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说储能获悉,10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将于10月17日上会审核。
2023年6月20日,海博思创在沪市科创板披露招股书申报稿,有望成为国内储能系统集成第一股。不过,去年市场一度有传言称”光伏、储能行业公司需要充分论证技术优势,储能集成类企业明确不能上市”。而作为国内储能集成商典型代表的海博思创能否顺利上市一时间成为了当时的热门议题。
在沉寂了相当一段时间后,终于海博思创上会审核在即,我们拭目以待。
海博思创是国内领先的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提供商,在国内电化学储能系统领域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据招股书透露,海博思创本次谋求上市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扩宽新的融资渠道,二是亟待产能扩张。
从海博思创的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21年度起,公司就迅速转亏为盈,2021年净利润达1529万元,同比增长595%。2022年1.82亿元,同比增长1091%。而在漂亮的数据背后,海博思创也有着令人担忧的隐患。
一.电芯严重依赖外采,且供货商单一
海博思创并无自有的储能电芯、PCS产线,其中,电芯采购占据绝对的大头。从2020年-2022年,海博思创的电芯采购金额逐年快速增长,2022年更是达到了286,074.58万元,占总采购金额的82.15%。不仅如此,海博思创的电芯供应商也高度单一,其电芯绝大多数来自于宁德时代这一家公司,采购金额高达280,642.34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80.59%。也就是说,一旦与储能相关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或会出现较大的危机。
二.主要客户集中,关联交易占比三成
2020年-2023年,海博思创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金额分别为1.89亿元、6.55亿元、 21.98万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51%、78%、84%。
不仅如此,更值得注意的是海博思创与其第一大客户新源智储的往来情况。2020年-2023年,海博思创向新源智储销售的金额分别为 2,045.22 万元、20,290.61 万元及 80,386.27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52%、24.22%及 30.61%。而这个新源智储正式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和海博思创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
不仅主要客户集中,而且第一大客户是自家的子公司,值得注意。
三.应收账款风险较大
2020年-2023年,海博思创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 27,404.89 万元、31,894.45 万元和 55,944.03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74.00%、38.07%和 21.31%;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 2.08 次/年、3.19 次/年和 6.87 次/年,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提升。
海博思创的主营业务是为大型储能电站提供储能系统,这些大储项目不仅投资规模大,付款周期长,而且回报周期也较长,这都使得不能及时回款的风险增加,随着海博思创业务量的快速增长,这种风险也在不断膨胀。
四.既无核心“硬技术”,也无技术储备
在隔壁光伏行业大搞一体化的大势下,海博思创却专精“集成”业务,且无自有的电芯、PCS等元件的产线。其专利大多为“软著”或技术门槛较低的专利。
从长远发展来看,拥有全产业链生产加工能力的企业在发展前景方面一定是优于缺乏自产自研能力的企业,而我们在海博思创的专利技术储备中也未发现其向上游布局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