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我国政府要打造一座“新”城,规模之大仅次于首都,这座城市的名叫雄安新区。
雄安建设初期,到处都是建筑工地,这座城市只能看到工人,看不到一点烟火气。
如今,七年过去了,6700亿投资涌入了这座城市,现如今雄安变得怎么样了?能不能住人?是否已有城市规模了呢?

雄安新区是一座占地面积极为广阔的城市,是纽约的三倍那么大,这么看来,声势浩大的沙特新城一样在雄安新区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雄安新区位于河北,这里是雄县、安新县、容城县三界交汇处,从这一点来看,雄安新区地理位置选得不错。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北京都是热门城市。
城市发展离不开人口,但是一座城市的人口如果太多的话,就会阻碍发展,所以北京人口转移是一个大问题。
人口转移,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最关键的是如何将这种人口压力通过正确的方式疏导出去。

人一旦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家庭,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
考虑到这一点,人口转移的地点不能太远,考虑到北京的面积,一百多公里是一个合适的距离。
如果再加上便利的交通,一百多里的通行时间或许还要快过北京早高峰的时间,选来选去,只有雄安新区这片地方最合适。

为了让人口转移平稳过渡,首先要有一个章程,企业必须要先搬到雄安,工作单位搬迁了,人自然也就跟着过来了。
简而言之,就是产业转移带动人口转移。
雄安新区之所以投入这么多资金用来建设,就涉及到了第二问题,稳定的生活。

生活想要稳定,配套设施必须齐全,日常工作吃饭是一个问题,孩子的教育也是一个问题,人们的医疗更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在雄安新区建设初期,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

雄安新区是一座未来城市,这里的未来,指的是一座城市的设计理念。
雄安新区建设过程有很多创新,这种创新从设计阶段就已经开始了,比如说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创新,比如说城市中的交通创新,再比如说产业与服务的创新。

首先,雄安新区是一座生态城市,在城市设计规划中,白洋淀完美的融入到了这座新城。
所以雄安新区有水有城,有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
当雄安新区的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时,雄安的植树造林工作也在进行中。
雄安新区森林面积四十七万亩,绿化面积七十三万亩,城市绿化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雄安新区有自然保护区,有森林公园,还有一系列的生态休闲场所。
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雄安新区使用的都是环保型建筑材料。
比如说雄安新区的道路使用的都是橡胶粉橡胶路面,有一个普通沥青路面不具备的巨大优势。
那就是耐久度,橡胶路面可以不用维修,连续使用二十年,橡胶路面很好,但是价格也很贵。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新的雄安新区的交通网中首次引入了数字化概念。
数字化意味着智能化,那么智能交通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呢?

整个交通网络之上有一个统一的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下面分为四大平台,想要让平台和中心有效的运行,那就需要路面感知系统。
所以雄安新区在道路两旁安装了信息杆,这样一来,道路不仅有了通信功能,还具备了全数字化感知能力。
雄安新区的数字化道路每天都在增长中等完全打通,总里程数将超过五百公里。

有了数字化道路,这也为智能化汽车无人驾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车路协同的角度来看,雄安新区已经走在了前列。

雄安作为一座未来城,它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创新产业。
为了吸引企业入驻,为了激活雄安新区的发展活力,雄安新区里面有不少试验区,这些试验区通过政策驱动,企业受益了,城市发展自然也就上来了。
比如说雄安新区的跨境电商试验区,这个试验区有政策支持,也有创新升级。

试验区先后孵化了六十多家企业,这些企业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创新和特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以后,很快就受到了国外买家的青睐。
除了跨境电商以外,雄安新区金融贸易等方面也都有相关的创新举措。

企业有了创新,公共服务必须也有创新。
众所周知,以往跟公家打交道,总是有盖不完的章,办不完的手续。
雄安新区将多个流程整合在一起,各种许可证变成了一个证,一般来说,办理业务只要需要一次即完成。

中国有句老话叫要想复兴修路,雄安新区想要发展,便利的通道必不可少,雄安新区不仅有七条高速主干道,还有多条省道、国道连接。
除此之外,雄安新区还有一张铁路网四纵两横的布局,让雄安新区到哪都方便。
未来之城,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整体框架已经完成建设,与北京周边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雄安新区会让全世界眼前一亮。
那么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观点吧。

信息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