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观察平台热门视频引发的若干思考第3篇

刘喜脉 2022-06-13 15:23:56

于是,假装严格地梳理一番后,会发现这么一个情况:个人创作横视频、长视频的最优平台,在中国能选择的只有哔哩哔哩。

换句话说,b站也可以成为一个跳板,当你在平台足够硬气后,且平台没有与你签约的前提下,你是可以在全域内吃流量的。

顺带一提,如果你想靠短视频跑量,快手和抖音都可以;如果你想靠图文内容打开格局,知乎算是首选;如果你既不会做视频又不会写长文,那么,你还可以有小红书,内容只需要短且足够文艺,图片么,一定要美,人美景美字美就对了——反正这个力场里都是数不尽的“真善美”。

简言之,明白了自身优势和平台受众的基本情况,依照自己的兴趣投其所好就可以的。至于能不能成,那就是努力+运气了,而后者往往更重要。

这里我们可以抽空看下b站2021年年报与2022年3月的季报,下面的内容来自3月财报,数据显示,虽然b站用户数量、用户活跃度、每天创作的作品数、up主数等都在提升,但如果庞大的用户数没能对平台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活跃用户2.94亿与4亿其实没区别。

注意,4亿活跃用户数是陈睿总之前提到的一个平台目标。

关于平台的盈利模式,2年前的一篇内容我就琢磨过,没想到2022年的今天,b站居然还没找到商业化的有效模式。

首先,是游戏方面。

以前b站还能通过代理游戏补血,但现在一线的游戏商都知道优先建立自己的渠道,b站虽然能代理,但分成可能并不高;b站能拿到独代的游戏,市场表现其实都不好,原因还是前面的,正儿八经有底子有基础的游戏商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更愿意自营渠道而不是“外包”,b站是没得选。

当然,b站是投了不少游戏公司,但是,这种广撒网的风投思路其实是有问题的。第一,b站本身就在剥离游戏业务,投出去的钱还不如补贴到视频创作方面——尤其是自制作品;第二,中国游戏市场同质化过于严重,尤其现在的国内外局势如此,游戏并不是一门好做的生意,现在玩家要求高品质的大作,你要是再折腾什么换皮Q版不耐玩的模式,玩家能一日游都是给厂子面子。

其次,是直播方面。

据说之前b站用天价签了一男一女,我的第一感觉是疯狂,第二感觉是这笔投资大概率是要亏的。它的商业逻辑我是怎么都没想通,平台要靠什么回本呢?卖大航海?还是广告代言?还是带货?

如果是卖大航海,那平台又整了那么多素人主播甚至是鼓励up主开直播,这其实是矛盾的。平台用户在同一时间只能关注同一个主播——当然,也有可能是同时看好几个。既然请了一个大主播,其实就是变相削弱了其他主播的生存权,流量都集中到头部了,尾部的那些人怎么活?

这个生态直接就毁了。

如果是广告代言,这个逻辑也是说不通的,如果甲方的预算是10万,也许给到单一主播可能也就20场吧。这个曝光量能有多少?我们就算500万吧——500万曝光可以了吧?

但是,如果把10万预算都砸在活动上,由众多up主参与,持续一个月的曝光可以达到多少呢?500万是起步,5000万并不难。

由up主来做还能带货,然而,直到2022年的今天,b站的【商品库】还没建立好,甚至商品这个模块都暂时取消了。

商品库的逻辑真的很简单,b站自建仓库或供应链,up主带货就有分成,即使不做外部供应链,单纯开放会员购的佣金模式也够b站自己玩商业闭环了——up主带货,用户与up主建立粘性,用户买到心仪的东西,up主有分成,b站里外都有流量,怎么算都不会亏。

至于b站目前在弄的直播带货,它的逻辑也是有点问题。

b站用户主要是年轻人,而且,不少还是与抖音、微博绝缘的年轻人,他们也许会为了价格高昂的手办消费,但不见得会“冲动消费”。

说白了,类似抖音、快手直播带货的那种大声吆喝、煽动情绪,与b站的调性完全不对。同时,就是什么货适合放在b站上卖?这也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大品牌通常没必要亲自下场做直播,除非是给面子捧个场,或者纯粹只是曝光打个广告;

其次,适合直播带货的商品,是价格不至于让人掂量,不存在太多售后麻烦的“快消品”。

书也许挺适合做直播带货的商品,但其实不如出版社或出版公司亲自下场直播——书的利润那么低,让up主带货还不如自己带货。

同时,直播虽然在最近的财报中成为收益贡献的大内容,但直播这门面对年轻人的“生意”,它的一时繁荣只是因为不少人无处安放的青春需要有个着落。

现在b站的直播繁荣,本质上是部分头部up抽空来直播,其实还是因为up主,而不是因为主播。同时,会整活的主播毕竟还是少数,而且直播更偏青春饭生意,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会吃不消——直播是体力+脑力活动。

主播的迭代其实挺快的。这一点资方想的比我们青春,于是才会有各种虚拟主播。

第三,大会员制度。

大会员制度的核心问题是,付费观众能否获得高品质的作品观赏可能。

优酷视频、爱奇艺、腾讯视频和网飞,针对付费用户都是在花血本自制作品。在番剧引进受限的情况下,b站又不能总是花钱买纪录片、老电影、老影视剧,唯一的选择就是自己做内容。

b站自制内容的最大问题是,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大作】,有些作品小而美,但并不见得是让用户成为大会员的动力。更何况现在的审查机制,b站自制内容能做的品类好像也只有那么些——参考其他平台,但竞争力相较于其他平台又弱了。

至于国创,考虑到现在国创作品的剧本质量,我实在没办法乐观——国内动画的故事质感,那真是一个不想吐槽。

第四,漫画与音频

b站有版权漫画和猫耳FM这样的音频网站,漫画由于需要花钱买版权,成本投入相当大,而猫耳FM能有营收的是有声书部分,前期还是要花钱,本质都是赔钱赚流量的生意。

b站想摆脱目前的营收乏力的窘境,更现实且更能良性发展的可能还是大量引入广告主,除了目前视频下方的贴片广告,还应该直接下场做中间人,把甲方与up主直连,更为重要的是,剔除广告中间商与MCN。

如果是实体经济,渠道商作为中间商的存在还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涉及到铺货、配送投入的人力物力的确很繁琐。而如果是线上无实体的,为了降低成本提升营收,我认为完全应该剔除所有中间环节。

这样最直接的好处是,能让脚踏实地的个人创作者和个人工作室有足够的安全感创作出好内容。

b站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创作者能提供各种优质内容,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改制为平台的付费内容或者是自制项目中。

平心而论,b站想提升营收,视频的贴片广告加入不见得会引起反响,无非是普通会员看up主的内容需要看广告,大会员可以去广告、提前点播(平台定制up主独家内容)、花式弹幕、会员购优惠券等各种增值内容。

至于自制作品方面,b站完全可以把预算抽出一部分放在与up主的合作上,说真的,与其花大价钱请明星做节目还要炒热度,不如直接与up主合作,热度自带收益自留,同时,留一部分预算做点类似《人生一串》这种小而精的作品,比啥都强。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