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说:《我本是高山》不能有“做作”元素,这种观点正确吗?

董小华评趣事 2024-03-21 08:37:40

根据“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正式全国上映后,影片中某些剧情引起了一些网民的恶评,恶评的原因是,影片“魔改”了很多现实中的人物和细节,甚至认为影片诋毁了张桂梅。为《我本是高山》辩护的网民认为影片进行适当的艺术化创作是合理的,电影主题本身就是“女性力量的觉醒和救赎”。

然而绝大多数网友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总觉得影片中缺少某种因素,这种因素能决定影片的成败。说穿了就是:

“一群没信仰的人,拍一个有信仰的人!”

对此胡锡进却认为这种不认同是找茬,是吃饱了撑的的无病呻吟。是意图把某种“做作”硬塞进影片里。问题真的如胡锡进所言吗?

胡锡进的帖子内容如下:

“老胡刚看了《我本是高山》,我是带着网上对这部片子的各种质疑去看它的。当电影结束时,我不能不说,这是一部好电影,有批评很正常,但把舆论场上的一些特殊标签贴给它,我认为是找茬,是吃饱了撑的无病呻吟。

这部电影的票房很不理想,遗憾了。这类正能量电影在市场上叫座本来就不容易。但我想说,《我本是高山》充满了人性的光芒,而且拍得非常质朴。我曾担心片子里有些做作的东西,但没有,它拍得很坦率,既没有掩饰山里女孩子们走出大山的艰辛,也没有掩饰高考的残酷。 ”

胡锡进的说法是不是很主观呢?

虽然极右们把吐槽《我本是高山》的评论说成是涉嫌突出政治,但是影片作品的立意是什么?有没有和剧情脱节?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就是说,主人公的高尚行为的推动因素是由什么决定的?是党性?还是由人性使然?还是二者兼顾?二者哪一方面突出一点?剧情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符不符合生活中真实的张桂梅的心路历程?这是判定这部电影成败的主要指标。

尽管现今早已经不是突出政治的时代,但是实事求是这个行为准则还一直还矗立在中央党校的大院里。因此网上争论的实质就是,影片想要宣传的是共产党员张桂梅?还是仅仅是君子的张桂梅?是表现虚构出来浪漫的张桂梅,还是把真实生活中张桂梅本人的意识形态忠实的表现进去?就是说,张桂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动力是什么?影片体现出来了吗?

影片主人公的扮演者海清分享了她演绎张桂梅这位“时代楷模”的感悟。

她说:

“就觉得这么伟大的人,她是如何从平凡的人变成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一开始是好奇,后来越走进越了解,就发现她身上处处闪耀着无我,就是无我的精神成就了千千万万的她,所以我很荣幸饰演她。”

至于生活中的张桂梅为什么无我,海青并没有进一步说明。

我在查阅张桂梅人生阅历时,发现了这样一段记录张桂梅生活点滴的文字:

“她坚持用红色文化引领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铭记党恩、回报社会。她坚持每周开展一次理论学习、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这段文字证明了张桂梅的意识形态中占据中心位置的是共产主义价值观。而价值观则引领支配一个人的行为动机。

通俗来说,人的行为受两种力量支配:

第一种是其本能反应;

第二种是她的理性认为正确的做法,即: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认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因此说,符合张桂梅心路历程的剧情描述绝不可忽略张桂梅内心世界中意识形态所形成的动机。

或者说,不能仅仅在形式上浮皮撩草的将这种内心世界的驱动力一笔带过,这样的影片不仅不真实,而且还没有思想深度。

不能不折不扣的忠实表现主人公的行为实质,只突出表现她人性善的君子一面,结果就是“纸上得来终是浅”。说明编剧并没有伏下心来怀着敬畏的心态来描写人物的真实内心世界,写出来的人物自然不会饱满生动。

用伪饰性手笔写出来的剧情难以创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自然票房也不会上来。而胡锡进说:“担心片子里有些做作的东西,”结果这些胡锡进口中“做作”的东西恰恰是真实生活中张桂梅的思想灵魂。

这些“做作”的东西,早年曾经感召无数革命先烈为它抛头颅,洒热血。富家子弟迷上这些“做作”的东西后,不惜散尽家财,赈济穷苦大众。并毅然放弃荣华富贵投奔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这种比君子还君子的思想生华,才是共产党员的最高人生境界,这一点胡锡进永远也领会不到。

0 阅读:0

董小华评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