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20年,儿子喊我聚餐,我拒绝了,前妻:儿子50万结婚费谁给

秋雅聊情感 2025-04-26 23:39:09

01

我叫赵云生,62岁,来自一个不大的小县城。

中师毕业后,我在县里的中学教了二十多年书,直到五十岁那年办理了提前退休。

退休金不高不低,够我一个人生活。

离婚已经整整二十年了,这些年,我一个人住在单位分的一套老小区里,日子平淡,但也不算孤苦。

我跟前妻陈红是在1985年结的婚,那个年代,讲究门当户对。

她是城里人,家里有点关系,进了供销社做会计。

我呢,土生土长的农村娃,靠着中师文凭改变了命运,也算是她家勉强能接受的女婿。

我们有一个儿子,叫赵子昂,今年刚满30岁。

离婚那年,赵子昂刚10岁,判给了他妈。

那时候我没抢抚养权——不是不想要,是知道自己一个男人,既没时间也没那个能力照顾孩子,再说,陈红当时说得好听,会让孩子常来看看我。

我信了她的嘴,却没想到,那一别,就是20年。

这20年里,我的生活简单如一张白纸。每天早起遛弯,看书种花,偶尔跟老同事下盘象棋。可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会想,那个曾经叫我“爸爸”的男孩,现在长成了什么模样?

直到前几天,我接到了赵子昂的电话,说想请我吃顿饭,说是“家里人聚一聚”。

我没答应。

挂了电话没多久,前妻陈红打过来,语气不善:“你儿子要结婚了,50万的结婚钱你是不是该出点?”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我到底是个父亲,还是个提款机?

02

我和陈红的婚姻,说不上多恩爱,但也算过得去,直到儿子8岁那年,我发现她跟单位一个男同事走得太近。

起初我不信,一个女人有个朋友也正常,可后来,她常常晚归,连赵子昂感冒了都不管不问,还总跟我吵架,动不动就说我“没出息”“配不上她”。

有一次她彻夜未归,我急得满街找人,结果第二天她回来说:“你管我干嘛?我们早就没感情了。”我心一凉,那年我们离了婚。

法院判决是她带着孩子,但我每月要给300块抚养费。那时候300块对我来说不少,是我工资的四分之一。我没说不行,按时打卡,雷打不动。

可从那以后,赵子昂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每次我去供销社找他,陈红都说他“在补课”“出去玩了”“不在家”,时间一长,我也就不去了。儿子成了她的工具,彻底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

我听说后来她改嫁了,嫁了个做建材生意的男人,家里条件不错。赵子昂也换了姓,随了继父的姓,叫刘子昂。我听了心里不是滋味,但想想,孩子在那边过得好就行了,不认我也没啥。

我一个人过了这些年,没再娶。不是没人介绍,是我心里放不下那口气。别人问起,我就说:“孩子大了,自己日子过得去就行。”可谁知道,我的心里其实空了一块。

直到前几天,那个电话突然打来。我听到一个成熟男人的声音:“爸,我是子昂,我想请你吃顿饭,我们全家都会来。”我一时愣住了,想说“你什么时候又叫我爸了?”可终究只是说了句:“我这几天不方便。”

挂掉电话后,我坐在沙发上,盯着窗外的老槐树出了神。二十年没联系,我在他心里算什么?现在突然出现,是为了亲情,还是为了钱?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陈红的电话就打来了,一张嘴就是:“你儿子要结婚,50万起步,你是亲爸,不能一分不出吧?”我苦笑:“我这点退休金,能出啥?当初你说会让他常来看我,这二十年呢?你让我当个提款机?”

她冷哼:“你别说得那么委屈,他要是不认你,还会打电话给你吃饭?你不出钱行啊,那你别怪他以后不跟你来往。”

我突然明白了,这顿饭,是给钱的前奏,是道德绑架的开场白。

我没有当场拒绝,我只是说:“让我考虑考虑。”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个人翻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退休金卡里不到10万,平时省吃俭用攒了点,零零总总也就15万多点。

别说50万,连首付款都凑不出来。

我想起那年儿子发烧,我骑着自行车送他去医院的样子,他那时候虽然小,但信任地靠在我怀里,喊我“爸爸”,喊得那么响。

我也想帮他,可我帮得了吗?

后来我托人打听,赵子昂这几年混得不错,在市里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中层,年薪二三十万。他女朋友家条件一般,婚房要男方出,女方出车。所以陈红这才急了,才想到我这个“亲爸”。

但我又想,真要讲亲情,这二十年呢?他毕业、工作、恋爱,我一个都没参与。我没资格当他爸了。

那天晚上,他又打来电话,说定好饭局,问我去不去。我说:“子昂,你现在也三十了,应该理解我为什么不想去。你找我,是因为你妈让你找的吧?”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妈是提了,但我也想见见你。”

我心里一软:“你要是真心想见我,咱们俩单独见,我请你吃。”

他顿了顿,说:“我这边不好安排,还是改天吧。”

从那天起,他再没打过电话。

我知道,我又一次被排除在他们的“家庭”之外。

03

后来,街坊邻居都在谈论赵家儿子结婚的事,说婚礼办得可体面了,新房是市里的精装修,婚车一溜排了十几辆。有人问我:“赵老师,你儿子结婚你去了不?”

我笑了笑,说:“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我不爱凑热闹。”

其实我知道,我不去,他也没空留个座位。

我没有去那顿饭,也没有出那50万。不是我小气,是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亲情不是金钱的筹码,更不是二十年冷漠之后的一句“爸”就能换回来的。

我站在窗前,看着对面楼上挂着的红灯笼,忽然有一种释然的感觉。人到晚年,不图热闹,只求一份心安。我给自己泡了杯茶,坐下来看那本翻了多年的《论语》,心里念着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可惜,他走的时候,没告诉我方向。

但我祝他幸福,真心的。只是这份祝福,不夹杂任何金钱,也不需要任何回报。

1 阅读:362
秋雅聊情感

秋雅聊情感

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都是因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