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太忠拒绝演《北上》,妻子提醒要丢官,尤:丢官也不演

秀才说文史 2024-04-02 02:13:06

1986年的一天,尤太忠正坐在家里看一个名字叫《北上》的剧本。忽然,他把剧本重重地摔到桌子上,气呼呼地说道:“我坚决不演。”

听到喊声,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的妻子王雪晨吓了一跳,她急忙放下衣服走进屋里问道:“老尤,发生什么事了?”

原来,就在几天前,尤太忠忽然接到总政通知,要求其所在广州军区积极参演话剧《北上》。

拿到剧本,尤太忠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仔仔细细一连看了好几遍,这才拍桌子怒吼:“《北上》这个剧我们军区不演。”

听了尤太忠的话,王雪晨一愣,小声提醒道:“老尤,你脾气要改一改了,这样犟,会丢官的。”

“司令丢了,我也不演。”

大家都知道,尤太忠在执行上级指示上向来不打折扣。为什么这一次,尤太忠宁愿丢官也不演《北上》呢?

这就要从《北上》这部剧本说起。

《北上》是总政为庆祝红军胜利长征50周年,以红军北上长征为题材而编写的一部话剧,主题内容积极向上。

但,当尤太忠看完剧本后,觉得剧本中很多故事情节和尤太忠亲身经历的北上长征出入较大,就决定拒演。

那么,尤太忠亲身经历的“北上”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1936年,尤太忠跟随红四方面军北上长征,任31军93师279团5连指导员,那一年他才17岁。过草地的时候,他患上了疾病,为了不让他掉队,首长就把他拴在马屁股后面拖着走。等走出草地,部队牺牲了一半人。

对那些牺牲的战友,将军记忆犹新:“我担任连指导员,连长是邓世松,后来牺牲了,被敌人打了冷枪,我们帮他收尸的时候,他身上被打好几个窟窿,不忍观看。营长叫陈坤昌,打天水时牺牲。我记得团长换了三个,一个叫孙传章,牺牲了,在一个叫王采会,又牺牲了,还有一个叫徐子文的最后也牺牲了。”

“我们面对的不单单是战争,还有饥饿。我们把能吃的都吃了,还是饿死了不少人。”

“特别是一些战士牺牲了,连名字都没留下,只得用绰号称呼他们。”想到这些,将军哽咽了。他忽然放大嗓门对王雪晨说:“功劳明明都是他们的,却很多都算到我们活着的身上,他们连命都没了,我们活着的人有什么可吹的。”

从将军的叙述中,王雪晨觉得,丈夫对那段历史太熟悉了。她也终于明白,尤太忠拒绝参演《北上》的真正原因。

剧本可以还原历史,但不能篡改历史。

后来,尤太忠就让警卫员给总政一个负责人拨通了电话,王雪晨没有阻拦。

电话中,尤太忠表述了自己拒演《北上》的决心。

听了尤太忠的话,对方先是一愣,随即惊讶地问:“这是上级指示,你说不演就不演了。”

“就是撤职,我也不演。”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电话那端就没话可说了。

这事后来传到邓公那里,邓公知道尤太忠的脾气,他认准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就亲自为尤太忠说了话,同意不演就不演,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不单单对《北上》这部剧罢演,1996年,吴东峰根据采访写了一篇专访,记述了尤太忠在长征中的点点滴滴。在征求尤太忠的意见时,被将军当场否决:“此稿,我坚决不同意发表。”

这就是尤太忠将军,无私付出不求名利,他的节操和情怀,令后人永远铭记。

0 阅读:4
秀才说文史

秀才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