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土一块金印,印底刻着五个汉字,日本人翻译后却很难接受

史新说 2022-08-18 20:56:36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抛开那屈辱的百年,中国历史之深厚,对全世界都有较大的影响,正因如此,我们也一直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的存在。

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雕刻,一点一点地汇聚成一条星光璀璨的银河,而在这银河中,我们能够找到每一个朝代的瑰宝,发掘着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物。

我国古代一直是世界的发展中心,也是亚洲国家中巅峰的存在。犹记当年万国来朝,千千万万的船舶靠岸的盛世景象。

作为大国,我们有着宽阔的心胸,无论是对待附属国还是派使者来的国家,我们都是以礼相待倾囊相授,所以我国与他国的关系十分密切,无论是在经济、军事还是民生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来往,我们也常常将本国的一些宝物赠送给其他国家,以表示两国的友好相处。

就好比在近代史上对我国犯下了诸多不可饶恕的罪行的国家——日本,日本人就曾在他们国内挖掘出了一个五字金印,在这个金印的底部刻着“汉倭奴国王”五个大字。

日本输出的文化一直都有中国的影子,于是就有了日本从前是中国附属国的舆论,作为日本民众当然持反对意见,但是金印的出现,似乎在印证着这不是舆论,或许是事实。

虽然这个金印一直被日本当做国宝级的珍宝,但是日本国内对于这个金印的评价却是两极分化。那么究竟这个金印的故事是怎样的呢?接着往下看吧。

一枚金印的出土

1784年的日本大部分地方还处于农业社会,许多人还是靠着耕种为生。某一天,福冈的一个农民在种地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本文提到的金印。

当时他在田地里耕作,辛苦的劳作让他非常疲惫,逐渐地精神涣散,突然他的锄头碰到了硬邦邦的东西,他俯下身去看自己的锄头撞到了什么,一看不得了,是一枚正方形的金印,而且底部还刻着五个篆体。

本来这个农民是想自己藏着,等吃不饱饭的时候拿出去典当,但是当地的一位蕃主知道后将金印买了下来。

此枚金印,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外形,而是象征着那段历史时期与中国文化的影响再次在人们的眼前浮现。这枚金印的底部居然有着汉字,证实了这枚金印的来历与我国汉代有关系,日本曾经也与我国有关系。

过后日本历史学家听到了福冈挖掘出一枚金印,慕名前来,想对这枚金印进行一个深度的研究,发掘它的价值。

当他们小心翼翼地研究金印时,翻过来,发现底部刻着汉字,还是篆体,翻译之后,得到的结果令他们难以惊讶,刻在印底的这句话是“汉倭奴国王”。

日本人万般否认,也改变不了事实

当时的日本被称为倭寇,那时他们人口极少,而且国土面积又小,所以才被称为“倭”,显然当时的日本并没有实力让大国重视它。

除了国家之外,日本人天生身材比较矮小,因此这样的字眼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而“奴”这个字就直接说明了当时的日本对中国是臣服的心态,自愿向中国低头,学习中国的文化。这样看来,在那时日本就是中国的一个附属国。

现在的日本人当然不同意这种说法,坚持自己的国家一直都是独立的,所以他们否认这枚金印的价值,他们认为这枚金印是别人故意放到那里的,以阴谋论来扭曲金印的存在。不承认事实的日本人民也只会让全世界看笑话。

无论他们如何狡辩,事实胜于雄辩,更多证据的出现,击垮了他们那些虚伪的谎言。1981年,中国也出土了一枚与日本这枚差不多形状大小的金印,而且这枚金印的底部同样刻着汉字。

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当时的中国皇帝亲手将这些金印颁发给附属国的王,日本在当时就是中国的附属国无疑。

而人们后续的发现更是印证了这个事实,在中国出土的这枚金印中,人们发现了龟的样式,日本的那枚金印中有蛇的样式。

在古代中国,皇帝是龙的象征,而龟和蛇都是臣的象征,这一点又再次证明了日本是中国的附属国。

文化自信,大国之风

我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曾经十分的紧密,他们在服装、节日和建筑等方面都透着中国的影子,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尊重他们的文化,但是同时,我们有要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以宽大的胸怀接纳文化。

尊重文化也不是说追捧他们的文化,比如现在的和风文化,也是学习我国文化之后再与他们国家结合所得;

还有夏日祭,在他们国内可以随便举办,但是当这个活动要出现在国内时,我们就需要谨慎。

我们与日本在近代史上不是和平相处,他们是侵略者,给我们这个国家带来了很多不可磨灭的伤害,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警惕,我们自己就有悠久丰富的文明,文化自信已是如今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核心思想,对其他文化尊重不盲崇。

后记

回望往昔,盛世场景还历历在目,中国曾经跌入谷底,但是现在凭借着热血和勤劳,一步一步地重返巅峰,复兴之路充满荆棘,但是中华民族从不畏惧困难。

前赴后继的人们推动着中国崛起,还要继续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

3 阅读:2073
评论列表
  • 2022-08-25 10:32

    是压迫使人去侵略,强国会使人堕落

史新说

简介:旧的历史新的解说,和我一起畅游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