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中,袁世凯是一位备受争议、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提及他,大多数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或许是他复辟帝制的逆行之举,这一行为让他被长久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受无数唾弃,“窃国大盗”“独夫民贼” 等骂名接踵而至。然而,历史犹如一座深邃的宝库,当我们拂去岁月的尘埃,深入探寻那些被掩埋的细节时,会惊觉袁世凯的一生远非这般简单、片面。
袁世凯身处清末民初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彼时的中国,外有列强环伺、鲸吞蚕食,内则封建腐朽、积贫积弱,各方势力相互角逐、局势错综复杂。他从朝鲜崭露头角,到小站练兵打造北洋新军,再到周旋于清廷与革命党之间,最终登上权力巅峰,其政治生涯跌宕起伏。在这一过程中,他既有着顺应时代潮流、推动近代化进程的诸多努力,又因个人野心膨胀而误入歧途,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全面、客观地剖析袁世凯,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过往,不仅有助于我们还原一个更为真实、立体的历史人物,更能让我们以史为鉴,洞察近代中国在转型之路上的艰难探索与曲折前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历史的面纱,探寻袁世凯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
二、科举失意,投笔从戎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的一个世家大族,家族中诸多长辈在官场崭露头角,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他自幼便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踏上科举之路似乎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袁世凯对科举考试中的章句之学、经史文义实在缺乏兴趣,尽管也曾在长辈的督促下埋头苦读,满心期望能博取功名,光大门楣,但两次乡试下来,均以落榜告终。1876 年,17 岁的袁世凯首次回乡参加乡试,遗憾落败;1879 年,再度铩羽而归,这让他彻底心灰意冷。一怒之下,他将自己所写的诗文付之一炬,痛斥道:“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耶!” 自此,他毅然决然地告别了科举之路,转而投身军旅。
这一选择,看似是年轻气盛的冲动之举,实则有着深层原因。袁家作为官宦世家,对子弟的仕途发展极为看重,科举无疑是正统途径。袁世凯的嗣父袁保庆、堂叔袁保恒等长辈,都曾对他寄予厚望,严加管教,期盼他能在科举中一鸣惊人。但袁世凯自幼便展现出与传统文人不同的特质,他好动、对军事兴趣浓厚,喜读兵书,常幻想有朝一日能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在读书期间,老师严禁他看兵书,要求专注于词章学习,他便只能白天佯装学习文章,夜晚偷偷挑灯钻研兵法,如此 “不务正业”,自然难以在科举中胜出。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加剧。太平天国运动虽被镇压,但各地小规模起义时有发生;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肆意欺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边疆危机四伏。目睹国家深陷困境,袁世凯深知,当下急需的并非是寻章摘句的文人,而是能挽狂澜于既倒的实干之士。军队作为国家的武力支柱,若能在其中崭露头角,必能为国家、为家族成就一番大业。于是,1881 年,袁世凯前往山东登州,投奔淮军将领吴长庆,就此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也踏上了一条充满传奇与争议的道路。
三、小站练兵,崭露头角甲午战败,给清政府带来沉重打击,昔日号称 “亚洲第一” 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陆军更是一溃千里,这让清廷深刻认识到,若再不整军经武,亡国之祸近在眼前。于是,编练新式陆军成为当务之急,袁世凯凭借在朝鲜的练兵经验以及朝中诸多重臣的举荐,于 1895 年奔赴天津小站,接手定武军,开启了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小站练兵之旅。
小站,原名新农镇,位于天津东南 70 里处,此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练兵的理想之地。袁世凯到任后,对原有定武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与扩充。他首先从兵源抓起,摒弃了旧军队中招募游手好闲、地痞流氓之徒的积弊,派部下奔赴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的州县,严格挑选当地身家清白、体格健壮、有一定识字基础的农民入伍,并且要求地方政府出具担保,一旦发现兵源有问题,便追究地方责任。如此一来,为新军注入了质朴、忠诚的血液。
在军队建制方面,袁世凯以德国陆军为蓝本,对新建陆军进行精心架构。设立督练处作为新军总部,下辖参谋营务处、督操营务处、洋务局、粮饷局、军械局、转运局、军医局等多个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使军队运作呈现出专业化、规范化的现代特征。新军兵种齐全,涵盖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等,各兵种协同作战,改变了以往清军单一兵种作战的落后模式。
为提高新军战斗力,袁世凯不惜重金购置先进武器装备。炮兵配备德国克虏伯厂生产的 57 厘米过山炮和七生特半陆路炮,其威力巨大、射程远,在当时堪称一流;步兵手持奥匈帝国制造的曼利夏步枪,射击精度高、射速快;骑兵装备曼利夏马枪与锋利战刀,兼具远射与近战能力;军官则一律配发六响左轮手枪和佩刀,尽显威严。这些先进武器,让新建陆军在装备上远超国内其他军队,与列强军队相比也不遑多让。
人才是强军之本,袁世凯深谙此道。他广纳贤才,既有跟随自己多年的旧部,如徐世昌,这位昔日的结拜兄弟,被袁世凯招揽至麾下担任参谋营务处总办,为其出谋划策;又有来自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的精英,如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冯国璋思维缜密、善于练兵,被委以步兵学堂总办兼都督练营务处总办重任;段祺瑞精通炮兵战术,出任炮兵学堂总办兼炮兵营统带;王士珍则在工兵领域造诣颇深,担任工兵学堂总办兼工兵营统带。此三人才能出众,日后成为民国初期翻云覆雨的风云人物,被世人称为 “北洋三杰”,他们构成了袁世凯新军的核心骨干力量。此外,袁世凯还高薪聘请十几名德国军官担任教习,让新军将士接受正宗西式军事训练。同时,开设炮兵、步兵、骑兵、德文等行营武备学堂,培养后备军事人才,学业优异者不仅有奖学金激励,还有机会赴德、日留学深造。
袁世凯管理新军极为严格,制定了一系列详尽且严苛的军法、军纪,如《简明军纪二十条》《行军暂行章程》《操场暂行章程》等,对新军训练、行军、宿营等各环节都做了细致规范。对于违纪士兵,惩处毫不留情,打军棍、示众、扣发饷银是家常便饭,更有 “斩律十八条” 高悬,像 “结盟立会,造谣惑众”“有意违抗军令”“持械斗殴及聚众哄闹” 等行为,一律严惩不贷。为防止士兵逃跑,袁世凯在小站周边设立关卡,一旦抓获逃兵,当众重罚,甚至斩首示众,若逃兵一月未归,家属也要受牵连。
在袁世凯的悉心操持下,小站新建陆军迅速崛起,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近代化劲旅。它不仅为袁世凯积累了雄厚的政治资本,更为日后北洋军阀集团的形成奠定了基石,在中国近代军事变革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周旋晚清,掌控大权戊戌变法时期,袁世凯的表现对整个局势走向起到了关键作用,也让他陷入了复杂的政治漩涡中心。当时,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推动下,决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期望借此挽救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然而,这些改革措施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核心利益,双方矛盾迅速激化,局势剑拔弩张。
袁世凯手握新建陆军,这支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成为各方拉拢的对象。维新派深知,若想变法成功,必须掌控军队,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袁世凯。光绪帝亲自召见袁世凯,连番升迁,委以重任,期望他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支持变法,对抗顽固派。袁世凯表面上对光绪帝感恩戴德,信誓旦旦地表示愿为变法效力,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
然而,袁世凯心中却有着自己的盘算。他深知光绪帝虽有变革之心,但其势力单薄,手中并无实权,所依靠的维新派多为文人墨客,缺乏政治斗争经验与军事实力。反观慈禧太后,掌权多年,党羽遍布朝堂,荣禄等心腹掌控着京城及周边的主要军事力量,实力对比悬殊。权衡利弊后,袁世凯做出了一个改变历史走向的决定 —— 向荣禄告密。他将维新派企图发动政变、囚禁慈禧太后的计划和盘托出,致使慈禧太后抢先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血染菜市口,维新变法运动就此夭折。
袁世凯的这一行为,历来备受争议,被许多人斥责为卖主求荣、背信弃义。但从他自身角度而言,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他选择了看似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一方,试图在复杂局势下谋求生存与发展。凭借告密之功,袁世凯不仅未受牵连,反而赢得了慈禧太后的进一步信任,官职一路高升,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举跻身晚清权力核心圈。
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侵华,中华大地陷入空前劫难。慈禧太后妄图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却引发了列强的联合报复,战火迅速蔓延至京津地区。值此国难当头,袁世凯展现出了极为复杂的一面。一方面,他深知以中国当时的军事实力,正面与列强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为保存自身实力,他对朝廷下达的勤王命令阳奉阴违,按兵不动,坐视京津沦陷,百姓惨遭涂炭。另一方面,他又在山东境内对义和团采取血腥镇压手段,以取悦列强,换取在乱世中的安稳立足。这种两面三刀的行径,虽饱受诟病,却让他在乱世中进一步扩充了实力,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挽救危局,被迫推行 “新政”,袁世凯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积极投身其中。他在直隶地区大力兴办新式学堂,如山东大学堂等,培养新式人才;创建巡警制度,维护地方治安,这一举措开中国近代警察制度之先河;同时,大力发展实业,鼓励商业,推动了直隶地区的近代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袁世凯不断网罗人才,将众多有识之士纳入麾下,北洋集团势力日益膨胀,逐渐成为清廷内部一股举足轻重、尾大不掉的势力。
到了 1908 年,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离世,年仅 3 岁的溥仪即位,醇亲王载沣摄政。载沣对袁世凯心存忌惮,视其为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后快。袁世凯察觉到危险逼近,迅速施展权谋应对。他一方面利用自己多年经营的人脉关系,让朝中重臣如奕劻、张之洞等出面说情,向载沣施压;另一方面,他故意示弱,装作若无其事,甚至佯装生病,迷惑载沣。最终,载沣虽心有不甘,却迫于各方压力,以袁世凯 “足疾” 为由,将其罢官,令其回籍 “养病”。
看似袁世凯陷入了人生低谷,实则不然。他虽远离朝堂,回到河南彰德洹上村,但仍通过心腹旧部遥控北洋军,时刻关注着局势变化,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此时的袁世凯,就如一只蛰伏的猛虎,隐于暗处,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便会再次出山,掀起惊涛骇浪,改写中国历史的走向。
五、顺应共和,还是窃取果实?辛亥革命爆发,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震碎了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根基。烽火连天,革命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国,短短一个多月,十多个省份纷纷宣告独立,清王朝的覆灭似乎已近在眼前。在这风云激荡的历史关头,袁世凯再度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人物。
彼时的袁世凯,手握北洋新军这一精锐之师,成为清廷最后的救命稻草。被重新起用后,他出任内阁总理大臣,总揽军政大权,一方面摆出全力镇压革命的架势,派遣北洋军南下,与革命军在武汉等地激烈交战;另一方面,他又暗自与革命党人频繁接触、秘密谈判。他深知,清朝的统治气数已尽,继续为其卖命并非明智之举;而革命力量蓬勃兴起,已不可小觑,若能与之达成某种妥协,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方为上策。
革命党内部此时也面临重重困境。虽推翻清朝统治的决心坚定不移,但在军事力量、财政资源、政治经验等诸多方面存在短板。面对袁世凯麾下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北洋军,革命军在战场上渐显颓势,且内部派系林立,意见不一,难以形成强大合力。同时,多年战乱让百姓苦不堪言,渴望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革命党人也不得不考虑尽快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稳定。
在这种复杂局势下,双方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博弈。袁世凯凭借北洋军的强大武力,向革命党施压,同时又不断抛出 “议和” 橄榄枝;革命党为实现共和,减少流血牺牲,也愿意与袁世凯周旋,寄望于他能顺应大势,推翻清王朝。孙中山先生公开表示,只要袁世凯促成清帝退位,拥护共和,便可将临时大总统之位相让。这一承诺,既是无奈之举,也是对袁世凯的一次重大试探与拉拢。
袁世凯得到革命党承诺后,加紧了逼宫步伐。他先是在清廷内部巧施权谋,排挤异己,将摄政王载沣等皇室亲贵边缘化,自己独揽大权;又授意亲信在隆裕太后面前危言耸听,陈述继续对抗革命党的严重后果,强调优待皇室的退位条件是保全皇室的唯一出路。同时,他指使前线北洋将领联名通电,要求清帝退位,营造出大势所趋的舆论氛围。
1912 年 2 月 12 日,在袁世凯的步步紧逼下,隆裕太后带着末代皇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宣告清王朝正式覆灭。次日,孙中山先生信守诺言,向临时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举荐袁世凯接任。2 月 15 日,袁世凯如愿以偿,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这一过程,历来争议不断。有人斥责袁世凯是彻头彻尾的 “窃国大盗”,利用革命党与清廷两败俱伤之机,坐收渔翁之利,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也有人认为,在当时复杂艰难的局势下,袁世凯手握重兵,实力超群,且有列强支持,革命党人若一味强硬对抗,只会让国家陷入更深重的战乱,袁世凯的妥协与转向,客观上促使清帝退位,加速了共和进程,顺应了部分历史潮流。
袁世凯当选总统后,起初也摆出一副拥护共和的姿态,任用革命党人,颁布一系列具有民主共和色彩的政令,让人们看到了国家走向新生的希望。但随后,他的野心逐渐暴露,试图复辟帝制,妄图重回封建专制统治,将自己推向了历史与人民的对立面,也让他前期在共和之路上的种种作为蒙上了一层阴影,引发后人无尽的思考与叹息。
六、执政功过,争议难平(一)经济改革举措袁世凯在执政初期,于经济领域着实有着诸多可圈可点的作为。为推动近代化工业发展,他大力倡导实业,颁布一系列鼓励商业投资的政策法规,诸如给予新兴企业税收优惠、提供政府贷款担保等,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投身实业救国浪潮。在他治下,纺织、面粉、矿业等行业蓬勃兴起,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建立,为民族经济注入了强大活力。
铁路建设方面,袁世凯更是不遗余力。他深知铁路对于国家交通、物流以及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意义,积极谋划、筹措资金,主持修建了多条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修筑便是其中典型代表,这条由詹天佑主持设计建造的铁路,打破了外国人 “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 的断言,不仅提升了民族自信心,更是凭借其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作用,带动沿线经济迅猛发展,促进了人员、物资的流动,为商业繁荣搭建了坚实骨架。
在货币金融领域,袁世凯也试图整顿乱象、稳定经济秩序。面对清末民初货币繁杂、成色不一、币值紊乱的困境,他力主推行统一货币制度,以银元为基准货币,逐步回收各地滥发的劣质铜币、纸钞,规范货币发行与流通环节,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通货膨胀,为工商业交易营造了相对稳定的货币环境,使得市场信心得以恢复,经济复苏曙光初现。这些经济改革措施,若能持续推进、深入完善,中国近代化经济转型之路或许将更为顺遂,然而,袁世凯随后的政治转向,却让这一切美好愿景戛然而止。
(二)政治独裁争议随着权力逐渐稳固,袁世凯内心的独裁野心开始急剧膨胀。他对民主共和制度愈发漠视,试图将国家大权独揽于己手。先是通过操纵国会选举,动用威逼利诱、舞弊造假等手段,让自己顺利当选正式大总统。紧接着,他进一步破坏既有政治框架,悍然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这些行径彻底撕毁了辛亥革命后好不容易构建起来的民主法制外衣,将中国重新拖入专制统治的黑暗深渊。
1915 年,袁世凯在一帮亲信党羽鼓噪、拥戴下,冒天下之大不韪,复辟帝制,改国号为 “中华帝国”,妄图登基称帝,过一把封建帝王的瘾。这一倒行逆施之举,瞬间点燃了全国人民的怒火,各界纷纷奋起反抗。护国运动风起云涌,蔡锷将军在云南振臂一呼,率领护国军与袁世凯的北洋军展开激战;各地民众也自发组织示威游行,声讨袁世凯复辟恶行。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袁世凯陷入四面楚歌之境,他的称帝美梦迅速破灭。
袁世凯走向独裁、复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自幼接受传统儒家教育、成长于晚清官场的他,脑海中帝王将相的观念难以彻底根除,权力欲极度膨胀,一旦手握大权,便妄图延续封建专制统治,以满足个人野心。另一方面,身边亲信小人的蛊惑,如杨度等筹安会成员,为谋取私利,迎合袁世凯心思,编造种种称帝的歪理邪说,为其复辟行径摇旗呐喊,让袁世凯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再者,袁世凯错误判断了国内外形势,他以为凭借北洋军武力威慑以及列强暗中支持,便能压制国内反对声音,却低估了民众对民主共和的热切向往与捍卫决心。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它不仅让袁世凯个人身败名裂,沦为千古罪人,更给国家带来巨大动荡,刚刚起步的民主共和进程遭受重创,军阀混战局面接踵而至,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回首袁世凯一生,其前期顺应时代的革新努力与后期独裁复辟的逆行,交织成一幅复杂而又沉重的历史画卷,时刻警示后人:民主共和之路来之不易,逆历史潮流而动必将遭到唾弃。
七、尾声:历史镜鉴下的袁世凯回顾袁世凯波澜壮阔又充满争议的一生,不难发现他是一个典型的时代产物。他身处中国社会从封建帝制向共和制急剧转型的历史漩涡中心,既承载着时代赋予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他凭借自身的才能与智慧,在军事、经济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另一方面,他在政治上的短视与独裁倾向,又让他沦为历史的罪人,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袁世凯的一生,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复杂与多元,也提醒着后世之人:历史是由无数个鲜活的个体创造的,而每一个个体的选择与行为,无论善恶、无论成败,都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成为后人汲取智慧、反思过往的珍贵资源。当我们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回望袁世凯,不应仅仅局限于对他的简单批判或美化,而应深入探究他所处的历史背景、所面临的困境抉择,从中领悟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史为鉴,更好地把握当下、走向未来。毕竟,只有全面、客观、深入地认识历史人物,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真谛,避免重蹈覆辙,让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稳健前行。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历史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