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摇摇欲坠、备受西方列强欺凌的清朝末年,从深圳走出一位水师将军,大小战役打了36仗,却没有一次败绩。他是谁?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就是清朝道光年间的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

赖氏一门三代五将:图片来自赖恩爵将军纪念馆
在深圳大鹏半岛的鹏城村,赖氏可以说是名门望族。在清朝中晚期200多年里,赖氏一门三代出了五员武将,历史上更是赢得“宋有杨家将,清有赖家帮”的美誉。
赖家同样满门忠烈。1997年香港回归时,分散在世界各地400多名赖氏后人,齐聚鹏城村赖恩爵振武将军第,竖起“还我祖愿”的牌匾,并留下一幅“鸦片毒害永难忘,南京条约今洗雪”醒世诤言。


赖恩爵将军塑像
赖恩爵指挥的九龙海战,打响了中国鸦片战争第一枪。
赖恩爵1785年出生于深圳大鹏所城,24岁时随父在广东阳江入伍。44岁调任大鹏所城参将,随后便指挥了七战七捷的九龙海战。
1839年7月7日,当时赖恩爵将军奉钦差大臣林则徐之命,前往香港九龙海域阻止英军武装商船舰队贩运鸦片。
谁知气势汹汹的五艘英国军舰不宣而战,向我方开炮,历史上著名的九龙海战爆发,它也打响了鸦片战争的第一枪。
赖恩爵沉着指挥三艘水师船和九龙炮台应战,战斗持续了将近五个小时,成功击毙英军十多人,并击沉双桅舰一艘,英军大败而逃。

赖恩爵将军像:图片来自赖恩爵将军第展览馆

九龙海战:图片来自赖恩爵将军第展览馆

在随后几个月时间里,不甘心失败的英军屡次前来香港挑衅。赖恩爵再次向林则徐请战,并立下军令状,誓死抗英。
赖恩爵率领大鹏水师,组织当地百姓,利用天气和熟悉海湾的优势,和英国舰队又打了六战,次次获胜,把不可一世的侵略者赶出了尖沙嘴,这也是中国近代抗击英国入侵并取得辉煌胜利的第一仗。

九龙海战:大鹏海防展览馆

英国军舰模型:来自赖恩爵纪念馆

鸦片战争前中国水师舰船
赖恩爵将军因战功卓著,48岁时升任广东水师提督(当时全国仅有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官拜从一品。朝廷在大鹏所城为赖恩爵建“振威将军第”,并保留至今。
道光皇帝还御笔题写匾额和楹联,并赐予赖恩爵五爪龙袍。当朝兵部尚书上门道贺时,更是盛赞“宋有杨家将,清有赖家帮”,并将三代五将匾高悬于一进厅堂门楣之上。
1850年,赖恩爵将军临终留下“吾忧朝廷腐败而忧,吾乐收回香港而乐”,最终郁郁而终。

深圳大鹏鹏城村内的赖恩爵将军第



道光皇帝御赞三代五将牌匾

道光赐五爪龙袍

赖恩爵祖母编写的育儿三字经
在孱弱的清王朝后期,赖恩爵指挥大鹏所城军民共同抗击英国侵略者,这是中国鸦片战争史上,最值得骄傲和书写的民族精神不屈的符号。
在战船火炮明显落后英军的情况下,赖恩爵将军还能做到七战七捷,除了高超的作战指挥谋略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下面两点:
第一就是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
至今,在大鹏湾一带还流传着《大鹏米饼歌》:“九龙海战奏凯歌,鹏城军民齐庆贺。支援前线送米饼,保障干粮装满箩。”
在大鹏现有的非遗项目里,打米饼、濑粉仔都有“大鹏军粮”的美称。
古代在大鹏所城守卫的士兵,大多来自北方,鹏城村现有2000多人,76个姓氏就可以看到,大鹏守军来自天南海北。

尤其是北方的士兵,喜吃面食,于是大鹏所城的父老乡亲们就用当地产的大米,磨粉做成条状的濑粉仔,一解北方士兵的相思之苦。同时方便携带,是很好的军粮。
而大鹏特有的打米饼,更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压缩饼干”。
每次打完胜仗或者重要的节庆日,所城的将军都要摆宴席,和父老乡亲同欢,大鹏将军宴由此流传至今,成为当地的特色美食。
广东省级非遗大鹏追念英烈习俗,与大鹏所城几乎同时诞生,已有600年历史。清道光年间,刘起龙和赖恩爵两位将军亲自率众在大鹏城打醮以纪念阵亡将士,代代相传至今。

大鹏美食:将军宴

大鹏美食:打米饼


而军爱民从“摸夜将军”刘起龙的一个小故事很好体现出来。
刘起龙,也是从大鹏所城走出去的一位将军。过去只要大鹏所城的将军回家,全城百姓都要张灯结彩,摆台设香,夹道欢迎。刘起龙认为这种拜将仪式,劳民伤财,十分厌恶。
在他担任福建水师提督后,每次回家,从不声张,总在三更半夜翻墙进城,第二天若无其事的出现在城里。全城百姓心存感激,戏称刘起龙为“摸夜将军“。
有一次,他摸夜回家被值更的士兵发现,士兵严厉质问后,发现是刘将军,心中忐忑不安。
没想到第二天,刘启龙把值更的士兵叫到家中,奖赏了十二两银子,表扬他的忠于职守。


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将军第
第二就是军籍世袭制。这种制度让大鹏所城成了驻守海防官兵唯一的家园,抗敌就是保家卫国。
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是在大鹏所城不一样,所有的军籍都可以世袭。
驻守大鹏所城的官兵,按照古代千户所的设置,人数在1100多人,他们平时开荒垦田,结婚生子,和普通百姓一样生活,战时扛起武器打击来犯的侵略者。
高峰时期在所城周边开垦的田地上万亩,养活了官兵和家属三四千人;军籍世袭制让他们世代生活在这片滨海土地上,这里也成为了他们不可失去的家园。
如果入侵者来犯,他们誓死也要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你能想象这样的战斗会有多强!
以史为鉴,在当代中国再次被西方列强全方位围剿的时代背景下,军民团结一心,永远都是中国战胜一切来犯之敌的制胜法宝。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讨论、留言。

广东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鹏程村(大鹏所城)





大鹏所城南门入口


特别说明:文中相关数据来自2018年广东旅游出版社《大鹏所城风物记》(编著许桂灵)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