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德||小河边游记

探秘桂北 2025-02-15 21:59:09

杨树德

告别了寒冷的冬季,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是日风和日丽,我骑电动车来到了城南五六公里处的小河边。

小河边是一处新兴的乡村旅游地,是著名的玫瑰花种植基地。

在古希腊神话中,玫瑰花是爱与美的象征,代表着美丽和爱。在西方文化中,玫瑰花常被用来表达对女性的赞美和爱慕,在东方文化中,玫瑰花同样被广泛用于表达爱情和祝福。而不同颜色的玫瑰花,又有不同的寓意:

红色玫瑰花:象征热烈的爱情,代表“热恋!”“我爱你!”在情人节等场合,红玫瑰是表达爱意的首选。

黄色玫瑰花:代表友情、祝福、道歉,有时也象征珍重和失恋。

白色玫瑰花:象征纯洁、天真、尊敬,适合表达永恒的爱意。

粉红色玫瑰花:代表初恋、爱慕、温柔,传递着对对方的感谢和喜悦。

绿色玫瑰花:象征纯真简朴、青春常驻。

紫色玫瑰花:代表忧郁、梦幻、珍惜的爱。

橙色玫瑰花:传递羞怯、友情、青春美丽的信号。

香槟色玫瑰花:象征长久的爱恋、感激和祝福。

因为小河边村是玫瑰花种植基地,所以小河边村已经举办了三届“弥勒市小河边美丽乡村玫瑰花节”,为数百对新人举办了婚礼。

在进村大道的右手边,我看见立着一本高三四米,长五六米的“爱情证书”。上边写着:

爱情证书

鉴于两人相亲相爱、至真至诚,相互包容,美名广扬,特授此证,祝愿相濡以沫,天长地久!

发证单位:中国月老协会

发证日期:幸福时光

在爱情证书的左上角,留有一个空心相框,一对新人可以站在证书后边的台阶上,把上半身露在相框里面,和爱情证书照一张合影。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中国月老协会是干什么的呢?

其实中国并没有什么中国月老协会,中国只有一个月下老人的神话传说故事。

月下老人,又称月老,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媒神,负责人间婚姻。他手持红线为男女牵线搭桥,促成美好婚姻。其起源可追溯至唐代李复言的小说《续玄怪录-订婚店》。

小说里说的是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杜陵有个叫韦固的书生,去到宋城,晚上遇到一位老人,靠着背袋坐在台阶上,借着天上明亮的月光在看一本书。

韦固:“老人家,您在看什么书?”

老人:“记录天下男女婚姻的书。”

韦固:“老人家,您背袋中装着什么东西?”

老人:“红绳子。”

韦固:“做什么用呢?”

老人:“用它来系该做夫妻的男女人之足。天下之人,只要被我用红绳子系上,男女之间,无论他们双方生于仇敌之家,或者一贵一贱,或者双方远隔千里,谁也逃不脱,必将终成眷属。”

韦固:“您能帮我查查我的妻子在哪里吗?”

老人查阅后答:“不远。你的妻子就是旁边菜市场上卖菜人陈婆婆的女儿,今年3岁。你要等到她17岁时才能完婚。”

韦固:“能领我去看看吗?”

老人:“可以。”

天亮后,老人领韦固进了菜市场,指着一个瞎了一只眼睛的卖菜婆婆怀中的小女孩对他说,这个小女孩就是你未来的妻子。韦固一看,小女孩穿的破破烂烂的,脸上也脏兮兮的,便大怒说:“我要杀了她!”老人说:“这小女孩命中注定将享受荣华富贵,靠着儿子她还将享有食邑,你怎么可以杀她呢?”说完老人便消失了。

韦固不听老人的劝告,派他的仆人去刺杀小女孩。

仆人进了菜市场,用匕首朝小女孩心脏刺去。刚好他身后有一个小男孩点燃了鞭炮,只听“砰!”的一声响,仆人慌忙回头看,匕首抬高了点,刺中了小女孩的眉心,他慌慌张张的逃走了。

之后,韦固虽然多方求婚,但是,都没有成功。

转眼过了14年,因为朝廷念其父生前立有大功,所以任命韦固为相州参军。刺史王泰喜欢韦固才貌双全,便将女儿许配给他。小姐芳龄17岁,生的如花似玉,韦固非常喜欢。婚后韦固发现妻子眉间一直贴着一块花钿,便好奇的追问缘故。夫人伤心的流着泪告诉他说:“我其实只是刺史的侄女。以前我父亲曾经做过宋城县令,不料死在任上,当时我尚在襁褓之中,三年后,我母亲哥哥又相继亡故。奶妈陈氏便抱着我每天靠卖菜为生。我三岁时,有一天,被一个歹人用刀刺中眉心,因此留下刀疤,所以我用花钿盖着。”

韦固问道:“那么你怎么又会成为刺史的侄女呢?”

夫人道:“八年前,我叔叔到卢龙县做官,找到了我,将奶妈和我收在身边,将我当做亲生女儿般养育,如今又把我嫁给你为妻。”

韦固问:“你的奶妈有一只眼睛是瞎的吗?”

夫人:“是呀。你怎么知道的?”

韦固坦白承认道:“因为刺杀你的人是我指使的呀。”

于是围固便将如何遇到月下老人,如何指使仆人行刺的事情原原本本,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夫人。

夫妻二人都觉得真是不可思议,都相信了月下老人的话,知道了人生姻缘本是天上定的,违背不了。从此,夫妻双方更加恩爱了。

后来,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韦鲲。韦鲲从小聪明好学,长大后官至镇守雁门关的太守,夫人被封为“太原郡太夫人。”

韦固和夫人的故事传开后。人们才知道原来天上有位神仙在掌管着人间男女的婚姻,。人们为了得到幸福美满的婚姻,于是便在全国各地建祠立庙供奉这位老人。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这位老人姓甚名谁,只知道是韦固在月下遇到的一位老人。于是人们便将他叫做“月下老人”,简称“月老。”

讲完了月下老人的故事,我已不觉进入了小河边村。只见村子里干干净净,房屋整整齐齐,街头超市民宿随处可见。街道两边的墙上,绘着彩色的图画,在村中显眼的墙壁上,写着村约:

爱党爱国爱新村,党的恩情记心间。遵纪守法走正道,明辨是非有担当。知书明礼重情义,治家有道续传承。诚信友善讲规矩,展示景区新气象。一户一宅要审批,一花一草要爱护。远离赌毒和邪教,风清气正人清爽。尊老爱幼讲孝悌,邻里和睦心舒畅。清脏除旧美庭院,垃圾杂物不乱扔。互帮互助齐致富,创新创业奔小康。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看完村约,我觉得小河边村不但把它写在墙上,而且已经落实到了行动上。

我走出村子,前边看见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上有一座石拱桥,桥洞两边写着“长寿桥”,过了桥,前面是一个广场,广场的左边立着两架高大的圆形木结构水车,右边有个小池子,池子边上站着一排拿着鲜花,背着书包的大白鹅和小鸭子,中间用铁架子支着一幅彩色图画,上边写着:“弥勒市童乐友好示范乡村自然教育劳动研学基地总体规划图”。

我顺着小河朝西走,见岸边立着一块牌子,上边写着“菜地”,只见右手边有一大片划成一小块,一小块平整的菜地,菜地旁边还有小凉亭,里面摆放着桌椅板凳,可以坐着喝水休息,看着真是有一种田原风光,诗情画意的感觉。

桥边的护栏上有一排立着的十二生肖塑像。

我正在用手机为第二座石拱桥拍照的时候,突然背后传来了一个声音:“你从哪里来?”

我回头一看,只见一位老人正看着我呢。

我回答道:“从城里来。”

老人:“我家就住在这座桥边。”说着用手指了指桥对面的房子。“走,到我家去坐坐,晚上就在我家吃饭了。”

我答:“谢谢了。路不远,我还是回城里去吃吧。”

随后,我就和老人攀谈起来。

老人告诉我,他今年79岁了,有一个儿子,有两个孙女,有一个孙女正在传媒大学读书,现在已经有一个重孙了。

我夸老人好福气,健康长寿。

老人说,小河边村有800多人,现在七十岁和八十岁以上的人都有二三十人呢,还有两个94岁的,还有一个99岁的呢。

我说您们村能有这么多长寿老人,除了您们这里的水土好外,更主要的是您们这里的村规民约订的好,村风民俗好,大家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心情舒畅,人才能够健康长寿呢。

老人说是呢是呢。

放眼望去,小河边村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荣辱皆忘。

告别了老人,我骑上电动车,返回城里。一路上,我仿佛是刚刚从世外桃源游玩归来,心情特别的舒畅。

2025.2.12.

0 阅读:0
探秘桂北

探秘桂北

说谈天下百姓事,报道身边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