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名言,大家都能七嘴八舌的说上几句,就比如“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句出自《礼记·曲礼上》的一句经典名言,就被很多人拿来使用。
这句名言讲的就是有来有往的关系,而随礼最能表现出这句话,也体现出了我国的讲人情,在亲朋好友有事的时候,随一个份子钱,自己有事的时候,亲朋好友也会随一个份子钱。
但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事情,却在利益和金钱的影响下慢慢变了味道。其实,很多份子钱是没有必要随的,特别是人过了中年以后。
一、凡事都爱办喜宴的这种感情现在越来越多见,不管是孩子结婚、孩子过百天还是孩子升学宴,亦或是自己或者家人过生日,大大小小的都要邀请亲朋好友来参加酒席。
这样的说的不好听了就是为了敛财,你随礼随了几百,吃个饭也花不了多少钱,最后他口袋里的钱肯定是满满的。
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去为了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与其和别的亲戚一样在背地里说这个亲戚怎么怎么不好,还不如和别的亲戚说好遇到小事情的礼直接不随有用。
二、有事的时候才会想起你前段时间跟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聚餐,其中一个老同学提议说,以后谁家办事,不管关系好不好,一定要随份子钱,也算是尽尽同学情谊。但是,关系一般,甚至几年都不见面的所谓的同学,为什么要随礼呢?
这样的事情大家肯定也会遇到过,很久不联系的亲戚或者朋友,突然告诉你自己家里有事,要结婚或者过生日之类的,言外之意想要你随礼;或者是很久不联系的亲戚突然给你发消息说家里要办事,都是为了敛财而已。
我们的精力和时间其实是很宝贵的,对于这些生活中交集很少,没有什么情感的亲戚或者朋友,这些礼随了真的大可不必。
三、不亲自邀请你参加的礼前段时间听老妈说要去参加一个玩的很要好的朋友的孩子的升学宴,听她询问我要随多少礼,我就问她朋友是怎么通知你的,她说就只是发了个朋友圈,还是听别的朋友说的酒宴位置。
我直接说,你还是别去了,人家又没有邀请你,即使她没有当面说,但是发个消息或者打个电话的时间总不能没有吧!如果人家通知了所有人,唯独没有通知你,那你真的没必要去。
本来人家就没有打算让你参加,你去了就相当于热脸贴冷屁股,不仅损失份子钱,别人还会觉得你脸皮厚,是为了来吃酒宴。所以,这种礼就算随了,也是白搭。
四、来往不一样的礼有时候,遇到亲戚随礼时随的钱不一样这很正常,就比如你给他家随1000,他给你随1200元,因为现在的礼越来越大,你还会觉得亲戚会办事。但是,如果他只给你随了800呢?
每个人赚钱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你把对方当作亲戚或者朋友,随礼时他家却随的少,试问一下,别人真的看的起你吗?这样的亲戚还有必要继续交往下去吗?
这样的事情,还真的就被我家遇到了,亲戚女儿上大学,我们家随了1000元的礼,而几年后我自己的女儿要上大学了,别人只随了600元,真的是故意的还是什么情况。
说白了,这样的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牢固,即使这次你给他家随礼,下次说不定他家就不随了,这样的亲戚该断则断,没有必要留着。
五、互相攀比的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随礼开始变得互相攀比,开始为了要面子从本来的1000元变成了2000元到5000元不等,如果你拿的多了,自己的经济压力太大,如果你拿的太少了,面子上又过不去。
这样的关系一般出现在朋友之间,你自己有钱可以自己随便花,但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不顾别人的经济能力的人,就该断联系了。
结语如今,随礼已经变成了一门学问,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互相帮助了,而是需要判断怎么随、怎么回,让人压力很大。对于一些没有用的社交和亲戚,有时候甚至会被当成“冤大头”,钱花了,最后还受了一肚子的气。
作为一个成年人,一定要慢慢清楚,什么礼不该随,什么礼应该随,不能别人只要一邀请你,你就直接点头答应。只有被人把你当回事,你才有必要互相来往。
最后,你觉得什么样的礼是最不该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