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第一轮:1950年-1982年规划到2000年,电子、机械为主体的工业城市。
这30年,农业生产还占据主导地位,城市化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规划还不成熟,城市定位也不突出。
1950年,川西行署区——绵阳专区成立。
从“一五”计划开始,苏联援助中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有8个在绵阳,这是绵阳城市建设的起点。
1956年,第一轮《绵阳城市总体规划》出炉,定位为轻工业城市,规划人口50万,面积50平方公里。
但到了1958年,按照大型军工项目要集中建设的指示,省建设厅城市规划设计院修改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近期10年,远期15年。
城市定位为水陆转运中心,用地范围20平方公里。
1964年,为适应“三线”建设需要,绵阳的城市规模再度压缩,取消城市广场,道路随弯就弯。
主干道宽度由45米压缩到25米,原25米压缩到18米,原18米压缩为12米。
当然,不仅绵阳是如此,全国都是这样,现在看全国各地的老城区道路狭窄受当时历史条件局限的影响。
1982年,经四川省政府正式批准,绵阳1990—2000年的城市规划出炉:1990年城市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23万,2000年控制在30万以内。
城市定位为电子、机械为主体的工业城市。城市发展的主攻方向为开元场,规划范围包括平政桥、飞机场、建材校、普明机械厂。
PART 02
第二轮:1985年—1989年规划1990—2000年,重要的国防、科研基地和以电子工业为主体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1985年2月,绵阳地区撤销,设立地级绵阳市,原县级绵阳市改置为市中区;将原绵阳地区的江油等7县划归地级绵阳市管辖。
自此,原绵阳地区一分为四,绵阳市、德阳市、遂宁市、广元市。
绵阳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开始调整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期限为1990—2000年,城市范围北起青义坝,南至飞行学院,东起彭家湾,西至普明桥。
城市定位为重要的国防、科研基地和以电子工业为主体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1990年人口控制在30万,用地规模25平方公里;2000年人口45万,用地规模42.5平方公里。
为了临园干道的修建,绵阳市政府大胆地将城市主干道增宽至50米,次干道40米、30米、25米,一般街道18米。
198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实施,调整后的规划近期为2000年,并作了2050年城市远景轮廓规划。
城市发展的主攻方向为中心城、东向开元场,南拓塘汛、丰谷,西指永兴。
看得出,那个时候,绵阳的重心是向南、向西,还没有园艺、金家林的什么事。
城市容量——
2000年40万—50万人口,用地规模60平方公里;
2020年75万人口,城市用地85平方公里;
2050年100万人口,城市用地100平方公里。
绵阳建100人口大城市,就是1989年喊出来的,那个时候觉得不可思议。
但后来的发展证明什么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PART 03
第三轮:1998年规划1997年—2010年,我国重要的电子工业生产和国防科研基地;四川省重要的地区经济中心。
1997年,重庆直辖,绵阳登上四川第二城的宝座,全市人口512万人,经济总量275亿元,已经成为全省乃至西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
1998年,绵阳开始调整1997年到2010年的规划。
城市发展目标与规模:
我国重要的电子工业生产和国防科研基地;四川省重要的地区经济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10年城市发展规模调整为80平方公里、80万人;2020年远景规划城市规模发展到100万平方公里,100万人口。
城镇体系规划:
全市将实行“强化中心、发展两翼、依托轴线、带动全城”的总体发展战略,根据实际规划一个大城市(绵阳主城区)、两个中等城市(江油、三台)和若干个小城镇,在空间上结合交通干线形成两个一级城镇发展轴和两个二级城镇发展轴线。
这个城镇建设体系跟2019年前后提出的“一核两翼三区协同”极为相似。
城市布局:
中心城市片区:包括中心城区、高水井坝、御营坝、南山4个组团。
青义片区:包括青义、龙门、石马3个组团。
游仙片区:包括科学城、游仙坝、开元场、沈家坝4个组团。·
永兴片区:包括永兴、普明(含石桥铺)2个组团。
塘汛片区:面积32.9平方公里,可安排36万人。
松桠片区:包括小视、松桠2个组团。
这时,绵阳的城市格局锁定“一心四区”(或一正四副),即中心城区、游仙片区、青义片区、高新片区、塘汛片区。
PART 04
第四轮:2014年《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国科技城,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宜居城市。
城市性质定位:
中国科技城,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宜居城市,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规模:
到2020年,绵阳城市常住人口为150万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150平方公里。
城市用地终极规模380平方公里,城市终极人口规模380万人。将绵阳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和山水环境特色的名城。
城市开发边界为410平方公里。在907平方公里的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规划统一管理。
2020年,绵阳主城区建成面积、常住人口已分别达到167.58平方公里、约150万人。中心城区的建成面积突破原有规划。
甚至可以说,从1950年到2010年,绵阳的发展均远远超过规划的预期。
PART 05
2024年《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国科技城、成渝副中心。
在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双重国家战略面前,绵阳又有了第五轮发展规划。
城市功能和定位:
聚焦建设成渝副中心,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国(绵阳)科技城、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
市域城镇格局:一核一圈、三区协同。
一核指绵阳中心城区,是绵阳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实施“五市战略”的核心承载地;
一圈指绵阳中心城区为核心的绵阳科技城都市区
三区指中部平原河谷片区、东南丘陵片区和西北山地片区。
中心城区发展格局:双中心、多组团。
“双心”一是城市老城中心,打造高品质、宜居宜业的魅力城区;二是城市新中心,聚焦发展科技孵化、科技转化、科技服务,构建科技创新功能体系。
“多组团”包括北部的青义组团、石马组团,东部的游仙组团、仙海组团、小枧组团、松垭组团,中部的园艺组团,南部的新皂组团、吴家组团、经开组团,西部的安州组团、高新组团。
发展目标:
到2035年,全市经济实力、科教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全面建成成渝经济副中心、科创副中心、消费副中心、金融副中心、教育文化医疗副中心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
市域常住人口总规模599.5万人,城镇化率82.1%。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面积295.32平方公里,为加快建设300万人的I型大城市提供了空间要素保障。
从第五轮规划可以看出——
2035年,绵阳“双300”国家I型大城市的格局,就是双中心+12个组团。
双中心,一是人口密集商业繁华的涪城老城区,二是目前正在打造的从金家林到鼓楼山、八家堰一带的城市新中心。
许多人质疑:这一带整城市新中心,哪有人气哦?
这个规划给出了答案:这是新中心定位为科技创新的服务中心,又名科技之心,与老城区的商业中心是两码事。论商业繁华、城市烟火,新中心永远比不上老中心。
但新中心担负的是国家使命,是全面建成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的中枢神经。新中心和老中心各司其职,双“心”驱动,相得益彰,共铸“中国科技城、成渝副中心”的美好明天。
12个组团中,游仙组团、园艺组团、经开组团、高新组团已经比较成熟;
青义和石马组团正在加快发展,构筑绵江同城的桥头堡;
小枧组团沿205改线推进,有望与游仙组团、仙海组团连为一片;
夹在游仙与仙海组团中间的新桥,自然由郊区变为城区;
松垭组团将辐射永明、中太等乡镇;
得益于绵阳工业园的异军突起,吴家和新皂已成为了绵阳大城扩张的热土,成为绵阳主城“十二太保”中的一分子。
回顾近年来绵阳主城的扩张速度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或许到了2035年,绵阳发展的水平还要远远超出现有规划的水平。
但人口负增长时代,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能否如愿达到300万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