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弃猫效应”后才明白,孩子长大后和父母不亲,都是有原因的

优米MaMa 2024-01-10 21:06:11

大家好,我是优米MaMa~

在后台,有不少家长抱怨:老师,到底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懂事,反而却不和我亲了?

确实,和孩子渐行渐远,是不少父母在育儿道路上要面临的事。即便我们不想承认,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终究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

不过虽然改变不了大方向,但看着别人家孩子孝顺体贴、和父母相处亲近,还是很羡慕。

我们又会不自觉陷入自我怀疑和纠结,于是不少父母想方设法和孩子套近乎,但往往效果不佳。

最近在重新翻看心理学书籍,发现这个现象其实可以用“弃猫效应”来解释。

养过宠物的人应该知道,小猫咪如果被主人抛弃过一次,就会变得特别乖,它会主动蹭别人的裤脚,躺下来随便让人摸,也会刻意做出一些讨好人类的举动。

这是因为它们担心再次被抛弃,不过看似乖巧、软萌的背后,其实损害的是猫咪对人们的信任。

教育孩子也是这样,我们有时难免会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斥责孩子,如果不懂得点心理学知识,真的很容易形成“弃猫效应”,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

尤其下面这几种情况:

打骂孩子的父母

之前刷过一个新闻,石家庄一位妈妈因为儿子写作业拖拉大发雷霆,骂了孩子一顿后,发狠将他关在了房间写作业。孩子看妈妈这么生气,也不敢反抗,就乖乖地在屋里写作业。

作业写完已是深夜,孩子怕黑不敢一个人睡,就想起身去找妈妈,但又实在害怕妈妈还在气头上,便徘徊不前。

母亲通过监控看到,儿子在房门口来回做了好几次,最后还是放弃了,转身回到书桌上拿了一支笔,写下了一句话塞进了枕头底下,才慢慢爬上床入睡了。

等孩子睡着后,妈妈拿出纸条一看,上面只有一句话:妈妈,我爱你!

那一刻,这位妈妈瞬间泪流满面!

记得前几天,优米有一晚磨叽到很晚,让她早点睡,熊娃就是不听,眼瞅着都快10:30了,老母亲的火终于压不住了,于是吼道:你睡不睡?不睡觉就从卧室出去!

熊孩子立马爬上床,憋红了眼眶默默地说了一句:妈妈,我这就睡,你别赶我出去,我最爱你了,你不想和我睡觉,是不爱我了吗?

平时自诩育儿专家的我,在那一刻突然说不出来话了。

脑海中就飘过了一句话:在这个世上,唯一骂不走的,可能就是追在你屁股后面喊“妈妈”的孩子。

我们成年人的世界有很多情绪,高兴的、沮丧的,无奈的,有时难免控制不住,这时候孩子就成了遭殃者。

我们总是习惯用最差的态度对待孩子,但你发现没,孩子总会轻易地原谅我们,甚至还会变得比以前更加粘人。

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是自己的教育起了作用,殊不知,打骂“销毁”的正是亲子间的爱!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在一次次的打压中与我们渐行渐远。

威胁孩子的父母

不知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场景:

游乐场里,孩子想多玩一会,妈妈边生气边说“你不回家,我自己走了,你就自己在这待着吧!”;

超市里,孩子想买个玩具,父母会说:“别再耍赖了,不然你就今晚别回家了!”

马路上,孩子走累了,想让父母抱,父母会说:“自己走,不想走就在这被别人抱走吧,别跟我回家!”

发现没,我们家长总是能狠狠拿捏住孩子的痛点,一句“自己在这待着!”“今晚别回家!”“等着被别人抱走!”就能让孩子乖乖听话。

但真的不建议家长们经常用威胁的方式去达成目标,因为被威胁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做事时失去自信,从而自暴自弃,长大后胆小懦弱。

除此以外,孩子在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父母威胁孩子,容易让孩子产生极度紧张、没有安全感,导致其出现恐惧心理。

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下的孩子,长大后要么成为讨好型人格,要么会变得抑郁、自闭。

爱打击孩子的父母

身为家长看到自家孩子不如别人,难免会说几句,这很正常。

但生活中总有一部分家长奉行“打击教育”,他们认为“小树不敲不直溜”,于是只要找到机会,就一定会打击孩子。

大学同学琳琳就是在这种教育之下长大的:

小时候学跳舞,一些动作总跟不上同学。妈妈就会说:这么几个动作都做不好,以后还能干啥?

上学后,成绩不理想妈妈会说:“这点分数,以后只能去捡垃圾了!”;

成绩考好了,妈妈就说:“别骄傲,就你这忽上忽下的成绩,下次估计还得掉下去!”

活了20多年,妈妈的表扬屈指可数。为了摆脱指责,琳琳独自一人从海南跑到了东北上大学。

虽然物理意义上她摆脱了母亲的束缚,但多年来潜移默化的言语pua,早已深深侵入了她的内心。

即便大学里琳琳一直成绩优异,舞蹈出色,但还是一直很自卑。从来不敢在人多的地方发言,一说话就脸红。

也因为过分自卑,后来找工作时,好几个很不错的工作机会都没有抓住!不过好在,这些年通过工作的治愈,琳琳早已成了无坚不摧的女强人。

但每谈起母亲的影响,她总说:摊上一个爱打击人的妈妈,真的要用一生去治愈!

如何将“弃猫效应”的危害降到最低?

当然,带过娃的家长都知道,熊娃有时候作妖起来,不翻脸真的很难压制住。所以若实在没忍住冲着孩子发火了,也别担心,我们是有办法将伤害降到可控范围的。

首先,若有错,就去道歉。

如果真的是我们有错,不要觉得拉不下脸,该道歉就道歉!

道歉时也可以解释自己为什么情绪激动,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关爱。

其次,给孩子一个拥抱和安慰

等双方情绪平静后,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

别小瞧这个拥抱,它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和爱,这会将孩子从自责中拉出来。

再次,给孩子一次发声的机会。

我们父母常犯的问题就是理所当然!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的想法不靠谱。但如果你试着给孩子一个发声的机会,你会发现他远比我们想的要成熟、懂事。

最后,反思复盘,建立规矩和界限。

亲子发声冲突后,最好带着孩子做一次反思复盘。和孩子一起看看哪些行为过界了,哪些行为容易激发矛盾。

和孩子一起建立规矩和界限,会更有利于孩子执行维护。

我想说,批评孩子没错,对他严厉也没错。错的是,我们家长往往忘记善后,放任孩子的负面情绪持续发酵,导致孩子和我们越走越远,还不自知。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和我们无话不谈,真的建议大家看看“弃猫效应”~

6 阅读:2675
评论列表
  • 2024-01-11 06:54

    小编你孩子和你不亲,而且你理解了,是这样吗

  • 2024-01-13 18:35

    一个连父母都不亲你还想它跟谁亲???你以为孝治天下是假的

  • 小时候经常被我爸打的在地上滚来滚去[笑着哭]长大了不照样亲热的不得了[笑着哭]上学的时候经常被老师把耳朵拧得红红的[笑着哭]手掌心打的肿多高[笑着哭]也没见我去报复老师啊[笑着哭]其实还是环境的问题[笑着哭]以前的环境恶劣一点[笑着哭]小孩大多都懂事一点[笑着哭]现在的小孩大多都一家就一两个[笑着哭]全都当成祖宗供着[笑着哭]稍微一点不如意就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一样[笑着哭]

优米MaMa

简介:与千万妈妈一起成长,探讨科学育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