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是怎么样的?以下是微生物限度检验的一般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环境准备: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 10000 级下的局部洁净度 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检验前,要确保操作间的清洁和消毒,定期按相关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如开启紫外灯照射足够时间等,以减少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
仪器设备准备:检查微生物限度检验仪、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锅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温度、压力等参数是否准确无误;检查设备的清洁度和无菌状态,必要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试剂和培养基准备:
准备好各种试剂,如稀释剂(通常为 0.9% 无菌氯化钠溶液)、缓冲液等,并确保其在有效期内且无菌。
配制并灭菌所需的培养基,如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用于需氧菌总数计数)、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等,培养基的配制应严格按照配方和操作流程进行,灭菌后的培养基应保存在适当的温度下备用。
样品准备:根据检验要求,从待检物品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固体样品需研磨成细粉,液体样品需充分混匀;对于包装较大的样品,应从多个部位取样,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实验操作:
供试液制备:
称取或量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的稀释剂,制成 1:10 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对于较难溶解或分散的样品,可采用适当的方法,如超声处理、搅拌等,使其充分分散在稀释剂中。
根据需要,进一步将供试品溶液进行稀释,制备成不同稀释级的供试液。
计数方法选择:
平皿法:
取规定量的供试液,按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进行菌数测定。吸取不同稀释级的供试液各适量,分别注入到无菌平皿中,每个稀释级至少制备 2 个平板。
将预先熔化并冷却至 45℃左右的培养基倾注到平皿中,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快速转动平皿,使供试液与培养基混匀,放置,待凝。
薄膜过滤法:
所采用滤膜孔径应不大于 0.45μm,直径约为 50mm(若采用其他直径的滤膜,冲洗量应进行相应的调整)。滤器及滤膜使用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灭菌,使用时应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
水溶性供试液过滤前先将少量的冲洗液过滤以润湿滤膜;油类供试品,其滤膜和过滤器在使用前应充分干燥。将供试液加至适量的稀释剂中,混匀,过滤。用 pH7.0 无菌氯化钠 - 蛋白胨缓冲液或其他适宜的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 100ml,总冲洗量不得超过 1000ml。
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培养,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一张滤膜。
阴性对照试验:取试验用的稀释液,按照与供试液相同的操作方法进行阴性对照试验,以检查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污染。
3.培养和计数:
将接种后的平皿或滤膜放入相应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需氧菌总数计数平板倒置于 30~35℃培养箱中培养 3~5 天;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平板倒置于 20~25℃培养箱中培养 5~7 天,必要时可延长至 7 天。
培养结束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点计平板上生长的所有菌落数,计数并报告。菌落蔓延生长成片的平板不宜计数。
4.结果判断与报告:
菌数报告规则:需氧菌总数测定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 300cfu 的稀释级、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测定宜选取平均菌数小于 100cfu 的稀释级,作为菌数报告的依据。以最高的平均菌落数,计算 1g、1ml 或 10cm² 供试品中所含的微生物,取两位有效数字报告。
若各稀释级的平板均无菌落生长,或仅最低稀释级的平板有菌落生长,但平均菌落数小于 1 时,以<1 乘以最低稀释倍数的值报告菌数。
根据检验结果,判断供试品的微生物限度是否符合规定。如果细菌菌落数、霉菌菌落数、控制菌三项均符合该品种微生物限度项下的规定,则判为供试品符合规定;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规定,应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