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记者采访受到干扰乃至遭遇袭击的现象屡见不鲜。每当曝光事件的“黑幕”时,部分人会选择以暴力回应,试图掩盖事实,令人深思。
近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安徽合新高铁的采访经历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是什么导致了这场冲突?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纠葛?
11月14日,新华社主管的《经济参考报》记者王文志、程子龙在安徽合新高铁中铁七局施工现场采访时遭遇袭击。
王文志的手机被抢,右手受伤。事发原因与两天前他们发表的调查报道有关——报道揭露了合新铁路建设材料“以次充好”的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质疑。
11月12日,《经济参考报》刊发了题为《弹性垫层“一割就开”,合新铁路建设材料“以次充好”存安全隐患》的报道,详细揭露了合新铁路(合肥至新沂)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记者指出,为节省成本,多个施工单位将“三元乙丙橡胶弹性垫层”偷换为再生胶仿制品,严重影响了铁路的使用安全。
报道刊发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相关单位也迅速成立调查组,承诺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然而,在记者追踪报道时,他们却遭遇了暴力阻挠。
从网络曝光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一名自称“负责人”的男子面对镜头,承认手机是他“扣的”,并称“殴打记者可能是他的下属干的”。
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离开时,该男子冷冷回应:“我逮到人了,我能让你走吗?”
视频一经传播,激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应,舆论纷纷质疑施工方的“底气”来源。
事件发生后,安徽定远县警方迅速介入,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
而中铁七局也发表声明称,高度重视媒体报道的施工质量问题,已派工作组配合调查。
声明强调,若核查发现问题属实,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在网络上,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表达愤怒和担忧。有网友质疑道:“如果没问题,为什么要抢手机?”
另有网友表示支持记者的勇敢揭露:“在真相面前,阻挠和威胁只会引起更大的关注,掩盖不了真相!”
截至目前,警方正在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相关部门也承诺将对施工材料质量问题进行彻查。
事件的背后不仅是记者与施工方的矛盾,更是公众对真相的渴望和对公权力维护正义的期盼。
这起事件的后续进展值得持续关注。您如何看待记者在追踪报道中遭遇袭击的情况?是否也有类似经历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