很好奇这背后的原因。

结果,其中一位年轻人告诉她,他来自一个著名的高考大省。从小,他就得报5门奥数课,因为每个奥数老师擅长的方向不一样,有的擅长基础逻辑,有的擅长其他。他从小就接受这种高强度的灌输式教育,从老家一路考到北京,已经耗尽了他所有的心力。现在再让他努力,他已经没有那么多心力了。

你看,这种情况是不是典型的不可持续?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却透支了未来的心力。正如方希老师所说,当一个人耗尽精力,全面应对一个特别机械的、与他本身能力不匹配的事情时,这会损伤人的心智。

当然,前面所说的也许只是一个特例,考试与长期发展之间,并非非此即彼。但这个例子却反映出了教育领域一直关注的问题:除了应对阶段性的考试之外,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持续一生的发动机?

正如著名教育家李希贵校长所说,学校的目标是找到孩子可以伟大的地方,并帮助他们走上通往伟大的道路。

好,我们刚才说的是ESG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不外乎两句话:一来,教育是一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来,教育本身也在面对可持续的问题,而且现在已经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03怎样设计出让学生受益终生的教育?

那么,这些解决方案都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教育专家沈祖芸老师在本届大会上分享的洞察。我们主要关注两个重点。

首先,现在的高考和中考正在发生变化,既看重学生的知识技能,也看重学生的能力素养。我们可以从最近的新版教材中感受到这种变化。

例如,在过去的教材中,教孩子从11数到20,是直接数过来。9、10、11、12,后面以此类推。但在新版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步骤:书里配了一幅画,当从10到11时,图画里的10根木棍被捆成了一捆,旁边又有一根单独的木棍。

没错,这是在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十进制。你看,相比于直接给出结论,新版教材更注重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在过去的教材里,教科书中的习题似乎总是一成不变,每一道应用题的答案都是唯一的,仿佛宇宙的定律一般不容置疑。然而,在新时代的教材中,这种单一答案的模式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样化的思考空间。一道简单的加法题,不再只是数字的简单堆砌,而是变成了一则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学生们被引导着去探索,去讲述关于数字的故事,比如讲述10加2的奇妙旅程,或者10减6的奇妙冒险。这样的转变,无疑是在悄然培养孩子们对现实情境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萌芽。

再看那些曾经以简洁直接著称的数学运算,如今也在新教材中焕发了新的生机。老师们不再仅仅传授计算方法,而是将数学与生活巧妙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讲述故事来理解运算的实际意义。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对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一次深刻尝试。

在教育的舞台上,不仅是中小学的教材在悄然变革,高等教育的格局也在悄然重塑。近年来,一种新型的研究型大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今年新成立的深圳理工大学为例,它首次面向广东招生,其分数线便与广东顶尖的中山大学不相上下,甚至高出华南理工大学14分。这类大学之所以备受瞩目,不仅因其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学科设置的多样性,更因其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的紧密契合,致力于培育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这一切的变化,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趋势:现实世界呼唤着能够解决真实挑战的人才。正如沈祖芸老师常言,现实世界不是由一个个领域构成的,而是由无数挑战交织而成的。

而这一切变革的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中高考的变革,是这一背景的第一层。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更在无声中推动着整个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

当我们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质时,我们会发现一个深刻的洞察:学习,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本身。一所优秀的学校,不应以争第一为唯一目标。一旦学校将追求第一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就可能陷入一种目标滑坡的困境,最终背离了为学生好的初衷。

以李希贵校长执掌的北京十一学校为例,曾经在北京高中排名中位列第12,经过一系列变革后,学校的排名跃升至第2。然而,十一学校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坚决不争第一。为了坚守这一准则,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规定,包括不培养状元、不争创先进单位、不主动承接外部课题等。这些看似细微的决策,实则是对学生利益的最大守护。

在李希贵校长的领导下,十一学校将学生置于学校的核心位置,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将学校的发展视为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结果。这种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次深刻颠覆。

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学校还衍生出了一系列规范,如不推行统一的教学模式、不要求老师坐班打卡、不检查老师的教案等。这些举措,旨在解放老师的专长,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育。

当然,我们并非否认升学率的重要性,而是强调教育的可持续性。分数或许只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但它并非终身发展的主题。真正的主题是学习,是让学生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的人,这是学习的真正目的。

在去年的新学校研究会青春期成长年会上,青岛中学的汪正贵校长做了一项有趣的统计。他指出,随着人口增长速度的放缓,大学数量却在不断增加,学位供给甚至可能超过学生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升学压力将大大减轻。那么,学生将为何而努力?李希贵校长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推动轮子,而是撬动油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让他们成为对学习充满热情、拥有方法和心气的人。

0 阅读:1

互联网嘴哥

简介:关注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