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首发于“浔阳叙话”公众号,再由编者“冯晓晖”公众号转发,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投稿,相关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
本文首发于《九江日报·长江周刊》,经作者授权在本公众号转发。
王微与柳如是齐名并称。王微的知名度虽稍逊于柳如是,其才学却能略胜一筹。
王微(约1600—约1647),字修微,自号草衣道人,广陵人。七岁时,其父去世,孤儿寡母,无所依靠,遂沦落北里,以色事人。王微才学卓越,色艺俱佳,排调品题,颇能压倒一座之客,得到了当时士大夫的欣赏,所交往者多是当世名士。
图源不详 编者配图
万历四十四年(1616),王微受到“黠奴”的要挟而不得不外出避难,开始扁舟载书、浪迹江湖的远游生活。期间,王微与茅元仪相恋,颇有相知之感。然而好景不长,因茅元仪移情她人,王微毅然选择离开。
之后,王微回到西湖,与谭元春等人交游唱和。谭元春(字友夏)从未以“女校书”看待王微,而是视其为“冥悟人”“学道人”“诗人”,并赠诗云“天涯沦落同”。此句使得王微大为感动,因此她在《送友夏,友夏赠予诗有天涯沦落同之句》诗中写道:“去去应难问,寒空叶自红。此生已沦落,犹幸得君同。”一个“幸”字,道出了得遇知己的无限感慨。谭元春身负盛名,为竟陵派之领袖,他的精神认同和引为同调,促使王微反思自我,触发其深植体内的旷达洒脱之侠气。
王微自幼便有山水癖,当她听宾客描绘匡庐奇秀甲天下的胜概时,顿生向往之情,遽命驾而往。钱谦益《草衣道人王微》记载:“已而忽有警悟,皈心禅悦。布袍竹杖,游历江楚,登大别山,眺黄鹤楼、鹦鹉洲诸胜,谒玄岳,登天柱峰,溯大江,上匡庐,访白香山草堂,参憨山大师于五乳。”
〔清〕王翚绘《庐山白云图》卷局部 编者配图
王微的这次西游经历,始于泰昌元年(1620),自冬徂夏,历时数月,途中尽展其旷达洒脱之侠气。王微西行,系独来独往,未曾依附他人。跨越千里,往返半载,这对于一位弱女子来说,无疑充满了艰辛和危险,然而她丝毫没有气沮,途中佳作不断,逸兴遄飞。她曾攀登天柱峰巅,停留三日,只为欣赏红轮喷薄、光芒万丈的日出景象。
到达庐山后,让王微印象最深的便是瀑布,喷洒千寻,雪花万丈,登时洗涤世间尘虑,令人心旷神怡,如在仙境。在庐山,王微也屡有壮举。《林下词选》卷九说:“修微性雅好游,尝轻舟载诗画,往来五湖间。自言入匡庐,月下从开先寺看青玉峡,道遇虎,不怖;至栖贤桥,题字金井上,白云卷之而飞;见乐天草堂圮,解衣修葺。”
庐山青玉峡、栖贤桥,被苏轼誉为庐山二胜,历来游览者甚众,然而众人大多都是在白天游览,王微却于月下看青玉峡,更得其幽,大是可人。令人咋舌的是,王微竟于途中遇到老虎,然而她并不畏惧。这不是王微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老虎了。在包园时,王微灯下读书,见窗缝间有光如炬,甚是明亮,仔细观察之下,发现竟然是虎!王微却了不慌乱,挑灯吟诗自若,因此时人称其“胆可包身”。
〔清〕唐寅绘《庐山三峡桥图》 编者配图
栖贤桥下水势湍急,如虹奔电落,响震山谷,自古便有小三峡之称。王微立于桥下突岩之上,水气氤氲中挥毫题词,可谓壮矣。除了山南的青玉峡、栖贤桥,王微还曾造访山北的庐山草堂,并赋诗二首。《庐山草堂》:
九转丹房半卷莲,金膏犹向铁船悬。
无端一纸除书促,掷去龙花象帝筵。(其一)
涧云溪月尚如前,惆怅难逢十八贤。
竹影书中犹有字,聚时猿鸟散风烟。(其二)
由于王微的诗作散失严重,其歌咏庐山的作品,目前仅见此二首,片羽吉光,弥足珍贵。《庐山历代诗词全集》中没有收录此诗,可补其阙。王微见白居易庐山草堂荒芜已久,遂发心修葺。据黄宗羲《匡庐游录》记载,谭元春曾在庐山草堂故址构建房屋,以存胜迹。根据王微与谭元春的关系推测,谭元春修复草堂之举应该是受到了王微的直接影响。
王微来庐山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为了参拜憨山德清大师。作为晚明四大高僧的憨山德清,当时住在五乳寺,四方参学者不远千里而至,入山问道。王微早年即信奉佛教,曾刺血书写佛经。此次来到匡庐,作有《参憨大师》诗:“远公曾振锡,喜复现优昙。石火千年梦,寒炉半偈参。弥天悲念切,离日道心酣。愿作投怀鸟,香云绕佛龛。”“愿作投怀鸟,香云绕佛龛”之句,表达了她对佛教的倾心向往。
憨山德清 (1546-1623) 编者配图
也许,经历了颠沛流离,看惯了世间百态,王微决心要告别以色事人、以艺娱人的生活,隐居山林,终老一生。因此,自庐山返回之后,王微于西湖边筑造“生圹”,谢绝红尘纷扰。王微有诗道:“布袍竹杖飘然出,元岳匡庐讨胜还。便不扫除天下事,终须键户著名山。”可以看作是此时心境的写照。
独身西游的经历,使得王微的诗歌摆脱了旖旎闺情的狭小空间,得江山之助,清雅洗练。王端淑评论道“落想空灵,吐句慧远,他人说尽千行纸,不若修微寥寥数字。绝非温李,谁说苏辛,词家胜地,已为修微占尽。胸中若无万卷书,眼中若无五岳潇湘,必不能梦到想到”。黄宗羲说“当是时,虞山有柳如是,云间有王修微,皆以唱随风雅闻于天下。”陈寅恪也称赞:“往岁读《咏怀堂集》,颇喜之,以为可与严惟中之《钤山》,王修微之《樾馆》两集,同是有明一代诗什之佼佼者。”
除了诗作,关于王微的风评也出现了变化,钱谦益称赞“草衣之诗近于侠”,汪然明与祁彪佳“剧谈王修微女侠状,可下酒一斗”。陈继儒赞叹其“登高临深,飘忽数千里,智能卫足,胆可包身,独来独往,布帆无恙”。在世人眼里,色艺俱佳的“女校书”已经变成了有胆有识的女侠,这一切,都是沦落风尘的王微在纷扰的世俗中,不断发现自我,努力探寻生命价值的结果。
她无法选择起点,但她改变了行走的方向。
滑红彬(作者像)
【作者简介】滑红彬,1983年生,河北内丘人,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兼任江西省书院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地方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读后记】她无法选择起点,但她改变了行走的方向。滑老师这句话写得好。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起点,但只要努力就能改变行走的方向。
本篇首发于《九江日报》。滑老师给王微挂上了“名媛”的标签,名媛者,名门大家之闺秀也。王微是有才气能写诗的名妓,怎么也不能说是名媛。但若写成《名妓王微的庐山之行》,题目固然抢眼,能在《九江日报》上发表的可能性趋近于零。
作为名妓的王微,并不在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列,八艳是: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想必读者总会知道其中几位。她们有没有来过庐山,请滑老师继续研究。
浔阳叙话:展示九江文化,讲述浔城故事,品鉴风俗滋味,漫记百态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