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第六个世界血栓日

傲柔聊健康 2023-02-18 23:29:16
2019年的10月13日 第六个世界血栓日

血栓危害,谈之色变。

中老年人心梗、脑梗时有耳闻,

去年一位年轻记者仅是崴了脚,12天后死于肺栓塞,令人惋惜。

心血管疾病中的三大杀手—心梗、脑梗、肺栓塞,

其基础原因都是血栓堵塞关键血管通路,瞬间致残,甚至夺去生命。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紧急,易受到重视,而易导致肺栓塞的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很长一段时间是被忽视的。

其实下肢静脉最容易形成静脉血栓,也容易血栓脱落,达到肺部就形成肺栓塞,部分人群因此致死。

前述的年轻记者,就是遭此厄运。

世界血栓日为什么会定在10月13日呢?

世界血栓日的提出,其目标是期望提高公众对血栓病的知晓度,促进血栓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让预防血栓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懂得预防血栓,最终减少血栓形成的损害和死亡。

10月13日,德国著名医学家、病理学家鲁道夫·菲尔绍的生日(Rudolf Virchow),为了纪念他,特定这一天为世界血栓日。

他在1856年阐明了肺栓塞发病的原理,即静脉内发生血栓,特别是源自肢体的血栓,会移位并堵塞肺血管系统。

他提出了血栓形成的三大原因:

1 血流缓慢,

2 高凝状态,

3 血管损伤。

至今,尽管更细致的血栓形成因素被细分,但是并没有离开上述三大要素的框架。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框架的作用,我们可以举几个日常易形成静脉血栓的场景。

静脉曲张容易并发血栓

大家知道静脉曲张患者更加容易出现浅静脉血栓,并且有一定概率蔓延到深静脉,那么曲张静脉团的位置为什么易发血栓呢?

这是因为静脉团位置的血管扭曲增粗,内部瓣膜功能失序,血管网络中的血流速度非常缓慢,就如同一条水流和缓的大河更容易沉积泥沙一样,形成血栓的概率比其他位置要高。

经济舱综合征

耳熟能详的经济舱综合征,则是因为人在狭小的空间里,肢体蜷曲,难以伸展,加之旅途砂上运动减少,饮水减量,也容易形成血栓。

妊娠前后的妈妈

妊娠期母体血液呈高凝状态,且行动不便,高凝状态合并有血流缓慢, 而母体分娩之后,更会伴有子宫部位的血管损伤,所以产科也是静脉血栓的高发科室。

运动受伤者

爱好运动更好事情,因为肌肉收缩可以加速血液循环,理论上来说是可以降低血栓发生概率的。

但是运动不要过度,量力而行。

不管是较重的腿部骨折者,还是看似轻微的肌肉拉伤者,其组织细微处会出现血管损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凝血机制启动,加上损伤后一部分朋友需要卧床制动,导致血流缓慢,所以日常运动爱好者要注意适量运动,循序渐进,减少急性损伤。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控血栓呢?

日常预防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静脉血栓是可预防的。

远离静脉血栓,”动”是最有效防控措施

适当的体育锻炼,促进肌肉收缩,加速血液循环;

办公室一族、长途旅行者要注意经常站起来走动或者做一做脚踝的屈伸动作。

妊娠前后,更是要避免陈旧的坐月子陋习,增加肢体的运动,如果有肢体肿胀较重的现象,还可以选择一双合适的医用弹力袜,既减轻肿胀还可以预防血栓,一举两得。

增加饮水,稀释血液

在外出远足或者长途旅行时,往往自身照顾不周,饮水量有所下降,所以务必注意保证饮水量,从而防范血栓。

这是着眼于稀释血液,避免血液过度浓缩,导致的高凝状态。

提前防范

下肢静脉曲张是容易造成深静脉血栓的,数据表明,静脉曲张者罹患深静脉血栓概率是常人5倍。

防患于未然,就要在静脉曲张的相对早期进行治疗,尽量采取对身体干扰小,直接下地行走,不用卧床的治疗方案,既可以快速恢复工作、生活,也会更加有安全性的保障。因为手术后如果因过度的疼痛而长时间卧床,形成血栓的概率会增加。

目前静脉曲张的微创技术发展迅速,许多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局麻下完成,比如激光、射频技术。

但如果从减少损伤角度来说,CHIVA技术是目前更优的选择,不但局麻下完成,还可立即下地行走,大部分血管网得以保留,继续发挥血管功能,和废弃的治疗理念截然不同。

因为其精确性的特点,还可以避免常见的神经损伤、出血等并发症。

及时识别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时,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不明原因、单侧肢体的肿胀疼痛不适,皮肤温度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许多患者可能会仅仅认为是抽筋或者崴脚,忽略了血栓性疾病,所以务必提高警觉。

如果有腿部扭伤、卧床制动过久、怀孕等血栓诱发因素时,更需要引起警惕,尽快寻求专业的医生评估。

0 阅读:7

傲柔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