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碗甘肃麻辣烫260块?反转了,店主晒出监控喊话:她不报警我报警

成倚贤 2024-10-10 14:51:26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章仕仁

前 言

8月23日,一段顾客在甘肃天水某麻辣烫店内消费2碗麻辣烫,结账时被告知260元的视频走红网络。

可正当大众准备指责这种宰客现象的时候,反转突然来了!

麻辣烫老板亲自在网上晒出当时该女子的吃饭监控,并且喊话:她不报警我报警!

两方都说自己有理,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剧情大反转

在这场麻辣烫风波中,真相如同一锅沸腾的汤底,终于在店主的一记重拳下浮出水面。

就在网络舆论如火如荼之际,店主祭出了他的王牌——店内的监控视频,这一举动,犹如往热油里浇了一勺凉水,瞬间让整个事件沸腾起来。

监控画面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孤零零的两碗麻辣烫,而是一张热闹非凡的餐桌。

原来,那天光顾的不是两个食客,而是一个11人的大家庭!6个大人,5个孩子,围坐在一起,享受着天水特色美食。

这场景哪里像是被宰客的模样?分明是其乐融融的家庭聚餐!

但是别忘了,这可是11个人的消费总额!细算下来,人均消费仅23.6元,在当下物价不菲的年代,这个价格可以说是相当亲民了。

然而,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为什么顾客会在用餐结束后突然发难?他们当时为何没有提出异议?

监控视频中,我们看到顾客们用餐时的表情轻松愉快,结账时也没有任何不满的迹象。

这种前后矛盾的行为,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风波的发生?

又是什么促使顾客在事后发布了那段充满争议的视频?

对峙升级

而11人的消费为何会被简化成2碗?这背后或许藏着一个巧妙的误导。

顾客的投诉意图看似单纯,是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但在店主晒出监控视频后,这一意图的真实性就值得商榷了。

是真的感到被宰客,还是另有隐情?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清楚。

反观店主,他的维权决心倒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公开监控视频到晒出价目表,再到表示要主动报警,每一步都显示出他捍卫店铺声誉的决心。

如果店家确实如实明码标价,并得到顾客同意后才制作食物,那么从法律角度来说,店家是站得住脚的。

反之,如果存在强制消费或者价格欺诈的情况,那么顾客的投诉就是合理的。

舆论战场,网友评论大PK

这些网友仿佛化身福尔摩斯,从监控视频中挖掘蛛丝马迹,为店主洗刷冤屈。

有趣的是,随着事件的发展,不少网友的立场也在悄然转变。

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舆论场,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辨别真相?

当我们面对类似的网络热点时,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和参与?

市场监管部门介入

调查人员如同现代版的包青天,带着公正廉明的态度,开始了一场细致入微的取证之旅。

至于最终的处理结果,虽然尚未公布,但根据已知信息,我们不难做出一些合理推测。

如果店家确实如实明码标价,并未存在强制消费或价格欺诈行为,那么很可能会被认定为正常经营,反之如果发现有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必然会依法处置。

无论结果如何,官方的介入无疑将为这起事件画上一个相对公正的句号。

就像一场赛跑,谁先冲过终点线,谁就能赢得观众的欢呼,在社交媒体上,第一个发声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多关注和同情。

这种现象导致了一些人为博眼球,不惜编造或夸大事实,麻辣烫事件中,顾客的视频之所以能迅速引爆舆论,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该如何明辨是非?答案或许就藏在这起麻辣烫事件中。

结 语

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媒体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能够负责任地传播信息?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我们又该如何保持清醒和理性?

信息源:

1.大风新闻:2024年8月23日,“游客称天水吃麻辣烫加粉2份花260元,店主回应征得同意才加的,市监局已介入处置”

2.黄河新闻网运城频道:2024年8月23日,“8月22日,甘肃天水。女子发视频称选的菜够吃,被老板加了很多粉,两份麻辣烫收了260元...”

0 阅读:11

成倚贤

简介: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