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权固然好,却也往往意味着风险;若性命和荣华富贵得到了制度性保障,没人会愿意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杯酒释兵权”的成功,背后是一场各取所需、局部双赢的利益交换。
谈到“杯酒释兵权”,通常会理解为:赵匡胤通过一顿酒宴就解除了将领们的兵权。实际上,这一事件并没有如此云淡风轻,而是由一系列举动/政策所组成、分步执行的整体解决方案。并且就后果来说,也是喜忧参半,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自安史之乱以来,将领拥兵自重、与朝廷分庭抗礼成了常态,唐朝的灭亡、五代的更迭,几乎都是武将以下犯上、将自己以往服务的对象取而代之(后唐取代后梁除外)。但如果就此认为这一乱象全是藩镇、武将的责任,那就有失客观了。这一时期的政权动荡主要分两种情况:
第一类,确实是武将心怀不轨。武将安重荣的那句话可以完美阐述这一逻辑:“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朱温灭唐建立后梁、石敬瑭反后唐、赵匡胤取代后周......都属于这种性质。
第二类,朝廷政策失当,过度防备、打压藩镇,对方为了避免兔死狗烹、武力反抗自保。比如在唐宪宗时期河朔三镇曾经归顺中央,但朝廷处理不当、对藩镇军民采取歧视性政策,导致对方再度反叛;后唐李存勖迫害功臣,李嗣源趁乱取而代之;后汉刘承祐忌惮大将郭威、残害其全家,导致对方起兵造反......
安史之乱形势图
因此,唐朝中期至宋朝建立前,之所以呈现出“朝为比肩之人,夕便有君臣之分,政权更迭如同走马”的乱相,本质是制度彻底败给了人性:安史之乱引发了朝廷与地方之间的信任危机,统治者与武将阶层的利益很难得到制度性的划分、保障,传统的君臣之礼荡然无存;双方为了攫取权益,完全付诸于权谋、武力,由此导致了持续上百年的恶性循环局面。
可以这么说,只有统治者能够合理解决双方的利益划分问题,武将夺权、藩镇造反的乱象才有可能被终结。而赵匡胤正是做到了这一点。
赵匡胤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基于以下两点优势:
其一,后周世宗柴荣打下的基础。
柴荣在位期间,已经针对骄兵悍将失控、藩镇尾大不掉的情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高平之战后,他以雷厉风行的手段,诛杀了70多个不听命令、临阵脱逃的将领,提拔、重用李重进、张永德、赵匡胤等人;其后他广募天下壮士、“选取优者为殿前诸班”,把麾下的禁军打造成一支战斗力强悍的精兵,对藩镇力量形成了压制。
可以说,若不是柴荣驾崩过早,也许后周就能解决困扰中原上百年的难题;而赵匡胤之所以能黄袍加身,正是因为他作为禁军统帅的独特身份。陈桥兵变后,禁军大小首领都是他的亲信,手里有枪、心中不慌,掌控最强大的军队,为他进一步解决武将乱政问题提供了保障。
赵普
其二,智囊赵普的协助
赵普是“陈桥兵变”的重要策划者,他不同于传统的儒臣,而是精于权谋、善于揣摩上意、能够解决问题的实干家。北宋初年,面对赵匡胤对武将势力的担忧,赵普提出了“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解决方案,取而代之建立文官治国体系。
手上有牌、心中有蓝图,这才为赵匡胤解决中唐以来的藩镇割据、武将治国乱象提供了可能。在具体执行时,他并没有急躁冒进,而是采取了有步骤、有重点、分阶段稳步推进的策略:
第一步,对自己的亲信下手。
乾德元年(963年),赵匡胤在宫内设下酒宴,招待禁军统帅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人。众人推杯换盏、其乐融融之际,赵匡胤以叹气引发话题,表示自己自从登基以来“未尝安枕而卧”。石守信等人作为赵匡胤的老哥们,起先信誓旦旦表示将领们不敢心怀不轨;但赵匡胤随之以当初自己黄袍加身为例:“不然,汝曹虽无心,其如麾下之人欲富贵何?一旦以黄袍加汝身,虽欲不为,不可得也。”
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这样:人心难测,如今没有野心,不代表以后也会踏踏实实。
而赵匡胤既然敢把这话挑明,意味着已经埋伏了后手:对方要么放权、要么被人道毁灭。有理由相信:如果石守信等人没给出令赵匡胤满意的表态,后世“火烧庆功楼”的传说也许会真的上演。
赵匡胤
因此,面对赵匡胤“撕破脸”式的试探,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随即请皇帝指条生路。赵匡胤随即抛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禁军将领们放弃军权、提早退休;朝廷允许他们肆意敛财、购买田宅,世世代代享受美女陪伴、酒肉环绕、无忧无虑的荣华富贵生活。
说的直接点,就是用权力换取家族的世代富贵。
这种利益划分极具诱惑力:将领们冒着生命危险投身戎马,甚至还经常以身涉险、参与叛乱,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家族的富贵。因此,与其战战兢兢、随时身担风险,何不接受朝廷许诺的条件,安安稳稳地坐享梦寐以求的世代显贵?毕竟造饭是个高风险的项目,而且皇帝只有一个、何时轮得到自己,如今既不用担心兔死狗烹,还能坐拥固化的利益,何乐而不为?
于是,石守信等人在第二天纷纷借故请求退休,赵匡胤也兑现了诺言,让他们以节度使的名义在朝廷担任闲职,不久后衣锦还乡,过起了无忧无虑、纵情享乐的日子。
完全掌控禁军后,赵匡胤彻底具备了对藩镇动手的实力,随即开展了他的第二步动作。
首先,剥夺、分割节度使的权力。自唐朝以来,节度使之所以能拥兵自重,是因为他们完全掌控了辖区内包括军事、人事、财政在内的所有权利。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赵匡胤重用文臣,剥离各地藩镇的政务、司法、财政等权限;
王彦超
随后,直接剥夺节度使的军权。开宝二年(969年),趁着各地节度使进京朝见之际,赵匡胤再度上演“杯酒释兵权”,凤翔节度使王彦超等人很识相地向当初的石守信等人学习,纷纷交出兵权。第二天,他们都被留在京城,藩镇的兵马也落到了赵匡胤手里。
而仅仅架空以往的将领还不够,规模庞大的军队总得有人替朝廷带领,怎么避免旧事重演呢?赵匡胤随即开展了第三步:全新的制度。
进一步削弱敌方军队、强化禁军,“收厢兵之骁勇和荒年所募精壮之丁为禁军”,重内轻外,使朝廷手里的兵马保持巨大优势地位;
以文臣取代武将出任节度使,基层的知州、通判同样由文人担任。通判实际上是皇帝监督知州的耳目,重要文牍会签后才能生效;
创建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把统兵权、调兵权分割开来;也就是说,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带兵的不能调兵,从此没人能够裹挟军队造反;
创立更戍法,即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士兵定期轮换,但将领不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让武将失去了反叛的能力;
通过这一套组合拳,文人官僚体系彻底取代了过去上百年的武将势力,全国的军事、行政、司法、财政权全部归于中央,唐朝中叶以来的武将专权局面彻底被终结,政权频繁更迭、战火频发的乱相结束了,华夏军民终于迎来了相对和平安宁的环境。赵匡胤的功劳毋容置疑。
但万事皆有两面。在赵匡胤重文轻武、重内轻外的政策下,中原王朝上千年的尚武之风被扼杀,军队战斗力锐减,导致面对周边游牧政权时长期处于下风;同时,为了兑现对那些功臣的承诺,北宋任由这些人“广置田产、多买奴婢”,世世代代享受着特权生活。由此引发了所谓的“田制不立”,导致北宋是少见的在立国之初就任由土地兼并现象肆意发展的朝代,这也为接下来的贫富分化严重、朝廷积贫积弱现象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