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回娘家初七返程,在高铁站接到我妈打来的电话,我当场泪崩

秋雅聊情感 2025-04-03 23:23:45

01

我叫林晓梅,47岁,小学学历,来自一个偏远的小县城。

早年家里穷,读书也只是勉强读到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后来一直在村里的针织厂上班,后来厂子倒闭了,就在镇上帮人做点小工,打打零工。

现在,我是一名家庭主妇,丈夫在建筑队上班,常年在外地干活,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也还过得去。

我嫁到夫家已经25年了,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儿子读完职高就出去打工了,女儿正在上大学。

我和丈夫的感情谈不上多深厚,从结婚那天起,我就知道这段婚姻不过是两家长辈安排的结果。

他不是坏人,就是不怎么懂得关心人,更别说体贴了。

我们之间更像是两个人在为了生活各自忙碌着,偶尔说上几句话,大部分时候,各过各的。

我娘家离夫家不算太远,坐高铁也就两个小时,但一年回去的机会屈指可数。

自从嫁人后,每年也就过年那几天能回娘家看看。

今年也不例外,腊月二十九那天,我就帮婆婆把年货准备好,初一陪着她拜年走亲戚,初二一早才带着女儿回了娘家。

老家的年味,还是那么浓,母亲的饭菜,还是那么香……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 初七那天,在高铁站准备返程时,我接到了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一句话,让我当场泪崩。

02

从小我就是个“没用的丫头”,这是我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我们那个小山村,重男轻女早已根深蒂固。

家里有三个孩子,我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母亲总是说,若不是为了生个儿子,她也不想再受那么多苦。

小时候,家里条件差,父亲只供两个弟弟上学,我小学没读完就被拉回家干活。

每天天还没亮,就得起来劈柴烧水、喂猪喂鸡,然后跟着母亲上山砍柴、下地种田。

我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母亲让我躺在床上休息,可父亲回来看见我没下地,二话不说就抄起扫帚把我从床上赶下来了:“一个丫头片子,娇气什么?死了都没人心疼!”

那天之后,我开始明白, 在这个家里,我只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

我弟弟们一个个都被供到镇上的中学,后来老二还考上了技校。

父亲逢人就夸他“有出息”,而我呢?

17岁那年被邻村介绍人说媒,匆匆嫁人。

那天出嫁,我穿着母亲缝了一周的红袄,手里拿着两双毛线手套,那是母亲亲手织给我和丈夫的嫁妆。

婚后的日子并不轻松。

丈夫话不多,脾气却不小,尤其是喝了酒以后经常骂人。

有一次他因为儿子考试没考好就摔了碗,我劝了几句,他反手把筷子扔了过来,打在我眉骨上,流了很多血。

我躲进厨房时,婆婆站在门口冷冷地说了一句:“女人嘛,嫁过来就是来受苦的。”

我不敢告诉母亲,因为她那时正在为老二的婚事操心,家里没钱,还要借债给弟弟买房。

我不想让她再担心我。

直到我女儿出生,母亲来我家坐月子,我才偷偷跟她说了那次的事。

她摸着我的头,叹着气说:“晓梅啊,女人命苦是命,忍一忍就过去了。”

那一刻,我才知道,母亲比我更苦。

后来,弟弟们一个个成家立业,父亲病重卧床,母亲一个人照顾,弟弟们都说工作忙,每次都是我回去守夜、端屎端尿。

去年冬天,父亲去世,是我和母亲一起操办了葬礼。

两个弟弟只在出殡那天出现了一下,连灵堂都没守一晚。

母亲却一直替他们说好话:“你弟弟们工作忙,没办法,你是女儿,多陪陪妈。”

我知道,母亲心里是有数的。她只是习惯了为儿子找借口。

今年回娘家,母亲看见我和女儿,高兴得合不拢嘴。她提前三天就杀鸡煮肉、做酱菜,连炕都烧得暖暖的。女儿晚上靠着外婆撒娇:“外婆,你做的红烧肉比我妈做得好吃!”

母亲一边笑一边说:“你妈妈小时候最爱吃这个,每次我做,她都藏两块在碗底,说留着晚上再吃。”

我听着听着,眼眶就湿了。那些年我以为被忽略的爱,其实母亲都记得。

初七一早,我收拾好行李,准备回夫家。母亲起得比我还早,帮我把咸菜和腊肉一包包装好。我说:“妈,别弄了,拿不上。”

她却一边系着塑料袋一边说:“拿得上,你爸爸在的时候不让我给你带,现在我一个人,想给你什么就给你。”

我没说话,只是低头擦了擦眼角。

到了高铁站,女儿去买水,我坐在候车室等她。这时,电话响了,是母亲。接通后,她沉默了一下,说:“晓梅啊,妈刚才在你屋里看到你留下的毛线手套,是你小时候戴的那双吧?”

我鼻子一酸:“嗯,是啊,舍不得扔。”

母亲那头哽咽了:“妈对不起你啊,这些年你受苦了……你弟弟们不孝,我……我也没本事替你撑腰……”

我听着听着,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周围人来来往往,我却像被困在一个透明的泡泡里,只有母亲的声音在我耳边回响。

我终于明白,有些人一辈子都在为别人活着,只有母亲,一直在为我活着。

03

那天回到家以后,我整整哭了一夜。

不是因为母亲的话让我难过,而是因为我终于明白了她的爱,一种藏在沉默背后的深情。

她或许不能为我撑起整个天地,也无法改变我所受的苦,但她始终在我身后,哪怕只是默默地为我系紧一个塑料袋。

现在,每次女儿放假回来,我都会做母亲做给我的红烧肉,烧得香香的,端到她面前看她笑。我也开始理解母亲当年那些“软弱”的选择,那不是妥协,而是她用尽力气守护家庭的方式。

我不知道还能陪母亲几年,但我知道,从现在开始,我不会再错过她的爱,也不会再让她一个人承担所有的沉默。

或许,这就是成长,也是作为女儿的觉醒。

有些泪,不是脆弱,而是对爱最深沉的回应。

0 阅读:0
秋雅聊情感

秋雅聊情感

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都是因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