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年轻的中共一大代表1987年在北京死于车祸

温明华阿 2025-03-21 18:02:50

中共一大代表中,1921年7月1日参会的最年轻代表是19岁的刘仁静,来自湖北应城,他是该次会议13名代表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1920年10月,刘仁静在北大加入“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他与张国焘代表“北大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中共一大。他崇拜托洛斯基,曾赴土耳其会面,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唯一见过托洛斯基本人者。

刘仁静因1929年8月加入“托派”被开除党籍。其在“文革”中的状态引人,他是否能避开这场政治风暴?

1967年上半年,文革席卷全国。居住在北京的刘仁静因历史原因屡遭批判,此次亦未能幸免,遭受批斗、抄家,并被勒令打扫胡同。

他在胡同口揭下炮轰刘少奇的大字报欲带回家,被红卫兵殴打。6月,公安部以“反革命,颠覆政府活动”罪名将其逮捕,关入北京秦城监狱。

刘仁静之子刘威立时任南京某厂厂长,自参军转业至南京后,他努力与父政治划清界线。但“文革”期间仍因家庭出身入狱,其女刘文澜则在上海工作。

刘仁静夫人陆慎之面临困境,丈夫被捕致收入中断,她孤身一人,生活陷入艰难境地。

她申请来沪投靠女儿遭户籍警拒绝。女儿刘文澜只能从微薄月薪中挤出20元寄给母亲,节日另加5元,两人生活十分拮据。

1971年,相关方面批准她前往上海,陆慎之与女儿得以重逢,实现了亲人团聚。

1972年4月,母女收到刘仁静来信,要陆慎之回京照顾他。陆慎之拒绝道:“他坐牢还叫我陪?不去。”之后刘仁静连发数信,内容相仿,陆慎之均未回应。

之后,上海户籍警催促,陆慎之携女返京。抵京后,公安部人员即与她们交谈,称无需顾虑,她们自由。并安排车辆,送她们至延庆县广积屯甲1号监狱见刘仁静。

刘仁静在延庆监狱时,并未与普通犯人同处,而是被安排于“单独院落”内。

小院位于农场一角,内有两间平房、一间小厨房及一间厕所。

看守人员居于对面,有两三间房,且有独立通道。刘仁静无“陪伴”不得出院门。院外有高墙、哨兵及电网重重把守。

陆慎之母女抵达后,农场教导员及另一领导来访,告知生活费等生活细节,并谈及父亲在场的生活与劳动状况。

刘仁静年逾七旬,尚能劳作。监狱领导说明情况:他与众人一同在院中,一人松土,一人挖坑,他执小篮放种,另一人覆土。

1973年,刘仁静夫妇的父母被转至北京大兴县团河劳改农场,住独院,环境改善。院子毗邻树林,看守人员亦减少至两人。

后搬至北京近郊少管所旁闲置房,仅一名刘姓看守且常不在。他大方表示:“院子门无需关,我不担心你们逃走。”

刘仁静风趣地回答:“为何要走,此处衣食无忧,甚是不错。”

在少管所时,刘仁静夫妇境遇好转,女儿每次探望,他们会获安排车辆前往京郊名胜游览。

刘仁静晚年言:“共产党对我情深义重,无论我犯何等大错,均未舍弃,且为我指明生活道路。”

但好景不长,刘仁静遭遇了一场突发交通事故并离世。事故具体情况为:他因意外不幸丧生。

1987年8月5日晨,刘仁静穿越新街口外大街至北师大操场晨练时,被22路公交车撞倒。虽迅速送医抢救,但因颅脑破裂、失血过多,于262医院(现火箭军总医院)不幸离世。

在办理刘仁静丧事期间,其子刘威立向有关部门寻求为父亲一生作出总结。鉴于刘仁静经历复杂,部门认为“人生定论”难以确定,故未予撰写。

0 阅读:35
温明华阿

温明华阿

温明华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