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何会遵守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斩了会怎样?汉朝有位将军试了

史新说 2022-09-02 22:17:32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它源自清代李宝嘉的小说《官场现形记》其实在西周时期这种战争文化就已经形成了。

它的意思是在两国交战期间,双方都不会斩杀往来传递信息的使者。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古代战争一条潜规则。

其实在正史中并没有明确记载过这种战争礼仪,所以它并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更多的是对双方道德上的约束。

那么它是如何让各国都去遵守这个规则呢?如果不遵守这条规则斩杀了使者又会有什么后果呢?

来使的起源

中华上下五千年,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自称,不仅是因为我们有三常五纲这种家内国内的礼仪规矩,也体现在我们面对敌人的时候。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大多是借着维护周天子与周礼打响的。所以在开战前,不管开战的目的是什么,诸侯们都会为自己找一个足够体面的借口。

自然也不会“不讲武德”搞偷袭,他们会给对方正式的下一个战书,告诉对方“我要因为各种原因对你进行正义的讨伐”使自己的行为听起来名正言顺。

这时候“来使”就会发挥他的作用, “来使”就是别国前来的使者。因为古代通讯极其不便利,需要一个使者将战书送往他国。所以使者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邮递员的身份。

当然使者并不是只传递战书,如果两国交好,一些礼节性的往来也需要使者。使者需要向他国传递本国的政治倾向以此来达到交好并且互通有无的目的。

不斩来使的缘由

在古代外交中,一个国家的使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他的国家尊严,如果斩杀使者就等于彻底与别国交恶,再无谈和的可能,大部分国家都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

各国发动战争更多的是为了利益,除了带有一些报复性的以外,大多数战争并不会打到另一方的绝对灭亡,哪怕是灭了对方的国家有时候也无法做到利益最大话。

更多的的战争都会在一方占明显优势,或因为各种原因双方都不想再战时,派出使者谈和,在获取想要的利益或达到特定的目的后停战。

这个时候如果斩杀使者,双方的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使双方的关系更加恶化,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所以一般是不会杀使者的。

另一方面,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却是大家一致遵守的潜规则、一种战争文化。率先斩杀使者,破坏规则,会让自己的名誉受损。

在古代大家都是十分爱惜自己的名誉,谁都不想让自己处于舆论的劣势,道德的低点。同时也能传递出自己的大度有礼。

再者使者的身份更多地偏向于邮递员,只是往来传递信息的一个工具,斩杀使者并不会对现有的战局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激怒对方让现有的局势更加恶化,就算斩杀了也不会有很大的效果。

如果斩杀了使来使会怎样

古往今来,总是有一些人是不太守“规矩”的,会去破坏规则斩杀使者。所以使者在两国交战时并没有绝对的安全。

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一个是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一位武德充沛的帝王,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

他当时想要征伐匈奴,需要一匹良马。而大宛国又盛产良马,于是汉武帝派出使者前往大宛国购买大宛马也就是现在的汗血宝马。

大宛国则认为自己离大汉很远,大汉管不到,拒绝为大汉提供良马。汉朝使者哪受过这委屈,大汉当时在哪里都是横着走,小小大宛国居然敢不买马,气得在街上大骂。

大宛国国王一怒之下斩杀了汉朝使者。消息传回汉朝后,汉武帝大怒,觉得这是在打大汉朝的脸。于是前后两次出兵,将大宛国灭国。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典故正是另一个故事,东汉时期一代名将耿恭在疏勒城与匈奴交战时,虽然身处劣势但依然顽强奋战,绝不后退一步。

匈奴一直攻城不下,于是派出使者劝耿恭投降。耿恭假意投降将引诱匈奴使者到城墙上,将其斩杀。这个举动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打击了匈奴的嚣张气焰。

但是这个做法也激怒了匈奴的单于。匈奴加大兵力誓要杀了耿恭,报仇雪恨。在这样敌人步步紧逼自己又粮草不足的情况下耿恭任率兵与匈奴激战。

在只剩十三人时终于迎来了援兵,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更多的是一种道德约束,是交战双方根据自己的国力、利益、目的等一系列因素作出的决定。

并不是双方必须遵守的约定,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使者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决定使者命运的有很多如国力、对于事件的态度和当时的形势等。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对外表现。

0 阅读:8

史新说

简介:旧的历史新的解说,和我一起畅游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