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一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40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位居首位。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经典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尤其是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许多医生会建议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然而,阿司匹林虽好,却并非人人适合,也并非没有风险。正确用药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而错误使用可能带来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以下是60岁以上老年人在服用阿司匹林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五大事项,同时也要警惕其可能引发的三大严重副作用。
注意事项一:必须明确用药目的阿司匹林的作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缓解疼痛和炎症,二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血栓。
有些人听说阿司匹林是“保护心脑血管的万能药”,便自作主张开始服用,但实际上,阿司匹林的预防作用只适用于特定人群。
哪些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阿司匹林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
1. 已确诊冠心病、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
2. 高危心血管人群,如患有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者。
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老年人,盲目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弊大于利,增加出血风险。
因此,服用前必须经过医生评估,不可随意用药。
注意事项二:服用剂量需严格控制阿司匹林的预防剂量通常为小剂量(75-100毫克/天),而非治疗疼痛时的大剂量。这是因为过量服用可能引发胃肠道出血、肝肾损伤等问题。许多老年人认为“多吃一点效果更好”,这种观念是极其危险的。
为什么小剂量才有效?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预防血栓形成,而这一作用在低剂量下已经足够。如果剂量过高,不仅不能进一步增强效果,还会显著增加副作用风险。
服药时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不可擅自调整剂量。
注意事项三:服药时间选择有讲究阿司匹林的服用时间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却有讲究。研究表明,晨起和夜间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关键时段,尤其是清晨时血压和血液黏稠度上升,容易诱发心梗和脑梗。
为了更好地发挥药效,建议选择每天晚上饭后服用,此时药物可以在睡眠期间发挥作用。
此外,饭后服用还能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降低胃出血风险。
注意事项四: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身体状况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体代谢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需要注意的检查项目包括:
1. 凝血功能检测:评估血小板凝聚能力,避免出血性并发症。
2. 肝肾功能检测: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肝肾损害,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3. 胃肠道检查:特别是有胃溃疡或胃出血史的患者,更需关注胃部健康。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注意事项五:长期用药需避免与某些药物同服阿司匹林与一些药物同时服用时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增加副作用风险。例如:
·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两者联合使用会显著增加出血风险。
·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联合使用可能削弱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并增加胃肠道损伤风险。
· 中药(如丹参、银杏叶):部分活血化瘀类中药可能与阿司匹林叠加,进一步提高出血风险。
用药期间一定要告知医生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避免药物冲突。
警惕三大严重副作用阿司匹林虽是经典药物,但它并非十全十美。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带来以下严重副作用:
1. 胃溃疡和胃出血风险阿司匹林会抑制胃黏膜保护性前列腺素的生成,导致胃壁易受胃酸侵蚀,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的可能性。特别是有胃部疾病史的患者,这一风险更高。
服用期间如出现胃部不适、黑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2. 出血性中风风险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预防血栓,但同时也可能增加脑血管出血的风险。尤其是高血压未控制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得不偿失。
因此,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需慎用。
3. 肝肾损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对肝脏和肾脏功能造成一定损害。老年人的肾功能本身较弱,需特别警惕这一点。
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及时发现问题。
如何安全服用阿司匹林?为了让阿司匹林真正成为“救命药”而不是“伤命药”,建议老年人在服药时做到以下几点:
1. 听从医生建议:无论是开始服药还是停药,都需经过专业医生评估,切勿擅自决定。
2. 合理搭配饮食:避免空腹服药,饭后服用可以减少胃部刺激。日常饮食中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3. 避免酒精摄入:酒精会加重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增加出血风险。
4. 定期体检: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身体状况,确保用药安全。
5. 警惕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总结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且有效的药物,但它的使用需要科学、谨慎。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前必须明确用药目的,严格控制剂量,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并定期监测身体状况。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才能让阿司匹林真正发挥“护心护脑”的作用。
对于老年人来说,健康是需要认真管理的长期事业。科学用药、规律生活、良好饮食习惯,才能真正为晚年生活保驾护航。
参考资料
1.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20年版)
2.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及二级预防中的应用建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21)
3. 美国心脏协会(AHA)关于阿司匹林用药的最新指导(2022)
4.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与副作用研究》,作者:陈晓东,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