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之际,随着开放浪潮来袭,上海滩的时尚美女喷涌而出,唐瑛、郭婉莹、张爱玲等等,不计其数,再加上电影的普及,明星更是人们追捧的对象,阮玲玉、徐来、严仁美等一众人光耀无比,比起沉闷的故都北平,那是要时尚得多。
相比于上述这些美女们来说,盛爱颐在相貌上肯定是比不上的,我见很多人说起她,总爱用一个“美貌多金”来形容,其实这个就有点瞎说了,多金是没错的,但说她美貌就是睁眼说瞎话了,因为,即使从她年青时的相片来看,与美貌还是有些距离的。
盛爱颐和她的姐姐
她是全国首富盛宣怀的七女儿,人们皆以七小姐称之,这是以盛宣怀的子女排行而来,当时的上海滩有两个七小姐,另一个是张爱玲的继母孙用蕃,不过,这个孙七小姐的名声似乎很不好,仅一个暴打幼小的张爱玲,就让她成为恶妇的代名词了。
盛爱颐的母亲叫庄德华,虽然盛宣怀之前也娶有一妻一妾,但都早逝,庄夫人出生名门,父亲是状元,所以,她作为续弦进入盛家后,很快便成为家中主持。
庄夫人
1916年,晚清第一红顶商人盛宣怀去世,盛家开始走下坡路,但在庄夫人的操持下,庄家依旧是钟鸣鼎食,富贵依然,她在家中是一言九鼎,庄家所有人在她面前都是百依百顺,不敢有丝毫悖逆之处。
庄夫人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叫盛恩颐,女儿便是盛爱颐,也是盛宣怀最疼爱的女儿,所以,盛七小姐从小便是在母亲的呵护下成长,对母亲的话更是言听计从。
盛重颐旧宅(现为日本驻沪总领事官邸)
盛爱颐从小乖巧可人,外表清秀却内心坚韧,虽然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接受了新文化和新思想,但骨子里却是个很传统的女子。
她哥哥盛恩颐继承了父亲创办的汉冶萍公司,经常要与外国人打交道,为工作方便并提升自己的品质,他也开始学英语,于是便请来一位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青年,既当自己的英文秘书也当英语老师,这个相貌英俊的青年叫宋子文。
宋子文与姐妹们
之所以会聘请宋子文,其中的缘由就很深沉了,盛宣怀家有两个知名佣人,一个是宋家老夫人倪桂珍,另一个是吕葆贞,生了个女儿叫赵一荻,也就是人们口中陪伴了张学良一生的赵四小姐,而宋家大姐宋霭龄曾给盛家五小姐盛关颐当家庭教师。
所以,在姐姐的介绍下,宋子文进入了盛家,在教盛恩颐英文的同时,也担任了盛爱颐的老师,儒雅风趣且见多识广的宋子文很快就赢得了七小姐的好感,春心荡漾,二人很快便坠入情网,不可自拔。
盛方颐(左)盛关颐(中)盛爱颐(右)
然而,此事却遭到了庄夫人的强烈反对,她实在是看不起小门小户出身的宋子文,因为此时宋子文的二姐宋庆龄虽然刚嫁给孙中山,但孙中山远没有达到后来的辉煌,而大姐夫孔祥熙更只是一个山西的小土豪,至于后来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还在剩女的道路上飞奔。
更何况,宋氏一家是基督徒,而庄夫人是虔诚的佛教徒,在庄夫人眼中,盛爱颐同宋子文门不当户不对,作为全国首富的盛家如何肯将宝贝女儿嫁给穷酸的宋公子,于是,便将宋子文调去武汉汉阳铁厂当了一名会计,生生地棒打鸳鸯,将二人分开。
盛宣怀夫人庄德华六十寿诞全家福
但宋子文对盛爱颐是一往情深,他想方设法回到上海,经常在盛家门前徘徊,为的就是见七小姐一面,可是,盛爱颐虽然也深爱着宋子文,却不忍违背母亲的意愿,在痛苦的情感中挣扎。
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大元帅府,宋庆龄推荐宋子文前去任职,宋公子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便要带着盛爱颐一起走,然而,传统又不敢违背母亲的七小姐如何下得了这样大的决心。
庄夫人手迹
当宋子文带着早已买好的三张船票,特地追到她同妹妹一起观看“钱塘潮”的地方,想把她们一起带走的时候,她为难地说:“还是你自己去吧,我等你回来。”
于是,她将一把“金叶子”交到相爱的人手中,决定等宋子文发达后回来接她,所谓海枯石烂我等你,便说的是此时盛七小姐的心境。
“金叶子”是由纯金打造的叶片,有时可以兑换成钞票来使用,是当时上流社会送人的礼金,比直接送钱要显得高雅,盛爱颐知道此时的宋子文囊中羞涩,这“金叶子”是她送给宋大公子的路费,可能她早已预感宋子文要走,时常带在身边准备相送的。
果然,宋子文在姐夫的加持下,凭着出色的个人能力,一路平步青云,相继出任了中央银行行长、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及商业部长等职务,当小妹宋美龄嫁给蒋介石以后,更是成为民国最为显赫的家族。
这似乎应了现在人们所说的,“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不过,这话肯定是针对庄夫人所说,不过,宋子文始终没有还盛爱颐的这把“金叶子”,是他忘了还是故意不还,我不得而知,只知道他是将这位苦苦等他归来的盛七小姐忘了个干干净净。
1927年,庄夫人去世,盛爱颐终于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让她的等待有了光明;可是,同时她也失去了家庭的呵护,她的几位哥哥瓜分家产时,竟然将女性排斥在外,盛爱颐的生活一时陷入了困顿。
盛恩颐夫妇
毕竟盛爱颐是受过新思想洗礼过时代女性,她一怒之下将这些冷血的兄弟们告上了法庭,最终赢得了应有的权益,在拥有了大笔财富的同时,也成就了民国女性争遗产并胜诉的第一场维权官司。
1928年,已是民国顶级官员的宋子文,与富商之女张乐怡成婚,他将在上海苦苦等他的初恋早已忘在脑后,不过,张大小姐虽然没有七小姐那么富有,却年轻漂亮,在男人心中,年轻漂亮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
宋子文与张乐怡
然而,宋子文是否真的将盛爱颐忘怀,我还是迷惑的,因为,在盛爱颐赢得的女权官司上,背后有着宋氏姐妹的身影,她们肯定是看在盛爱颐与宋子文的关系上,方才伸出援手。
这是不是有宋子文直接插手的因素也未可知,但可以认定的是,如果没有宋家的支持,这场官司的胜率几何,是不能预测的,至少存在着很大的变数。
宋子文的长女宋琼颐、次女宋曼颐和三女宋瑞颐
再有,宋子文三个女儿的名字中,都带着一个“颐”字,如果能看作是他对盛爱颐的怀念,那应该是说得过去的,如果要说这是巧合,那就太巧合了,巧合得让人疑窦丛生。
盛爱颐是在两年后的报纸上,看见宋子文携夫人来沪的新闻,顿觉五雷轰顶,此时,她已经苦等了宋子文7年的时间,现在早已步入大齡剩女的行列了。
情愿成殇,年华不再,万念俱灰的盛爱颐大病一场,两年后,她毫无征兆地嫁给了表哥庄铸九,总算是斩断了情缘,将自己嫁了出去,从此,宋子文这个名字将从她的记忆中抹去,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她内心真实的感触,又有谁能懂!
但是,虽然盛爱颐将宋子文从心中删除,但他的那些兄弟们为巴结宋子文这个新贵却费尽了心机,他们竭力创造二人接触的机会,甚至将她诓骗出来,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场合同宋子文“偶遇”。
盛爱颐
面对这些人的伎俩,盛爱颐极为愤怒,她坚决不理这负心的旧爱,当宋子文前来搭讪之时,她一句“对不起,我丈夫还在等我”就匆匆离去,这让如日中天的宋大公子情何以堪。
盛爱颐的绝情让那些人很是不解,别人巴结还没机会,可她却将泼天的富贵拒之门外,被人问到时,盛爱颐淡淡地回答,“他正高官厚禄,春风得意,我何必去巴结他?但话也得说回来,他那把金叶子还没还我呢。”
盛爱颐
当然,这是戏谑之辞,以宋子文当时的权势,别说是一把“金叶子”,就是一座金山,对他来说也是小菜一碟,可宋子文就是不提这事,他是以这把“金叶子”,以一个“负债者”的形象,永远存贮在盛爱颐的心中而不被遗忘。
重新回归自我的盛爱颐,并没有躺在巨额的财富上享受,她开始了创业,她花了60万两白银,建造了闻名的百乐门舞厅,这在当时的上海滩是顶级的存在,被称为“远东第一乐府”,其豪华程度远超想象,高耸大楼上彻夜闪烁的霓虹灯,成了上海滩的地标。
这里是张学良的销魂窟,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偷情所,是陈香梅与陈纳德的结婚地,舞厅中飘荡的《夜上海》,成就了多少少女的玫瑰梦,这里走出的明星数不胜数,金嗓子周璇、银嗓子姚莉等等,太多太多。
可惜的是,她毕竟不是善于经营的人才,没有继承老爸盛宣怀的经商基因,在多年的亏损后,不得不将这座舞厅转让他人,试想一下,如果有宋子文做后台,何至于此,然而这就是盛爱颐的性格,她是不会俯就于一个负心之人的。
然而,本以为与宋子文井水不犯河水的盛爱颐,却不得不放下身段,求了宋子文一次,这是由于抗战胜利后,她的侄儿被当作汪伪汉奸被军统逮捕,盛家动用了一切力量,用尽金钱也无济于事,最终,他们找到盛爱颐,请她出面救援。
看着面前长跪不起的嫂子,不忍心的盛爱颐在犹豫了很久后,不得已地给宋子文打去了电话,一句“宋部长,我想明天请你吃顿便饭”,让冰雪聪明的宋子文立即回答,“我明天带着你侄子一起同你吃饭。”
果然,宋子文没有食言,第二天就带着她那汉奸侄儿前来,对此情此景,我们不能猜测此时盛爱颐是如何的一种心境,但肯定是百味杂陈,难以为人道又重新被揭开的伤疤,又使得她进入了一个自我疗伤的循环。
七小姐盛爱颐(后右)八小姐盛方颐(后左)在静安寺盛家公馆
一年后,由于“金融风潮”而退位的宋子文,凄然地去往美国,临行前,他拜托姐姐宋庆龄和妹妹宋美龄关照盛爱颐,有这两位的重量级女性的关照,盛爱颐的生活平静无波。
解放前夕,与世无争的盛爱颐选择了留在大陆,但是,随着公私合营等运动的进程,她名下的产业都化做乌有,特别是在三年自然灾害后,丈夫也因被迫害不幸去世,子女也因“成份”不好下放,只留下孤独的盛爱颐苦熬时日。
但是,随着中国一个接一个的运动,作为大资本家后代的盛爱颐,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更大的冲击,她被赶到了小弄堂的一间仅十几平米的汽车间中,紧邻着化粪池,苦不堪言。
但是,早已将人世看透的盛爱颐宠辱不惊,她在家读书写字,陋室虽小,但她却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依旧保持着大家闺秀的风采。
每到阳光灿烂的时候,她就会搬一只小凳坐在门前,双手夹着一支雪茄,悠闲地晒太阳,在袅袅的烟雾中,用已然浑浊的目光,看门口的行人来来往往,看天上的云卷云舒。
每到这时,便有人调侃她,“老太太,坐那儿干嘛,我替你去美国向宋子文讨金叶子去呀,您要不要一起啊?”而她则不屑一顾地扭过头去,依然抽着雪茄,在众人的笑声中,自顾自地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光。
盛爱颐八十一岁生日时和女儿庄元贞、儿子庄元端
1983年,盛爱颐去世,享年83岁,临终之时,她依然保持着优雅和体面,她那贵族的本色和天然,也在这一刻凝固,让人们记住了这位不俗的老人。
她的子女把将安葬在苏州郊区的一座山上,从那里可以看到城里中国园林中的皇冠留园,那是那是盛爱颐生前住过很久的地方,有着她很多幼年的欢笑和快乐。
而那些旧日的回忆,也随着她的离去,成为过往,在人们一声声的叹息声中,如风一般的消逝,时至今日,已然没几人还记得这位当年上海滩响当当的盛七小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