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感谢比亚迪

车百智库 2024-09-23 09:54:54

MONA M03让小鹏难得扬眉吐气了一回。

8月27日发布会后的52分钟,这款车大定就突破10000台;三天后的成都车展上,大定突破30000台;近期,小鹏内部发给供应商的消息显示,这款车订单更是以2000台/天的速度攀升。

过去的十几天里,小鹏MONA M03成功地接棒小米SU7,成为下半年车市的现象级产品。

发布会一周后,何小鹏扫楼给员工发放下午茶,表达了自己的开心,同时鼓励大家继续面对挑战,他说:“未来五个季度,每个季度都有一款新车,这对公司的营销服务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市场再一次证明,一款车要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成功,还是得选择市场已经验证过的路径——颜值过得去,性比价拉满。

1ONE

爆火

在发布会上,何小鹏展示了相似定位的几款车的侧面来进行对比,其中就有颜值已经被肯定的小米SU7。对比下来,几款车差异并不明显,并且小鹏MONA M03此前也一直在进行颜值营销,不少消费者对实车的颜值还是比较认可。

而在价格上,此前传言中一直是15万元左右,而实际的起售价却不到12万元,顶配才是15万元。可见,小鹏这一波是懂预期管理的。

另外,这款车定位的是对于智能化比较感冒的年轻人,智能座舱对比同级别其他车型直接是降维打击。

何小鹏也透露,当前购买这款车的用户,很多是95后甚至00后,也有很多女性用户。

如果说,小米SU7想吸引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那小鹏MONA M03则是进一步下沉,将用户范围再扩大,转化了更大范围的年轻用户群体。

一定程度上,当前小鹏MONA M03的价格满足网友们当初对于小米汽车的期待。小鹏MONA M03上市后,也有网友调侃称:“告诉雷总,红米汽车不用造了,我现在另有选择了。”

当前,小鹏MONA M03的影响力还在持续。

此前在发布二季度财报之时,小鹏就已经大幅度上调了三季度交付指引——三季度小鹏总交付量将介于41000台至45000台,环比增加36%至49%,而其中的增长,主要是来自于小鹏MONA M03。

何小鹏等管理层也不止一次强调,公司已经充分吸取小鹏G6的教训,和供应商一起,已经做好了交付准备。同时,为了缓解交付压力,小鹏方面表示,小鹏MONA M03智驾版本的将在2025年春节之后再进行交付。

小鹏MONA M03的超预期表现,也让小鹏的股价自8月底开始,迎来了一波小涨。

经过此前几次失败,小鹏对各方面也进行了变革。如今随着小鹏MONA M03的爆火,小鹏也终于在销量上松了口气。

2TWO

变现

去年以来,关于小鹏已经从新势力中掉队的声音并不少,外界对于小鹏执着于“智驾”这一标签也有不同看法。

但何小鹏却似乎并不担心,而是多次在媒体前强调,会把更多关注点放在智驾技术提升、走向全球市场的思考上。目前来看,小鹏在汽车的软硬件技术上,确实有所领先。在智能驾驶方面,其在端到端技术研发正在肉眼可见地加速。5月,小鹏发布AI天玑系统,成为全球唯二、全国唯一量产上车端到端AI大模型的车企。7月,小鹏宣布AI天玑系统将向全球推送,本次更新后,小鹏XNGP将从“全国都能开”升级为“全国都好用”。

电子电气架构方面,小鹏目前已跟大众达成合作,联手开发合作开发CEA架构。在这之前,小鹏在去年发布了SEPA2.0「扶摇」全域智能进化架构,标配全域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具有“充电更快、续航更真”的特点。今年上半年发布的小鹏G6,正是基于SEPA2.0扶摇架构下的首款全新车型。近日,何小鹏亲自驾驶小鹏G6做了续航测试,其平均电耗仅为13.2kWh/100km,十分钟就可以补能300km,是市面上充电最快的车型之一。

当然,这些亮眼成果的背后,是小鹏大手笔的研发投入。小鹏2024 年全年研发费用指引为 70-75 亿,其中以智驾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研发费用估计将达 35 亿元,预计后续的研发费用还将继续上行。除此以外,小鹏在算力基础设施层面也做了提前布局,目前具备 2.51 EFLOPS 最大算力储备,作为参考,华为云端训练算力为 3.3EFLOPS,理想则为1.2EFLOPS。

何小鹏曾表示,每年会在算力上投入 7亿,如此对比下来,小鹏在AI方面的投入确实非常舍得。目前来看,何小鹏的“舍得”也迎来了回报。一方面,小鹏的智驾技术已经开始变现,除了跟大众合作获得“技术服务费”之外,随着智驾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边际成本将有望进一步降低,让高阶智驾能够切入20万以下车型,使“智驾平权”成为小鹏的新卖点。

2024年,小鹏计划通过技术创新使XNGP的BOM成本降低50%,让智驾能够成为全系标配,并探索为用户提供软件订阅的灵活付费⽅式。另一方面,SEPA2.0扶摇架构也有望让小鹏进入平台化造车阶段,在动⼒系统、整车硬件、供应链等多个领域实现降本增效。比如SEPA2.0扶摇架构可以覆盖 1800-3200mm 轴距不等的车型,包括各种轿车、SUV、MPV等,相较于传统汽车平台只能针对一个级别车型的限制,新的电子电气架构能够通过模块的排列组合衍生出不同级别和类型的车型。

一则,可以更好把控产品推新的节奏,比如基于扶摇技术架构,小鹏新车型的研发周期将能缩短20%。

二则,可以进一步摊销平台的研发费用和固定资产成本,在扶摇架构下,架构部分的零部件通用化率最高也可达到80%。此外,还能减少生产流程、人力培训的成本,生产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低。

进入真正的体系化造车阶段一直都是何小鹏的目标,早在2022年报电话会上,他就曾表示,从2023年开始,小鹏的纯电整车平台、电子电气架构、动力系统、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件都将进入到平台化。不难看出,在不断强化智驾技术和平台化架构之后,小鹏也从一个车企变得更加靠近一家科技公司,不仅能用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打造小鹏产品,也能进一步赋能其他车企。

3THREE

远景

去年的小鹏科技日,小鹏放了一个短片,在一片旷野上,一架飞行汽车从一辆汽车尾部从容驶出,飞向远方。这就是小鹏的未来产品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

不到一年之后,这台“陆地航母”正式亮相了。

9月3日,“陆地航母”实车首次在广州亮相,并进行了公开试飞,演绎了飞行汽车的应用场景。

小鹏汇天方面表示,这台“陆地航母”将于今年11月在“中国(珠海)航展”进行首次公开载人飞行,并将参加11月的广州国际车展,同时计划于今年年底启动预售。

小鹏汇天的创始人兼CEO赵德力介绍,“公司黄埔工厂计划于明年7月31日建成,并完成第一辆PT车(首批测试车)下线,2026年开始大规模交付,价格预计不会超过200万元。”

“陆地航母”的正式面世,有望将小鹏汇天带到新的高度。

也许不久的将来,除了去南极、登珠峰等项目之外,体验“陆地航母”将成为一种全新的潮流玩法。

不过,赵德力和小鹏汇天走到今天这一步,颇为不易。也是在何小鹏加入后,赵德力终于摆脱了“找钱”的困扰,小鹏汇天进入发展的正轨。

今年8月,小鹏汇天又拿到了10亿元的投资,完成了B1轮融资,并同时启动了B2轮的融资。

融资不断涌入的同时,小鹏汇天订单也已经提前锁定了不少。截至目前,小鹏汇天预订订单累计超1000台 ,意向采购订单超3000台。

小鹏汇天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离不开政策扶持。近两年,低空经济开始密集爆发,并得到各地政府的支持。

在深圳等地,不少低空设备目前已经投入运行,如飞行机器人送外卖、送快递等。深圳表示将打造由直升机/eVTOL载客运输、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公共治理服务等组成的低空起降网络;到明年底,计划建成1000个以上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

而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此前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研究数据,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为33.8%。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这让小鹏汇天等已经在这条路上探索了十余年的企业,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在何小鹏的设想中,未来,城市里的出行应该是无人驾驶,近距离城市之间的交通则是低空飞行,而短距离的服务工具应该是机器人。基于此,小鹏当前专注的三个方向正是自动驾驶、飞行汽车以及人形机器人。

4FOUR

结语

日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在上海中国汽车会客厅举办《新能源智能汽车消费新趋势》主题研讨会上,有专家表示,2024年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单月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50%。新能源汽车消费人群也从尝鲜群体走向大众消费者,消费理念、品牌认知、触达渠道等均呈现新的特征。消费行为的演变也对车企的品牌建设、营销策略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如何判断和应对消费行为与需求的演变;如何进行品牌建设与构建营销传播体系;如何进一步疏通新能源汽车使用与流通环节堵点;如何构建健康可持续的汽车消费生态等问题理应受到车企的高度关注。

小鹏最近的表现,显然已顺应这一趋势。

0 阅读:0

车百智库

简介:车百智库,帮您读懂新能源汽车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