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才子深入田家,吟诵一首七律,朴实真挚,结尾更富有哲理

墨有云水心语 2025-03-25 08:37:14

古代乡村生活朴实简单,既远离尘世的喧闹,又没有名利的羁绊,让很多在仕途穷困潦倒的才子心生向往,盛唐一位诗人就曾对此有过真切的体验。

一个晴日,晨曦初破,薄雾似纱,轻柔地笼罩着宁静的小村庄。青山含黛,浮云不定,绿水潺潺,野花飘香。诗人漫步在乡间,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田埂上的老农扛着锄头,脚步沉稳,身后是翻整好的土地。走近农家,诗人又听到织机的声音。凡此种种,让才子感到非常欣喜,于是便赋诗赞美农家。

田家即事

盛唐 · 储光羲

桑柘悠悠水蘸堤,晚风晴景不妨犁。

高机犹织卧蚕子,下坂饥逢饷馌妻。

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垄雉媒低。

生时乐死皆由命,事在皇天志不迷。

译文:桑树和柘树枝繁叶茂,河水轻拍堤岸。傍晚时分,微风轻拂,天气晴朗,正适合犁地劳作。蚕茧缫出丝线,再由高耸的织机进行织造;走下山坡的农夫饥肠辘辘,恰好遇见送饭的妻子。

杏林满树芳菲,羊酪已经酿熟,大片的麦子在田间起伏,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诱捕野鸡的鸟儿,在低空不停地盘旋。悲欢与生死都由命运注定,只要所作所为对得起天地,心志就不会迷茫。

储光羲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出身于官宦世家,20岁左右便考取进士,先后担任县尉、监察御史等职务。诗人仕途坎坷,曾多次被贬。

储光羲诗作颇丰,多描绘农家生活和田园风光。他深受陶渊明影响,诗风质朴古雅,字里行间既有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又展现了悠然自得的农耕画面。

首联就将读者的视线引入乡村,才子踏入这片田野,只见蜿蜒的堤岸上生长了很多桑柘树,就像垂下的绿色帷幕。河水轻拍堤岸,泛起层层涟漪。晚风吹拂,暖阳和煦,农人精准地把握农时,正不紧不慢地犁地。

走进村庄,便能听见织机“吱呀”作响。农妇们守着高机,全神贯注地劳作,蚕儿静卧一旁,仿佛也在配合忙碌的节奏。田地里辛苦劳作的男子,从山坡上下来时已经饥肠辘辘,恰好与前来送饭的妻子相遇。

这一幕显得多么质朴而又温馨,虽然只是寻常的农家场景,却显示出家人间真挚的关怀和亲情的传递。如此平凡又真实的瞬间,让诗人看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也发自内心地表达赞美。

“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垄雉媒低。”春日里的杏林好像被天边的云霞晕染,杏花傲然绽放,整个山林都彰显出无限的生机。与此同时,羊酪也已成熟,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醇厚的奶香,象征着生活的富足。

麦浪随着微风轻轻起伏,带来丝丝凉意,让人极其惬意。田野间被驯化的鸟儿在低空掠过,为宁静的田园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眼前的美景令才子沉醉,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大自然的恩赐和农人的辛勤付出,不愧是乡村里的独特风光,值得用最深情的诗句去描绘。

“生时乐死皆由命,事在皇天志不迷”,诗人在结尾发出感慨。才子在田园中看到了农人们顺应自然、坦然自若的态度。他们一生辛勤劳作,从春种到秋收,尝遍生活的酸甜苦辣。对于生老病死,他们怀着敬畏之心,欣然接受命运的安排,这种豁达让他深受触动。

盛唐才子深入田家,吟诵一首七律,朴实真挚,结尾更富有哲理。尽管一切似乎都由上天注定,但他们内心坚守着对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希望,这份坚定的信念从未迷失。

诗人也深刻领悟到,在这纷纭复杂的世界里,田园其实才是一片净土,农人们用他们的勤劳和质朴诠释着生命的意义,也让才子在创作过程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归宿。

0 阅读:45
墨有云水心语

墨有云水心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