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沌中寻找答案:聊聊庄子的生存智慧

拂尘记 2025-04-17 19:45:48

这是东霞思维拂尘记的第994篇原创文章,字数1420,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

我是东霞,40岁前,无知无觉,混沌迷茫;40岁后,转变思维,平静淡然

《庄子·外物》:“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意思是:大智慧者,懂得欣赏自然界的混沌与复杂,而小智慧者,拘泥于细节,无法领略整体之美。

突然被这句话触动,是的,我就总专注于细节,没法跳脱出小世界。

如何拥有“大知闲闲”的智慧?

一、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不管多大的难,你曾以为跨不过去的坎,曾感觉无法逃脱的网,曾经暗无天日的困,曾无法承受的痛,在时间面前,都会归于无形。

现在的短视频,很大程度地摧毁了我们的耐心,很多人已经不愿意再看50集的电视剧;也不愿意看稍厚一些的书。

只想能快速得到答案、看到结局。

然而,长期的快餐式文化,让人们的眼光、思维都变得短暂且短视。

就像在菜市场捡菜叶、在垃圾桶翻垃圾的老头老太太,一片菜叶、一个纸盒就能眼神发亮;做牛马时,能顺利完成工作、得到一句表扬,就能开心很久;孩子考个100分,就高兴炫耀;考了90分,就沮丧难过……

久而久之,我们都忘了菜场的烟火气、忘了曾经的理想、忘了孩子的未来跟当下的成绩,关系微乎其微……

很多时候回过头看,发现当年的苦痛困局,只是杞人忧天。

时间不语,却能回答所有的问题,或者说,时间,就是答案。

二 学会“上帝视角”

希腊躺平鼻祖第欧根尼,住破桶里看路人,别人笑话他寒酸,他说:“你们才是被房子困住的囚徒”。

王阳明被流放到龙场驿站,大多数人都会沮丧、认命,可他却“龙场悟道”了——“一切皆是心,心外无物”。

看问题要拉长时间的维度,比如10年前,有房子是成功的象征;可现在,有些人却庆幸去年没买房。

还要打开思维的宽度,有的人,工作不顺,气得3天不吃饭,殊不知,还有很多人,却失业在家,很久无收入。

这就是蹲在井底看天与坐在飞机上看云的区别,学会“上帝视角”,少了很多烦恼。

三、做个“佛系观察员”

北宋文豪苏轼谪居黄州时,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庭下如积水空明”。

他的一生不是在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可谓人生苦矣,然而,他却能“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能“左牵黄、右擎苍“……

以我们后人的角度来看,假若没有这么多苦难,苏轼也就成不了”东坡了。

执着于当下的境遇,如困兽犹斗,不知路在何方;若能站在山外,那些盘踞心头的焦虑,会否如山雨般“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呢?

看到一个视频,有个大妈捡垃圾,不料转个身,却被一辆停在停车线内的车挡住了去路,她不停地吆喝、咒骂,你怎么停车的,你给我下来,看我不打你……

结果,车里空无一人,原来是自动泊车系统在工作。

你感到愤怒,你以为对方不懂礼数没让你,可最后,你的铁拳打在了海绵上。

所以,佛系一些,眼光放远一些,平静应对生活的种种考验。

庄子生活在战火纷飞、充满动荡与纷争的战国时代,所以,他一生都在追求心灵的自由,以及跟自然的和谐相处。

当今社会,同样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10年、20年,世界一定会有巨大变化,不一定是真正的战争,但也胜似战争。

虽然时空背景迥异,但庄子的处世哲学,依然具有很大的存在合理性。

庄子用很多故事来说明他的追求——毫无用处的大树、浑沌之死、庄周梦蝶……,你大可以从中找到对应的“良药”,对抗你的焦虑,疗愈你的伤痛。

学学庄子的“天人合一”、“万物平等”,减少执着,淡泊名利,在追求物质之外,寻找精神的安定。

愿你我都能运用庄子的智慧,在日复一日的混沌生活中,保留一片心灵呼吸的“世外桃源”。

文|东霞

极简思维创新人

充满好奇心,探索新领域,

成为创新思维引领者

脑中有图心中有数脚下有路

4 阅读:82
拂尘记

拂尘记

这里是你的放松区—拂去尘埃,放空思绪,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