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谁与共,诗酒趁年华!李白和苏轼,跨越时空,共赴一场诗词巅峰对决。

无南诗书 2025-03-26 09:48:46

李白和苏轼,谁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庚溪诗话》记载,在一次朝会中宋神宗问大臣:古代哪个名人的才华堪比苏轼?大臣就答:李白。宋神宗说:不对,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意思就是说李白有苏轼的才气,却没有苏轼那么广博深厚的学识。

苏轼和李白到底谁更胜一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中秋谁与共,诗酒趁年华!值此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在此特邀大唐的诗坛巨星——“诗仙”李白,与大宋的国民偶像——“文豪”苏轼,跨越三百多年的时光长河,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诗词盛宴。一起拭目以待吧!

第一回合  静夜思VS水调歌头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一回合:李白的静夜思和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比起静夜思的朗朗上口,苏轼的这首词表达出来的豪放和旷达更胜一筹,第一回合苏轼胜。

第二回合  月下独酌VS中秋见月和子由

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中秋见月和子由宋·苏轼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第二回合:这两首诗都是描写了孤独和思乡的感情,但是李白的诗描写的孤独更胜一筹,“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真是惨烈的孤独啊,而苏轼至少还可以思念自己的弟弟,此回合李白胜。

第三回合  古朗月行VS阳关曲·中秋月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第三回合:李白喜欢喝酒,往往酒兴起时,诗也随之一蹴而就,喝了酒的李白简直是无敌的存在,‘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更别说喝了酒想起伤心的往事了!苏轼豁达乐观的天性,决定了他对伤心这种心理路程的体验,是无法超越李白的,此回合李白胜。

第四回合  把酒问月VS念奴娇·中秋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念奴娇·中秋宋·苏轼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第四回合:事实证明,‘李白斗酒诗百篇’是真的,李白只要喝酒,立刻激活诗仙BUFF。同时李白非常喜欢描写月亮,不管是前面两回合的《静夜思》还是《月下独酌》还是这首《把酒问月》。由此可以想象无数个孤单的夜晚,李白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独酌月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思考人生,回忆过去。此回合李白胜。

第五回合  关山月 VS西江月·中秋和子由

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西江月·中秋和子由宋·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第五回合:苏轼的这五首中秋诗词,其中三首都是写给子由的,子由就是苏轼的弟弟苏澈,由此看来,苏轼最爱的人一定是他的弟弟苏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此首词以问开篇,引人深思。此回合苏轼胜。

無南在此宣布,李白五局三胜,获得了此次中秋诗歌巅峰对决的胜利。

鲜花......掌声......芜湖(这里用于描写一种声音,你可以试试读出芜湖这个词感受这个声音,记得湖这里读4声,声音拉长一点。)......

诚然,在無南看来,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李白更胜一筹,李白的诗天马行空,出尘脱俗,他的的头号粉丝杜甫这样描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不论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迈,还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或者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李白的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他最爱的是自由,他的诗也是无拘无束,遨游四海。

而苏轼,超然物外、豁达乐观的是对他人生最好的诠释,但是苏轼不仅仅如此,他可以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相思,也可以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哲理,也可以写“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坦然,还可以写“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通透,也可以写"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还可以写"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的嘴馋。当然,这也只是苏轼在诗词方面的部分,不是他的全部。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如此评价他: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的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的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让比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天真的像个小孩儿,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的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存。

林语堂少写了一句,苏东坡还是个十足的吃货。

他还是我的老乡!

0 阅读:1
无南诗书

无南诗书

有关于历史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