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离开家不愿意联系父母?原因却让父母不敢承认!

舒克的小屋 2025-01-12 20:10:35

为什么孩子一离开家,就再也不会联系父母,平常也不会和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就哪怕父母主动问孩子,孩子都不会如实地告诉他们你的情况。

其实原因竟然跟父母有关!且大多数父母是意识不到或者不愿意承认。

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孩子父母不亲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经常性地向孩子诉苦。在孩子最弱小的时候,承受了太多来自父母和家庭的负面情绪,而孩子又无力解决。于是,家就成了孩子沉重又很窒息的枷锁,让孩子有深深的无力感。

爱诉苦的父母,倾向于在孩子面前频繁抱怨自己的辛劳与不易。每当孩子提出购买需求时,他们往往会责备孩子不够懂事,不能体谅他们的付出。此外,如果自己的生活不如意,他们还会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半,甚至在话语的末尾还要加上一句:“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离婚了。”

这种行为实质上乃是一种仅着眼于自身立场的焦虑转嫁。他们无力改变自身的现况,故而将痛苦施加于孩子之身,以减缓焦虑。并且,他们会觉得如此一来,孩子便能懂事些,会愈发听话。那么即便他们掌控不了任何事物,起码还能够掌控孩子。

但是,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是自卑内向的,因为他每一次诉苦,都会加深孩子的痛苦,使得孩子的价值感更低,配得感更低。

例如,有些孩子从小就不敢随意花钱,但这并非因为他们真正理解了节俭的重要性,而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美好的东西。即使长大后,他们的能力已经足以过上优越的生活,他们仍然不敢享受。在他们看来,如果父母还在受苦,自己享受快乐就是一种对父母的不忠和背叛。

这种不配得感甚至还会延续到亲密关系上,长大后不愿意结婚时父母们开始着急催婚,却不知道真正原因在哪里?

低配得感,使得孩子对于条件好得会觉得自己配不上,而去选择条件不如自己的人。还会把一些没有成本的关心当成自己的未来。在亲密关系中,也会发生一种很强控制欲的表现。

孩子小时候听太多父母之间的抱怨,长大后会变得“圣母”。会在自己得潜意识里形成一种拯救父母弱势一方的习惯,甚至在社交生活里这种潜意识的行为被放大,在外人看来就是一种“圣母”行为。

而孩子被养成的“圣母心”,也是为孩子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像如情感上的欺骗,被渣男伤害,这会更加加深孩子内心的自卑,变得更加的孤僻,更加的疯僻。但却不知道,孩子只是在无意中背负了父母的命运,继承了他们的不幸。

所以,孩子离开家不联系父母,其实并不是不想联系,而是不敢联系,他们内心一边牵挂父母,想孝顺和保护父母,但是一边又怕父母,怕父母抱怨倾倒苦水,又瞬间将自己拉回至童年那个无力委屈的状态。

孩子的内心很矛盾又很拧巴,对父母一边心怀愧疚,一边又忍不住想跑。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都有自己的痛苦,不是吗?如果孩子一直背负着父母的痛苦,那谁来帮你解决孩子的人生课题呢?父母如果一昧的向孩子诉苦,除了阻碍孩子的成长,摧毁孩子的心理和成长又能带来些什么呢?

所以,孩子并不是父母情绪的“垃圾桶”,也并不是父母们生活苦难的“源头”,每一个生活都是自己选择的,父母是,孩子也应该是,所以不如让孩子自我成长,父母与孩子都过好各自的人生,就是最和谐的状态!

你怎么看呢?

1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