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是春秋末年的一个传奇人物,纵观他的一生,足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奇”。
伍子胥是楚国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478年,因先祖伍举跟随楚庄王征战有功,世代为楚大臣。父亲伍奢为太子太傅,兄伍尚为楚夫。
伍子胥自幼好学深思,天资聪明,年纪轻轻就因与别人有不同的见解而深受父亲的宠爱。
本以为聪明的伍子胥将会是楚国的栋梁之材,然命运多戏人,因一场宫内丑闻,而被满门抄斩,从此开启流浪生涯,踏上报仇之路。
公元前524年,楚平王的太子 建,到了娶亲的年龄了,平王到处为他物色对象,按到当时的习俗,国王的太子需要和他国联姻来增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当时紧邻楚国的就是强大的秦国,于是平王就派少傅到秦国为太子建聘妇。
很快,费无极就物色了一个国色天香,才艺双全的秦公主,但费无极为讨好国王,对平王说:秦女绝美,王可自取。
平王听后连连摇头:这事传出去天下人会耻笑楚国的,都说楚国国君是个好色之徒。但费无极却认为这秦女本未过门,到底归谁还没有定论,现在许给国王,到时候再给太子建另外聘一个也不是不可。
楚平王终究是个昏聩之君,因贪恋美色索性就答应了费无极的建议,把秦女自己娶了。这国王是讨好了,但是太子建这边肯定也不好交代,费无极害怕日后太子登基后为难自己。
于是他就在平王面前煽风点火说,太子建因自己父亲娶了秦女,所以心生怨恨,不满情绪日渐高涨。
楚平王本就昏君一个,加之春秋时期对我子杀父夺位之事,频有发生,所以很是害怕,于是就将太子建派发到舒这个偏远地方镇守。这下太子虽然离开了费无极身边,但费无极还是不放心。
正所谓斩草徐除根,费无极这次又在楚平王面前说:太子建的老师伍奢让太子建佣兵作乱,平王一听勃然大怒,直接把伍奢抓来一问究竟。
伍奢本来没有指使太子建去谋反,加之又是忠心耿耿,所以自然也就平静地和平王说:大王切勿听人谗言,娶了儿妇已是大错,现又要杀害亲骨肉,这将天理难容啊。
平王听后大怒,直接将伍奢关入大牢,又在费无极的谗言下准备把伍奢的两个儿子抓来一起问斩。
不料两个儿子早已识破计谋,最后伍尚帮助伍子胥逃跑了,伍尚被抓的当天,就被和父亲一起被斩了。
伍子胥千辛万苦地逃出楚国,此时的伍子胥已是满头银丝了,一夜之间老了许多。
伍子胥逃出楚国,对着楚国地方磕了头,从此踏上复仇之路。
逃离出货后他本来是打算去找太子,联合太子建完成复仇,打听到太子建在郑国,到了郑国后却发现太子建已经被杀害了,于是他又先后到达晋国,齐国,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国家都不能满足他的复仇大业。
最后伍子胥南下选择了吴国,就是在这里完成了复仇,也是在这里死于谗言之下。
伍子胥之所以选择'在吴国,是因为当时的吴国也相对落后,国王正需要人辅佐来强大自己。
但他选择了吴国,吴国国王就未必会选择他,因为担心他复仇心太重,怕报仇后离吴而去。
所以伍子胥刚到吴国的日子也不是十分好过,一度成了流浪汉,曾以吹箫来糊口,但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无论你优秀与否,有人讨厌你,就会有人喜欢你。
虽然吴王僚不待见伍子胥,但是吴王僚的二儿子公子光就对伍子胥很是感兴趣。
因为是老二,所以按照继承制度,公子光是不能登基的,但公子光野心极大,他的目标是王位,但这是谋权篡位,不能乱说的,当公子光了解伍子胥的情况后,就觉得此人可以用,于是主动和伍子胥来往,一来二去二人就成了好朋友。
聪明的伍子胥怎么会看不出公子光有求于他,但是所谓要成大事必须要能沉得住气,伍子胥对于这事只字不提,直到公子光主动开口说出打算,这样一个谋权,一个报仇,二者一拍即合。
公子光也许诺,只要自己登基,就会让伍子胥当相国。伍子胥想,一来能报仇,二来有官做,自然是满口答应。
此后,伍子胥就开始物色合适的人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伍子胥选定一个叫专诸的渔民,因为他为人仗义,力大无比,尤其是对母亲极为孝顺
伍子胥就从他的软肋下手,伍子胥待专诸的母亲如自己的亲母亲,时间长了专诸极为感动,因为为人仗义,于是对伍子胥说:君有何难处尽管说,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忧。
于是伍子胥说了自己的想法,但专诸摇头说:为母尚在,且不能答应你,没过多久专诸的母亲去了,专诸说:现母已去,我的命就是你的命。
此时伍子胥就要求公子光去吴王僚那里推荐自己入宫了,公子光在吴王僚那里好一顿推介伍子胥,他说伍子胥乃天下奇才,有了他的辅佐,吴国必能走向辉煌,但吴王僚还是担心伍子胥身怀大恨,不能为吴国所用,可又碍于公子光推荐,最后把伍子胥留在宫里当了一个小差,负责照顾自己的起居。
可以说是天助伍子胥也,吴王僚有个嗜好爱吃开口活鱼,可宫里上上下下没人会做这道菜,于是伍子胥又趁机把专诸推介到宫里给吴王僚做鱼吃,吴王品尝后甚是满意。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后,楚国入侵吴国,吴王僚派太子和三儿子出战,不料楚军把吴军的后路给切断,让楚军不能回国,导致宫里只剩吴王僚一个。
千载难逢的机会终于让伍子胥遇到了,他让专诸利用做开口活鱼的机会刺杀吴王僚,专诸果然不负众望 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时间在公元前515年。
因太子在楚地不能归来,吴王已死,所以公子光自然登基,史称阖闾,太子见大势已去就地投降,而伍子胥也顺理成章当了相国。
当了相国的伍子胥为复仇卖出了重要的一步
虽然身为相国,但是要找一个国家的国王报仇,那等于要灭一个国家,以吴国现在的实力自然不足以对抗,为了达到报仇的目的,他向阖闾献上三条妙计。
整顿内部:要想打仗胜利就要有强大的军队,所以先增加吴国的人口,没用几年时间吴国的实力就大大增强。
广招人才:有了军队还需要有才能的人来领导,其中就有接纳了楚国的伯嚭为大夫,这也许是伍子胥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了。后来就是死于此人对我谗言下。
同时还花了重金聘请了军事学家孙武来操练军队,相传孙武连妇女都能指挥,可见他的才能有多么杰出。
在军事他们由消极变主动,制定不同的作战方针,很快吴国的各方面实力都提上来了。
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公元前499年,由孙武和伍子胥亲带军队向楚进攻,他们采取迂回战术,直抵楚都郢,
伍子胥到达郢都后发现当年的楚平王已死,见报仇无望,就一把火把楚王的宫殿,宗庙烧成平地,但对于满门抄斩的仇岂是烧几座宫殿寺庙就能放下的。
伍子胥又找到了平王的坟墓,把平王的尸体挖出来,一见平王伍子胥就难言心头恨,直接上去把尸体用钢鞭抽打了三百下,直至把尸体打的粉碎,然后把尸骨丢到江里喂鱼才罢休。
此举虽然报了仇,但是属实有点过分,此举也激怒了不少楚国人,其中就包括伍子胥的好朋友申包胥,他说对伍子胥说你能灭楚我就能复楚。
因为申包胥是秦王的外甥,所以到秦国搬救兵,但秦王不出兵,申包胥就在大厅里哭了七天七夜,直到眼睛出血,秦王被申包胥的这份忠诚所感动,随后派兵出战把伍子胥赶回吴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庭哭师的由来。
报仇不久后阖闾就死了,继位的是通过伍子胥帮忙的夫差,孙武见攻楚成功,就提出辞职归隐,临走时他也建议伍子胥也一起归隐,但此时的伍子胥已不是当年的伍子胥。
他认为自己是吴国的大功臣,吴国因他而强大,两位国王也因他继位,所以他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不会成问题。
孙武也不再好却什么于是临走说:权重者智昏,亲利者心明,果然啊。如果伍子胥能知道后来所发生的事,也许他一定会在此刻全身而退。
夫差是阖闾的儿子,也是吴国最后一任国王,由于自己的自作聪明,不听忠言,不但让吴国葬送在自己手里,还逼死忠臣伍子胥。
吴与越相隔甚近,伍子胥认为越国以后必然是个危险,所以他建议收复越国,纳入吴国版图,当时在位的阖闾也听取了建议,只是在战争中不幸中毒箭而亡。于是把收复大业交给了夫差。
夫差也不辱使命,于公元前488年攻破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和他的几个大臣以及五千残兵。此时的勾践在夫差眼里已经是笼中鸟了,因此伍子胥建议立即斩杀勾践,以绝后患。
勾践已经意识到危险,于是他拍大夫文中给吴太宰伯嚭送了许多金银财宝,让伯嚭给他求情。
正所谓投其所好,伯嚭就是一个贪财之人,他建议不要杀夫差,因为勾践已降,再杀之实属不仁。
因为夫差觉得勾践并不能对自己构成危险,所以听取了伯嚭的意见,免了死罪,但需要在吴国辅三年苦役才能回国。
忠心的伍子胥听了后认为这是放虎归山,他直闯宫中以三朝元老的身份质问夫差,夫差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已存芥蒂。
勾践在服役中表现异常诚恳,有一次更是亲尝夫差大便以来证明夫差没有病,此举让夫差十分高兴,于是决定将他提前放回越国。
伍子胥再一次极力反对,但是夫差态度坚决,只说了一句:相国多虑了,就把他打发了。
勾践回国后发愤图强卧薪尝胆,立志复仇,他为了迷惑夫差定期给夫差,伯嚭送财宝,还给夫差挑选了一个千古美人西施,果然很凑效,夫差整日不离西施,此后便不问政事。
然这一切伍子胥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去却夫差,但夫差此时的心思全部西施身上,哪里还能理解伍子胥的良苦用心,反而觉得伍子胥就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拔而快之。
一次伍子胥出使齐国,顺便带着儿子去了,齐国的丞相田成子很欣赏伍子胥的才能,想要把他留在齐国,但伍子胥认为自己已经背叛了楚,再背叛吴,于义不取。
在这吴国可以说是自己一手发展起来的,也不忍看着他毁掉,于是谢绝好意后,把儿子留到齐国,自己回到了吴国。
其实伯嚭早就看中了伍子胥的相国之位,见伍子胥近来一直和夫差有争吵,再加之伍子胥把儿子留到了齐国,于是趁机煽风点火:相国留子于齐,恐对吴不利,还望大王尽早行动。
于是伍子胥刚回国,夫差就派人送去一把利剑,让其自杀,伍子胥不服去面见夫差,夫差却说:老不死,背叛吴国罪不应死吗?
伍子胥见大势已去,冷笑道:我是有罪啊,我有四罪。
我先立王,这是我的罪
你也因我而立,这是我的罪
我在吴国几十年,呕心沥血壮大吴国,这是我的罪
忠心耿耿,担心吴国之前途,冒死进谏,这是我的罪。
有了这些罪,我也是该死,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我要看着越国是怎么灭吴的,说完拔剑自杀了。
伍子胥死后,夫差命人直接将他的尸体丢入江里,还说你看吴怎么灭,我就不让你看。
然事实就如伍子胥所料,越王勾践十年准备,十年教训终灭吴国,夫差被擒后,也想要越王像自己对越那样的态度,但越王说:上天把越国给你,你不要,但上天把吴国给我,我肯定会要。
面对这样的回答,夫差甚是绝望,他对左右说:人死有知吗?左右道:应该有吧,夫差说:既然有,那我该如何去面对先王和伍子胥啊,说完便以黑布裹头,然后拔剑自尽。
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夫差有这样的结局其实也算是罪有应得,但忠诚的伍子胥却落到如此下场,不得不让人深思。
他大概一生最后悔的两件事就是:当初接纳伯嚭为大夫和后来没有听孙武的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