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母亲是妾,出殡不让走正门,他躺在棺上大喊:今天我死了,出殡

胥言看历史 2024-09-25 16:36:45

长沙城外,1916年的谭家的宅院里,人群熙熙攘攘,低声议论。

突然,一阵骚动打破了葬礼的肃穆。只见一个身着长衫的男子快步冲向灵堂,他的眼中闪烁着愤怒和悲痛。

只见这些人抬起棺材,就要从谭家的侧门出去。

在古代,等级地位十分严苛,只有宅子的主人与身份显赫之人可以走正门,而家中身份低微的人只能从侧门出入。

这一幕,让身为儿子的谭延闿心中充满怒火,他喊道“慢!我母亲一生辛劳,死后为什么不能走正门。”

族人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说:"她于礼身份不和.."

这句话如同一根导火索,让谭延闿再也坐不住了。

他猛地扑向母亲的棺材,整个人趴在上面,声嘶力竭地喊道:"今日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

这一幕震惊了所有在场的人。谭延闿,这位在政坛叱咤风云的人物,此刻却像个无助的孩子,紧紧抱着母亲的棺材。

可面对谭延闿的阻拦,族人却不敢动,因为谭延闿厉害的身世地位,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

可是,此时这个被后世人称赞为“民国第一完人”的谭延闿,脑海中闪过的却是母亲李氏的一生......

“生了!生了!”

李氏穷苦出身,年轻时进入谭家做丫鬟,后来入了谭钟麟的眼。

1880年1月25日,李氏生下了谭延闿。

这个男孩的诞生给了她一线希望,但生活依旧艰难,虽然谭延闿是个男孩,但谭家彼时并不是只有一个男孩。

吃饭时要和佣人一起为主母老爷布菜,平日里的粗活她也得干。虽然说是妾室,但是李氏在家中地位依旧低下,每天站着吃饭,看人脸色过日子,同佣人一起走侧门。

而小谭延闿从小就明白母亲的处境。

他心疼母亲,而他本身也因为庶子的身份,经常被家中的其他孩子,又或者是在学校中的同学嘲笑。

年幼的孩子不知道这份屈辱,可当谭延闿讲事情同母亲讲时,却只看到李氏眼眶红红,连连说“是母亲拖累了你。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咱才能过好日子。”

谭延闿很心疼,而这份自年幼起,家中上下就不断贯彻的尊卑观念与做派,让他暗暗发誓要改变这一切。

"忠孝廉耻,国之四维..."谭延闿朗朗上口。李氏听得入神,眼中满是欣慰。

他常常挑灯夜读,直到鸡鸣。

溥仪的老师盛赞谭延闿书法的优秀,其他的人也对谭延闿的机敏十分好看。

可谭延闿从未松懈,而这份努力也带来了回报。

13岁那年,有报喜人高喊“中了,中了,谭家少爷谭延闿中了秀才!”

小小年纪就展现出这样非凡的才能,全家欢天喜地,谭钟麟更是面上有光,唯独李氏默默站在角落。谭延闿走过去,轻声安慰,李氏泪眼婆娑。

24岁高中会元。他跪在李氏面前:"娘,儿子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看着李氏脸上绽放的笑容,谭延闿感到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从那天起,谭家的氛围悄然改变。

儿子的光环也慢慢改变了李氏的处境。终于有一天,她在府中的地位终于从下人小妾,再到而今的主人。

再也不用吃剩饭,就连旁人看她的眼光都不同了。那顿饭,李氏泪流满面。可这一天,她等了24年。

不仅如此,不管去哪里上任,谭延闿最牵挂的就是母亲。

即便工作繁忙,谭延闿也坚持每周给母亲写信。信中常常细致询问母亲的饮食起居,字里行间满是关切。

在之后的日子里,谭延闿一路高升,湖南军政府的都督、湖南省长,此时他正年轻,可官职一路水涨船高,前途无限。

而他的母亲,从小妾,到坐着吃饭,再到人人敬仰,谭延闿用了数十年。

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母亲的棺材却再一次因为所谓的礼教,被阻挡在正门外,谭延闿心如刀绞。他用尽全身力气喊出那句话,仿佛要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母亲最后的尊严。

"让开!"谭延闿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

族人们被这一幕震慑,不得不让开一条路。谭延闿扶着棺材板小声的同母亲低喃“娘,咱今天就堂堂正正的出去”。

泪水划过脸颊,他想起母亲一生的艰难,心中五味杂陈。

棺材缓缓移动,穿过正门,驶向远方。

谭延闿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孤独而伟岸。在封建的压迫下,谭延闿感到了太多太多,但为了母亲,他用自己的方式努力了数十年。

这一幕成为了谭延闿生平最为人称道的事迹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他对母亲深沉的爱,也展现了他勇于挑战不合理制度的决心。

谭延闿的成功没有让他忘记初心。

而事业上的成功,谭延闿对待妻儿也同样让人称赞。

或许是因为庶子的身份出身,这也让他更能体会到母亲与妻子的不容易,所以对于妻子他愈发贴体,对于他人想要说媒又或者是想往他房里塞人的行为一概不理。

壮年丧妻后,有媒人上门,称名门望族宋家想要同他喜结连理,而这个对象正是当年受到不少人追求的宋美龄。

可谭延闿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谭延闿的故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

许多人被他的孝心感动与对妻子的专一的感情大为称赞,也有人对他挑战传统的行为表示不解。

1930年,谭延闿因病逝世,终年51岁。

然而,这位民国时的传奇人物,用身体护送母亲最后一程的画面,一生只娶妻子一人等诸多的美谈,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或许才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诠释。

谭延闿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孝道不在于表面的规矩,而在于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爱。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完人"——对母孝顺,对妻忠诚,对自己严格。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谭延闿的故事,是一个儿子对母亲深沉爱的见证,也是一个时代变革的缩影。

0 阅读:0

胥言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