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任在棋牌室打5块钱麻将,被纪委约谈?"
“王处出入大酒店,被路人误拍到发网上了!”
机关事业单位的楼道里,类似的新闻像野草一个样,一旦有火星极易成燎原之势。
原来是中纪委的一些规定,让原本普通的娱乐场所成了党员干部的"高危雷区"。
究竟是哪些地方被划入"公务员禁区"呢?
一、高档私人会所。
这里的会员卡,不是抢票制,而是内定。
去过的人才知道,虽然它会刷多次门禁,搞得像宝藏一样,但这就是一种仪式感。
结果,次日就被纪委请去"喝茶",原来会所里也会藏有正义的使者,无间道是也。
二、带营利性陪侍的场所。
领导唱K不要拍照,传出去影响不好,尤其是那些“公主”陪侍,会让一次唱歌变了味道,事后怎么解释都讲不清楚了。
特别是和企业家朋友去玩的时候,这往往是他们酒后打开局面试探性的一步棋。
三、高尔夫球场和奢侈品店。
深圳的“北极鲶鱼”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她代表着发朋友圈炫富晒幸福的一类人。
比如某配文"老公送的周年礼物",结果网友扒出同款在反腐纪录片里曾出现过。
现在单位里流行起"拼某某式炫富",人均背着9.9包邮的"古驰"帆布袋,清醒万岁。
四、风景区里的秘密据点。
风景如画,谁人不爱?
尤其是厌倦城市喧闹后,一些人变得返璞归真,喜欢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而一些特别风景就能满足这样的愿望。
五、豪华酒店和夜总会。
某人在酒局上吹嘘"茅台当水喝",结果被拍视频举报。
现在单位聚餐都改喝藿香正气水,美其名曰"养生局",不能去地方坚决不要去。
六、商务宴请场所成了新型"考场"。
处长在海鲜酒楼签单后,面对纪委盘问,处长坚称"我在考察澳洲龙虾经营状况"。
网友辣评:建议去考察法国松露,特别是带上我,我有放大镜。
七、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场所。
某所长参加老板宴请,醒来发现包里有张购物卡,后来被告知是所长自己捡到的。
八、某些隐蔽场所。
某主任在居民楼私房菜被举报,解释说是体验百姓生活,结果账单暴露出来真相。
九、娱乐至死场所。
某副局长在养生会所店被拍到,解释"在调研中医理疗产业",面对"贵妃浴"项目字样的消费账单,终于不再狡辩到底了。
十、高消费健身场所。
某位局长在高端健身房被偶遇,声称"我在考察全民健身设施",结果被查处后发现请的是每小时2000元的小姐姐私教。
"年轻时觉得纪律是枷锁,安全退休时才明白是护身符。"
不要去不能去的地方,别养成坏习惯。
不如学学现在的"新潮流":下班组队散下步,周末自己去爬会山,既安全又养生。
咱们规规矩矩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既保得住饭碗,又睡得着安稳觉,多好的事!
老何
“下班组队散下步,周末自己去爬会山“说得真好,我觉得还可以“孤寂无聊河沿釣,嘴巴馋了路边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