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翻一页史书,就翻过了了千万人的一生。
而往往史书中不经意的一句话,是无数人凄凉而悲惨的一世。
01
胁臂小骨,狼藉于道,每郊行,足履于上,搰搰有声,如在麻秸上。《辉县志》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在城外的道路上,散着一些肋骨和小臂骨头,当人走在上面的时候,就感觉踩在麻秆上一样。
这些骨头是哪里来的呢?
原来这是康熙二十九年《辉县志》描绘的崇祯十二年的情况。当时的辉县因为遭受了旱灾,加上兵荒马乱,粮食绝收。
有人死了,刚被埋下,就被人挖出来为食。大人稍不注意自己的孩子,转眼就已经在人家的锅里煮着了。而一些独居的单身人士,更是屡屡被杀,充作食物。
每到夜晚,城中呼喊、求救、啼哭声不绝于耳,这是城中的一些奸人在杀人为食,但没有人敢去救。
那些奸人,他们吃人肉,用人骨烧火,甚至有人把头颅烧成灰做,做成面和人肉汤一起吃。而其他的骨头被丢弃到野外。
头骨越来越多,就像瓜一样,一个一个地垒了起来,只是没有瓜蔓而已。
02
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馀物称此。《三国志》裴松之注蜀汉灭亡的时候,蜀主刘禅投降之时,交给魏国一个清单,上面有着蜀国数据。
此时的蜀国有: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
官吏加上士兵合计为14.2万人,而全国人口才94万人。
而米有40万斛,大约为6000万斤。平均分摊到每个蜀国百姓头上,每位百姓只有63斤米,63斤只够一个正常人一个半月所需。粮食之紧缺,可以想象。
而当时还有10万大军在打仗,粮食势必要首先保证军队供给,老百姓手中的粮食也就更少。
03
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人相食,乃罢吏兵新募集者。《三国志 武帝纪》这是发生在曹操和吕布交战之时。
曹操去攻打陶谦,没想到自己的兖州却被吕布从后占领,曹操回军与吕布作战。但当时,发生了大饥荒,两军交战没多久,就都缺粮了,双双引兵而去。
粮食极度紧张,一斛卖到50万钱,而在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时,一斛粟的价格卖到30钱,也就是说粮食价格上涨了16667倍。我们今天米价大约是3元一斤, 如果按照东汉这个涨幅,也就意味着米要5万元一斤,二线城市一套房只够40斤大米。
那个时代的饥荒,是十分恐怖的。
袁绍的军队没有粮食吃,靠吃桑葚度日。袁术在江淮,军队靠着吃河蚌保命。
刘备在攻打袁术的时候,吕布从后面偷了他的徐州。刘备带着兵就回去打吕布,但仗没怎么打,刘备就向吕布投降了。
皇叔为何如此懦弱啊?有军队为啥不跟吕布死磕到底!原因很简单,刘备军中缺粮,军中开始人吃人,刘备万般无奈之下,才投降了吕布。
04
建安二十二年,曹植写了一篇文章《说疫气》: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这类文字看多了,会让人麻木,那这场瘟疫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在学语文的时候,都知道有著名的建安七子,也就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和陈琳,因感染瘟疫死在了跟随曹操出征的军中。建安七子中的另三位,徐幹、应瑒、刘桢,因瘟疫死在了邺城。
这场瘟疫让建安七子死了五个,这些人都是显贵之人,其生活条件远远优于普通百姓,他们尚且如此,普通百姓的惨状就可以想象了。
而史书上对这场惨烈的瘟疫,只留下了几个字:
建安二十二年,是岁大疫。《三国志》05
贵阳被围十余月,城中军民男妇四十万,至是饿死几尽,仅余二百人 。《明史·土司传》明朝天启年间,在贵州、四川发生了奢安之乱,当地土司和明军打了整整九年。
贵阳是一座重镇,是双方必争之地,战争极为惨烈。土司首领奢崇明率军10万围贵阳,贵阳城中原本有40万人,10个月过后,仅剩下200人,这意味着每2000人之中,仅有一人存活。
那这剩下的200人是怎么活下来的呢?都是人吃人,吃到最后而存活下来的。而更恐怖的是,这200人,一直吃了10个月的人肉。
06
关东蝗大起,从东方飞至敦煌。这是汉武帝时期的一次蝗虫灾害记录,蝗虫从函谷关以东,遮天蔽日,从东方一直飞到了敦煌。
这又是无数人的血和泪。
用户68xxx20
史书能记载描述到普通人的时候,都是大灾大难。
老九
易子而食,拆骨为炊!
鲤鱼跃龙门 回复 01-07 13:55
怎一个惨字了得?!!
SNK
对皇帝的业绩大书特书,对黎民百姓的遭遇,罕有文人详尽描写,传统文人嘴脸,精致利己主义根源
猛兽大哥
吐蕃趁安史之乱攻入长安长安几十万户被押会吐蕃,你想想得什么样
澎湃人生 回复 01-06 20:23
如果按照东汉这个涨幅,也就意味着米要5万元一斤,二线城市一套房只够40斤大米。
Timeless
现代都有,更何况以前
澎湃人生 回复 01-06 20:23
😂😂😂
月生
举一个字少事大的例子:涂尸堰河
帝王 回复 02-01 19:28
丰衣足食,[得瑟]
风车KD0084 回复 02-04 12:04
艰难探索
职业喷子
没有西方的科学和文明进入让中国自己发展这种事不超一百年就发生一次。
卖花狼
最最恐怖的一个汉字:饿
用户16xxx79
“春燕归,巢于林木”一一这是北魏入侵后,刘宋黄河以南至江淮的景象:越冬归来的燕子只能在树林筑巢,旧巢找不到了,同样这片广袤的大地巳经没有屋檐可供它们筑巢了!
浮光掠影 回复 01-04 02:36
在孝文帝之前,北魏军队打仗从不带粮草,都是就地劫掠解决,当地的粮草牲畜吃光了,就吃人。两脚羊的称呼就是这时候出来的。
小月月不乖
[抠鼻]你这个好歹还描述了一下,李世民的渭水之盟,突厥在关中待了一个月[得瑟]记录都没有,直接就是李世民天神下凡一人退敌,次年关中蝗灾,一样没记录情况。。突厥是游牧民族,你敢想当时关中人有多惨??
☞☞☞
一将功成万骨枯
木刀
每当人口爆炸超过自然资源承载能力时,必然会有大规模的人口灭绝,现在14亿人口也太多了
木刀 回复 洞庭余波 02-07 21:44
呵呵,一旦被封锁,离开了外国的农药种子化肥,你试试,能满足70%就不错了
洞庭余波 回复 02-07 21:08
中国目前的能力养活自己,不借助外来资源,好像是刚刚好。所以,国家对占用耕地的事情,及为关注!
春天來了
天灾人祸地狱,时过境迁无忧。
冰河长夜 回复 01-08 15:18
[点赞]
溜得滑 回复 02-02 15:52
主要是人祸。历史上太多灭城灭国的屠杀了,,,,
红旗漫卷西风
文明互鉴用什么鉴?铁与火!鉴定完后怎么办?失败者泯灭于历史长河!古今一理,人生艰难!
溜得滑 回复 02-02 15:56
对了。很多人一说到人物交流,民族融合,想的都是理所当然的其乐融融。所有的现实却是灭族灭种的屠杀。任何一个文明在五千多年的攻伐中还能存于世,太难了。任何一个民族还能存于世,都一定有过无数的苦难和荣光。
郑纲
宁做太平犬
用户10xxx95
你一直诋毁明朝,可是你文中的配图,是明朝的么?
大汉铁骑
刘禅说的是官仓里有四十万斛米!
tc闻秋 回复 02-10 08:22
男女九十四万也是指成年人口,而且依附于于士族权贵的人肯定没法统计
用户16xxx81
[点赞]
用户17xxx91
毕竟谁看数字会害怕啊
8848
现在很多人的史观真的很偏,功过只系一人,芸芸众生不被青史留名的只被代入成工具。
账号已注销
那时信息不快,现在不行了,外部有敌人,再这么干只要一根羽毛就可以压塌一个国家
看爷滴炮塔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是那位大神说哒。
用户14xxx71
蜀中粮仓,不可能这么点米。北魏官员这是贪了多少
用户17xxx99 回复 01-06 18:22
乱世的时候,千万不要待在天下闻名的产粮区,因为大家都惦记着那里!
用户59xxx66 回复 用户17xxx99 01-07 16:20
有道理
师弟出马
明末清初广东新会李定国围城,围城日久,城内缺粮,人相食。
溜得滑 回复 02-02 16:00
人相食,应该是伴随了整个人类历史。战火饥荒所致,人性是不存在的,活着,人相食肯定是最后的选择。在和平丰裕的文明时代就是魔鬼干的事情。文学里面的魔鬼也好,天使也好,其实都是人类自己
Bassyyb
探索一下就是一辈子的疼
用户10xxx97
现在的人应该知足了
江山如画
太恐怖了,,,,,怎么下口
不吃画眉 回复 01-06 18:10
不吃就死
凯迪山
珍惜现代文明
一灵 回复 01-26 01:40
善哉!峨峨兮、江河———我来、我见证!