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买拳击靶,拆开一看全是内衣边角料!”网友炸锅:这是智商税还是黑心钱?
最近,一条视频让全网目瞪口呆:广东一位废品回收站小哥拆开一个“价值几千元”的拳击靶,里面竟塞满了女士内衣的碎布料!
视频里,小哥无奈配文:“看看你们花大价钱买的拳击靶,全是胸罩下脚料!”
网友反应两极:有人调侃“打拳还能闻到香水味”,更多人愤怒质问——“商家是拿消费者当冤大头吗?”
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的拳击靶填充物五花八门:高密度海绵、碎皮革、碎布条……但全行业竟无统一标准!
部分企业自称使用“生棉、珍珠棉”等材料,并需符合轻工行业标准,但实际执行全靠“自觉”。
更离谱的是,律师指出:若商家标注填充物与实际不符,可能构成欺诈!
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吴震律师表示,即便行业标准模糊,产品仍需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否则消费者有权维权。
你以为这只是个例?消费陷阱早已蔓延成“产业链”:
天价塑身衣:
安徽六安一女士花3.6万元买“能治关节炎”的塑身衣,结果被勒出红痕,商家却以“私人定制不退换”搪塞。
“能量磁石”骗局:
另一款内衣宣称含“磁石”治百病,消费者穿后胸口溃烂,检测发现标签造假。
千元内衣变地摊货:
合肥一女子2.8万买4套内衣,网上一查同款仅百元,商家竟甩锅“网上是假货”。
这些案例背后,虚假宣传、偷换材质、拒绝退货的套路如出一辙,消费者稍不留神就掉进“天价坑”。
面对商家“挂羊头卖狗肉”,消费者如何反击?
固定证据:保留购物凭证、宣传资料、聊天记录,拆封视频也别删!
投诉三连:先与商家协商,失败后拨打12315或向市监部门举报,必要时直接起诉。
索赔三倍:若坐实欺诈,按《消法》可要求退一赔三,最低赔500元。
律师提醒:“标注不符”是维权关键,别被商家“行业无标准”的借口忽悠!
从拳击靶到塑身衣,商家套路层出不穷。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费者唯有擦亮双眼:
警惕“神奇功效”:治病、燃脂、矫正骨骼?先查资质和检测报告!
价比三家:天价商品先搜同款,别让信息差掏空钱包。
硬气维权:别怕麻烦,你的每一次投诉,都在推动市场更透明。
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们可以为品质买单,但绝不为欺诈妥协!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