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穷人连眼球都能当?揭秘当铺不为人知的“抵押暗黑史”!

浅谈百科 2025-02-01 21:02:59

对于那些经常看古装剧的人,不难发现里面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穷苦人家拿着非常破旧的棉袄和皮袍去当铺里典,依旧可以被当出一些银子出来。

按照正常的理解,你要能够去当出钱来,不得去拿些值钱一点的东西出来吗?像破旧棉袄这样的不值钱东西,为什么当铺还愿意收呢?

古代当铺之所以愿意去收这样不值钱的东西,原因自然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抵押价值。也就是说,像破旧棉袄这样的东西,在现在或许白送给人家都不要了,但在古代如果你愿意白送的话,一堆人是抢着要。

甚至在拿了之后,还会称赞你是观世音菩萨。

由于古代缺乏现代银行体系的古代,当铺是民间最主要的短期融资渠道。

普通老百姓一旦遇到疾病、婚丧、灾荒等突发状况,急需要现银周转得到时候,跑去当铺典当,就是第一选择。

有钱的人家,一般典当金银珠宝这样的贵重物品,没钱的人家自然就只能典当,破旧棉袄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

古代一代寒冷冬天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穷人连忙保暖的衣被都买不起,因此被活活冻死。

故而,破旧棉袄在古代是很具有实用价值的,便宜点卖给穷人,还是很有市场的。

根据北京“八大祥”当铺数据显示,贫民典当品中,随身衣物这样的日常实用物品占比超六成。

与此同时,根据《清稗类钞》记载:光绪年间一件七成新的棉袍,可以当银一两。而这差不多相当于当年底层劳工半月收入。

古代的物资相当匮乏,所以不止破旧棉袄,像身边所饲养的牲畜、虫鸟宠物、头发、眼球、手指头、科举凭证、宗族信物等等,都是拿来可以典当的东西。

比如:清朝初期在颁布了剃发令之后,当铺里边出现“发当”业务,允许一些女性发髻拿来典当银钱,其价格等同于丝价。

在1870年的广州,还有特意将人的头发出口到欧洲去制作假发的生意。

此外,在闽南等地区,还存在过“当目契”这样的东西,一些穷人会以自己的眼球作为抵押来借钱。

如果到时候还不上的话,债主就随时将其眼珠子挖出来抵债。

还有,在清代的刑部档案中,存在有一些赌徒签下“断指借据”,这些人会拿着自己的手指去换取赌资,如果到时候还不上的话,就任由对方,将手指砍下来。

这种生产力不足和物资匮乏的情况,在整个古代社会都是普遍存在的。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也存在。

远的不提,单单就四十多年前,一些农村地区还普遍存在着买不起被子,只能铺稻草睡觉的情况。而在古代,这种情况只会更加严总。

物资的匮乏就会导致,古代社会出现很多,现代人难以理解的典当行为。

0 阅读:4
浅谈百科

浅谈百科

向大家简单地分享一些有趣的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