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致庸:历经四朝最命硬人物,六夫八子皆先他而逝,89岁高龄善终

胥言看历史 2024-09-04 17:01:01

在清朝嘉庆年间的山西祁县,一个商贾世家迎来了一位特别的新成员——乔致庸。

他一出生便哭声震天,接生婆笑言此子将来必定非凡。

然而,乔致庸的一生似乎被命运特别“眷顾”,他不仅亲历了家族的兴衰荣辱,更是经历了个人命运的多次巨变。

放弃科考,将家族的生意做到巅峰,可一生中的六位妻子,却都先他而去,九个儿子,也只有一位活到他去世。

乔致庸的“命硬”似乎成了他身边人的“克星”。

面对家庭的重重打击,乔致庸的内心是否会有所动摇?

他如何面对这一切,又如何在商业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

这位晚年仍满怀遗憾的商业巨头,他的人生究竟是成功的,还是充满了无奈?

乔致庸的早年与命运转折

“小少爷,您快回去看看吧,大当家的走了。”

1835年,17岁的乔致庸赴京赶考途中,突然收到了家中这样的消息。

乔致庸整个人都蒙了,他拽着传信人,不可置信地问道:“怎么回事,出发前大哥不是还好好的吗?”

“包头的生意黄了,大当家急火攻心,走了,现在乔家只有您能当事了。”

乔致庸瘫坐在椅子上,满脸痛苦,他痛苦的不仅仅是最爱的大哥的离世,还有对未来的茫然。

别的孩子都是被宠爱着长大,他却很小就经历了命运的重击——父母双亡。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他有个比他大整整20岁的哥哥乔致广,成了他唯一的避风港。

乔致广不仅接下了家庭的重担,还倾尽所能为乔致庸提供了良好的教育。

哥哥的帮衬,让乔致庸得以用尽一切时间埋头苦读,连太阳都还没升起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学习了。

他的理想就是成为一代大文豪,走上从政的道路,为国家做贡献。

可是,谁知天意弄人,就在他十七岁那年准备前去赶考,突然接到哥哥去世的噩耗,那一刻,他的世界仿佛崩塌了。

是继续前行,还是回家?命运的选择摆在乔致庸面前,最终乔致庸选择了掉头回家,料理哥哥的后事,接管家业。

原本只想做个书生的他,不得不扛起家族的重任,从此踏上了另一条道路。

但乔致庸苦读十载,懂得道理,却唯独对商业一窍不通,他不屑于算计,可是商人不算计,如何盈利?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再次让乔致庸陷入了深深的怀疑,他真的能够承担起乔家的家业吗?自己真的是做商人块料吗?

在内心的挣扎与外界的现实之间,乔致庸选择了面对,他开始与搞垄断的对手博弈,尽自己所能为乔家的生意争取一线生机。

在这个过程中,乔致庸对商人的道理有了新的认识。

他并不认同那些只知道利用计谋赚钱的做法,开始思索是否有另一条路可走。

最终,乔致庸选择了一个非传统的商业模式——让利于人。

他认为,即便是做生意,也应该秉持着公平正义,双赢才是商业的最高境界。

商业奇迹的缔造者

经过深思熟虑,他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经营乔家的生意。

与此同时,乔致庸开始琢磨“靠让利赚钱”的理念,这是他对传统经商方式的反思。

他不愿意像其他商人那样通过欺骗、压榨来获取利润,而是希望通过让利于民来赢得大家的支持。

这个想法在当时无疑是非常前卫的,但乔致庸坚持自己的想法,并开始付诸实践。

他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就是引入了“顶身股”制度,也就是将生意的收益分出去,让手下的员工成为“老板”,这样员工就能够为了多赚钱,努力工作了。

这套制度可以说是股份制的早期形式,它确保了员工成为乔家生意的一部分,也让他们有了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的感觉。

这不仅激励了员工的干劲,还吸引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才加入乔家。

乔家大院因此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成为了当地乃至更远地区知名的商业帝国。

随着商业版图越来越大,乔致庸通过开办票号,实现了资金的快速流动,他的票号业务遍布全国,为商业交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乔家的票号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

这一系列行动,让乔致庸成为了全国票号业务的领跑者,并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家庭悲剧与晚年反思

乔致庸的一生,不仅仅是商业奇迹的缔造者,更像是一部家庭悲剧的缩影。

谁能想到,这位在商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巨商,会有如此多次的悲痛降临在他的头上呢?

六度丧妻,八度丧子,这样的经历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痛苦。

其中,最让人唏嘘的莫过于乔致庸的妻子们,要知道,乔致庸没有妾,只有妻,也就是说这6个女人都是他不同时期的妻子,只因前任离世,才续弦的。

这六位妻子,每一位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却都有着同样的结局——先乔致庸而去。

就像是命运的捉弄,每一次婚姻的结束,都在无声中印证了“命硬”的说法。

再看乔致庸的九个儿子,除了三子乔景俨,其余的儿子们都未能长寿。

特别是最小的乔景僖,其短暂的生命更是给乔致庸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遗憾。

回顾一生的商业成功,乔致庸不禁开始对自己的个人命运进行了反思。

商业的成功无疑给他带来了名声与财富,但家庭的重重悲剧,也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个人命运的残酷与无奈。

晚年的乔致庸,面对一生的起起落落,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遗憾和反思。

他曾经梦想成为一名李白、杜甫般的读书人,却最终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即便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心中那个对文学、对诗词有着浓厚兴趣的乔致庸,还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多少有些遗憾。

他常常在想,如果自己没有接手乔家的生意,没有走上商业之路,自己的人生会是一个怎样完全不同的轨迹?

更让乔致庸心痛的是,他一生中感受到的亲情和爱情的失落。

无一知己陪他到老,“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他晚年常有的感触。

这种无奈和遗憾,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

他用商业的手段撬动了整个时代,却也在命运的漩涡中经历了个人悲欢离合的无奈。

0 阅读:64

胥言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